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合并感染的巨大阴茎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2021年 阴茎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50~70岁的男性[1]。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T2期阴茎癌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后如阴茎残端不能完成站立排尿功能时也应行阴茎全切除和会阴尿道重建[2]。巨大阴茎癌合并癌性伤口病例极为罕见,生殖器和背部癌性伤口发生率为3%[3]。癌性伤口常合并感染,伴有恶臭、渗液、出血、疼痛等症状,对患者活动能力、社会关系、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陈玉果 邓庶民 王霞 李欣关键词:阴茎癌 伤口感染 日常伤口护理小知识 2023年 在生活中经常会因为一些意外造成皮肤损伤,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正确处理,避免感染,加快伤口愈合。如果处理不及时,方法不正确,往往会延缓愈合,增加痛苦,很大程度地影响生活质量。一些小伤口,也可能会造成大麻烦。下面,向大家分享一些伤口护理小知识,帮助您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小伤口”。 邓翼鸥 陈玉果关键词:伤口护理 伤口愈合 皮肤损伤 知识 失禁相关性皮炎是可以预防的 2024年 吃喝拉撒睡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如果拉和撒出现问题,绝对是闹心事儿。今天我们来认识下与失禁有关的烦心事儿——失禁相关性皮炎。失禁是指控制大小便的器官完全或部分失去控制能力,导致大小便不自主地流出,有尿失禁和便失禁两种情况。如果尿失禁和便失禁照护不当,就会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 陈玉果 王霞关键词:便失禁 生理需求 大小便 照护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2007年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中最常见的肿瘤,表浅膀胱肿瘤常采用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加术后膀胱内灌注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而浸润性膀胱癌易复发和远处转移,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使用肠道代膀胱术,使病人能够免于以往的腹壁造口,接近正常的生理结构,可经尿道自控排尿,建成了高容量、低内压、高顺应性肠管储尿囊的方法,给病人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平稳。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我科为4例浸润性膀胱肿瘤病人实施了回肠新膀胱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李淑燕 李欣 陈玉果关键词:原位新膀胱术 回肠新膀胱术 护理 表浅膀胱肿瘤 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内灌注治疗 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前后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对10例老年女性术前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记录排尿日志,并行尿动力学检查, 均为压力性尿失禁,年龄62岁-81岁,平均年龄72.3岁,病程3-20年,产次2-5次,绝经15-28年,4例合... 袁园 张磊 李欣 陈玉果关键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检查 手术前后 尿道括约肌 排尿情况 文献传递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留取标本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留取标本引流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引流袋主体组件和刻度引流管组件等结构配合,利用宝塔口和螺口A可以根据不同的引流管需求而选择不同的接口,兼容性强,使用方便,刻度管A的一... 赵飞 李磊 陈玉果 刘鹏 王俊壹 姚丽媛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经病理诊断为肺癌并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7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将患者分为愈合不良组(128例)和愈合组(576例)。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其他既往史(手术侧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史、免疫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手术时间、切除范围、闭式引流位置、引流管切口缝合针数、留置引流管时间、引流管口拆线时间、术前白蛋白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糖尿病与发生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15,95%CI:1.081~2.413,P=0.019)、BMI(OR=2.086,95%CI:1.382~3.148,P<0.001)、糖尿病(OR=2.103,95%CI:1.216~3.638,P=0.008)是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BMI、糖尿病是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围手术期做好准备工作,术后关注伤口变化,给予针对性措施,以减少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陈玉果 陈玉果 邓翼鸥 王敏涛 张玮 郭红关键词:肺癌 胸腔镜手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切口愈合不良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排便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排便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Cleveland便秘评分系统,对102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术后排便困难、排便排空感、排便疼痛感、排便辅助情况得分均高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75岁患者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患者术后存在排便困难可给予预防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陈玉果 李欣 张磊 王艳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手术 排便困难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排便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排便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Cleveland便秘评分系统,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对102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手术后排便困难... 陈玉果 李欣不同治疗方式对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内分泌治疗、放疗和前列腺根治术)对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IPSS评分、QOL评分和FACT-P量表分析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情况,探索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下尿路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治疗组间患者IPSS评分和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社会/家庭维度评分和P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身体状况、情感状况、生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Gleason评分患者身体状况评分、社会/家庭评分、生活状况评分及P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情感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发生肿瘤转移对患者身体状况评分及P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情感状况评分、社会/家庭评分、生活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虽然在缓解患者排尿症状和提高QOL得分方面未显示出明显优势,但却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作为前列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李欣 聂圣肖 张志鹏 陈玉果 韩莹 王璐 张莹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下尿路症状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