陶核
- 作品数:54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城市不同污染程度地表水中有机物的蓝棉富集及致突变性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究某城市不同污染程度地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初步探讨蓝棉的吸附效能。方法于2010年11月,选择某城市5个采样点,其中,A、B点的水样分别为流经该城市上游乡村和郊区的河水,C点的水样为某污水处理厂进水口污水,D、E点的水样分别为某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和出厂水。将各采样点40 L水样以15 ml/min流速经蓝棉过滤后,用甲醇洗脱经蓝棉吸附的有机提取物,配置成10 L/ml浓度储备液。将储备液设置0.1、1 L/皿剂量组,选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菌TA98和TA100菌株进行Ames试验。选取储备液对金鱼腹腔进行一次性注射染毒,染毒容量为10μl/g,并设阴性、阳性对照,进行金鱼鱼鳃细胞微核试验和金鱼外周血细胞彗星试验。结果 Ames试验显示,5个采样点受检水样中主要存在移码型间接致突变物,C点的水样有机提取物Ames试验阳性最强;金鱼外周血细胞彗星试验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点与E点的水样有机提取物染毒组金鱼外周血细胞尾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鱼鱼鳃细胞微核试验显示,C点的水样有机提取物染毒组金鱼鱼鳃细胞微核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剂量浓度下,该城市部分受检水样中有机提取物具有致突变作用,污水处理厂进水口水样的有机提取物致突变性较强,水体污染程度较为严重。蓝棉对受检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富集作用,主要吸附移码型间接致突变物。
- 周程吴南翔陶核谭玉凤金锋增田修一出口雄也木苗直秀
- 关键词:致突变性地表水有机污染物
- 4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安全评价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4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为其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斑马鱼为试材,采用半静态法在室内测定4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 93%丁草胺原药的LC50为0.35mg/L,属高毒级农药;1.8%阿维菌素水乳剂、50%乙草胺乳油、25%咪鲜胺乳油96h的LC50分别为1.08、5.45、5.81mg/L,属中毒级农药。结论该研究为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 徐娟陶核吴南翔
- 关键词:农药斑马鱼毒性安全评价
- 烹调油烟挥发性有机物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烹调油烟挥发性有机物(COF VOCs)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HELF)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活性炭采集烹调油烟挥发性有机物,对HELF进行染毒,采用MTT试验测得半数抑制浓度(IC50),设计剂量和暴露时间,设立添加和不添加维生素C组,以2',7'-二氯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和双氢罗丹明123(DHR123)进行标记,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ROS水平。结果:COFVOCs刺激HELF12、24、48h的IC50分别是104.9、111.9和127.2μg/mL;HELF胞质内ROS平均荧光强度随COFVOCs剂量增加而增高;线粒体内ROS24、48h暴露于0.8、4μg/mL剂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维生素C预处理后,ROS平均荧光强度较未预处理时均有所降低,100μg/mL剂量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FVOCs可引起HELF内ROS水平升高,维生素C对细胞的ROS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于仲波吴南翔陈琼姜谭玉凤金锋王怡亭陶核金勇柴剑荣
- 关键词:活性氧维生素C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 烹调油烟挥发性有机物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氧化应激效应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烹调油烟挥发性有机物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的氧化应激效应。方法:用活性炭采集烹调油烟挥发性有机物(COFVOCs),通过MTT实验确定COFVOCs暴露对HELF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取对数生长期HELF细胞,使其暴露于剂量分别为20、4、0.8μg/mL的COFVOCs,分别于12、24、48h后进行活性氧(ROS)分析、丙二醛(MDA)检测和Comet试验。结果:COFVOCs刺激HELF细胞12、24、48h的IC50分别为104.9、111.9和127.2μg/mL;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细胞胞质和线粒体内ROS平均荧光强度随COFVOCs剂量增加而增高;剂量组MDA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剂量组DNA断裂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引起的细胞ROS、MDA升高和DNA断裂在不同暴露时间之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验剂量水平和暴露时间内,COFVOCs暴露可引起HELF细胞胞质和线粒体内ROS升高、DNA断裂,但并不能引起脂质过氧化损伤。
- 于仲波吴南翔陈琼姜谭玉凤金锋柴剑荣陶核金勇
- 关键词:氧化应激活性氧丙二醛DNA断裂
- 钱塘江流域地面水致突变性的成因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检测并分析钱塘江流域地面水污染物的致突变性并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通过Ames试验检测水样致突变性,运用分析化学的方法检测钱塘江流域水样主要理化相关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判断这些指标是否是致突变性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均显示,流域内18个采样点水样的总重金属质量浓度、总有机物质量浓度和苯并a芘(Bap)质量浓度这3个指标对水样致突变性并没有影响;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下游干流5个采样点水样的致突变性与p H值呈负相关(β=-2.049,P<0.05),与化学需氧量(COD)呈正相关(β=0.016,P<0.05),而与微囊藻毒素(MC-RR、MC-LR)以及Bap的质量浓度无关。结论钱塘江流域地面水致突变性程度较轻。除p H和COD与致突变性有负相关和正相关以外,尚不能明确判定导致水样致突变性的其他危险因素。
- 周程吴南翔高明陶核谭玉凤金锋
- 关键词:致突变性
- 无患子皂素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的研究
- 目的:无患子皂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和医药用品的植物化学物,目前尚未有无患子皂素的遗传毒性报道,通过检测无患子皂素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作用,以评价其致突变的可能性.
方法:MTT试验测无患子皂...
- 张芳芳洪雅青朱勇陈琼姜徐娟陶核黎关龙陈炜
- 关键词:肺细胞遗传毒性
- 文献传递
- 磺草酮对大鼠酪氨酸代谢的影响及其角膜毒性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磺草酮亚慢性暴露对大鼠酪氨酸代谢的影响及其角膜毒性。方法磺草酮(0.1、0.5、5、50和100 mg/kg·d)剂量灌胃染毒90 d。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大鼠肝脏酪氨酸氨基转移酶[tyrosine aminotransferase(TAT)]、4-羟苯丙酮酸二加氧酶[4-hydroxy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HPPD)]、尿黑酸氧化酶[homogentisic acid oxidase(HGO)]活力及血浆和房水酪氨酸浓度,并制备角膜组织病理切片;在实验前及实验期间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角膜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大鼠肝脏TAT活力均显著性升高(P<0.001)、HPPD活力均显著性降低(P<0.001)、HGO活力高剂量组(5、50和100 mg/kg·d)均显著性降低(P<0.001),各染毒组大鼠血浆和房水酪氨酸浓度均显著性升高(P<0.001);实验期间磺草酮引发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角膜损伤,到90 d实验结束时染毒组(5、50和100 mg/kg·d)大鼠角膜损伤发生数分别为25.0%、75.0%(P<0.001)和62.5%(P<0.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磺草酮引发大鼠角膜炎。结论磺草酮能有效抑制大鼠肝脏HPPD活力,干扰正常酪氨酸代谢,并诱发大鼠酪氨酸血症,进而导致酪氨酸在房水中蓄积,并最终引发大鼠角膜损伤。
- 金勇肖国兵高超金锋谭玉凤陶核郑名友陈日萍吴南翔
- 关键词:磺草酮酪氨酸角膜损伤
- PCB153对原代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OD活性、DNA损伤及凋亡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2,2′,4,4′,5-五氯联苯(2,2′,4,4′,5-hexachlorobiphenyl,PCB153)暴露对原代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DNA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的干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出生18~20d雄性SD大鼠的睾丸支持细胞,设PCB153不同浓度的染毒组(加入10、20、30μmol/L PCB153),NAC组(以300μmol/L NAC预处理1h后加入30μmol/L PCB153),和对照组(加入与PCB153最大染毒量等体积的DMSO),各组细胞经上述处理后继续培养24h,用SOD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SOD活性,彗星实验测定DNA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荧光标记观察凋亡形态。结果:染毒24h后,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OD活性随着PCB153染毒剂量的升高而降低,20、30μmol/L染毒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AC预处理可提升SOD活性(P<0.05)。各PCB153处理组及NAC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DNA损伤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则均显著增加(P<0.05),NAC预处理可降低PCB153所致的凋亡率(P<0.05)。结论:10~30μmol/L PCB153染毒24h可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SCSOD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增加,但并未引起DNA损伤,NAC预处理具有保护作用。
- 高明吴南翔宋杨金凌之楼建林陶核
- 关键词:支持细胞SOD活性彗星实验
- 钱塘江水有机提取物对斑马鱼的胚胎毒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究2010年丰、枯水期钱塘江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及枯水期水样有机提取物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丰、枯水期钱塘江18个位点水样各100L,用XAD-2树脂提取有机物,设置0.6、1.25、2.5和5 L/皿(即每皿含0.6、1.25、2.5和5 L原水样)剂量组,采用Ames试验检测并比较丰、枯水期水样的致突变性。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受精后6 h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枯水期水样提取物(5 L/m L),注射量为5 n L,每24 h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次,连续观察5d,记录死亡个数及畸形发生率。[结果]钱塘江枯水期水样有机提取物致突变性高于丰水期。位于上游的A江段除采样点3外其余水样提取物在丰、枯水期都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丰水期B、D段致突变性较小,仅采样点9和14呈阳性,C、E段无致突变性;枯水期B、C、E段致突变性增加,D段仅采样点14呈阳性,致突变性相对较小。斑马鱼胚胎实验显示,枯水期水样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各暴露组致死率均〈10%;具有致畸性,主要干扰胚胎心脏、脑、肝脏发育及鱼鳔充气、卵黄吸收等;A、B段水样提取物暴露组致畸率为30%-90%,C段致畸率为50%-100%,D、E段致畸性相对较小,致畸率分别为20%-50%和40%-60%。[结论]钱塘江水样有机提取物具有致突变性,且对斑马鱼胚胎具有致畸性。枯水期水样致突变性大于丰水期。
- 吴南翔陶核杨叶徐娟金锋谭玉凤高明宋杨刘克澄
- 关键词:致突变性致畸性AMES试验斑马鱼
- 95%肟草酮的亚慢性经口毒性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肟草酮原药对大鼠的主要亚慢性毒性作用及无明显损害作用剂量。方法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实验方法》中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进行,设0、11.31、33.92和101.75mg/kg4个剂量组。结果雌性大鼠中剂量组(33.92mg/kg)和高剂量组(101.75mg/kg)总摄食量、总食物利用率、体重总增加量低于对照组,雄性大鼠中剂量组(33.92mg/kg)和高剂量组(101.75mg/kg)组肝/体比均高于对照组,中剂量组雄性大鼠肺/体比和脾/体比高于对照组,雌性大鼠中剂量组肝/体比高于对照组。血液常规指标中剂量组雄性大鼠RBC、HGB均低于对照组、ALP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雄性大鼠RBC、HCT、RDW均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雄性大鼠RBC、HGB、HCT低于对照组,RDW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肟草酮原药的无明显损害作用剂量为:雄性大鼠(9.67±0.65)mg/(kg·d),雌性大鼠(10.21±0.45)mg/(kg·d)。
- 谭玉凤吴南翔金锋于仲波陶核金勇娄金萍
- 关键词:亚慢性经口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