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作品数:41 被引量:227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辰山植物园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江西省莎草科植物12个新记录种 2025年 根据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报道了江西省莎草科植物12个新记录种(含亚种、变种),分别为线柄薹草(Carex filipes Franch.&Sav.)、藏薹草(Carex thibetica Franch.)、卵穗薹草(Carex ovatispiculata F.T.Wang&Y.L.Chang ex S.Yun Liang)、日南薹草(Carex nachiana Ohwi)、类霹雳薹草(Carex subperakensis L.K.Ling&Y.Z.Huang)、伴生薹草(Carex sociata Boott)、弯柄薹草(Carex manca Boott)、具芒崖壁薹草(Carex scopulus X.F.Jin&W.Jie Chen subsp.aristata Y.F.Lu&X.F.Jin)、南亚薹草(Carex fedia Nees)、华阳薹草(Carex truncatigluma C.B.Clarke subsp.huayangensis S.W.Su)、断节莎(Cyperus odoratus L.)和毛垂序珍珠茅(Scleria onoei Franch.&Sav.var.pubigera Ohwi)。本文提供了以上物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凭证标本、地理分布及图片。标本存放于赣南师范大学南岭植物标本馆(GNNU)和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邱相东 周德中 施筱迪 杨朝坤 陈彬 谢宜飞关键词:种子植物 莎草科 基于RESTful Open API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共享绩效评估框架 数据共享是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平台建设的关键和难点,共享驱动力不足的实质问题是数据所有者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要在学术声誉和资源分配方面体现公平,共享绩效的正确评估就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在讨论了数据论文、网页计数器... 陈建平 陈彬 高燕萍关键词:数据共享 绩效评估 API 软件框架 安徽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Ⅳ) 被引量:3 2020年 安徽省蕨类植物资源丰富,《中国生物物种名录》[1]1-398中安徽分布的蕨类植物有235种9变种3亚种,早期出版的《安徽植物志》[2]中约有30余种未被列入。据作者实地调查结果和查阅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未明确列入安徽分布的种类中半数以上已有标本记载,其中部分种类在安徽大别山区或黄山山脉分布较广,如细毛碗蕨[Dennstaedtia hirsuta (Sw.) Mett. ex Miq.]. 韦宏金 陈彬 杨庆华关键词:凤尾蕨科 鳞毛蕨科 贵州蕨类植物新记录(Ⅱ) 被引量:2 2019年 本文报道贵州新纪录蕨类植物5种,隶属于4科5属,分别为:齿叶铁线蕨Adiantum dentatum A.H.Wang,F.G.Wang et F.W.Xing、三角叶凸轴蕨Metathelypteris deltoideofrons Ching ex W.M.Chu&S.G.Lu、狭叶对囊蕨Deparia longipes (Ching)Shinohara、轴鳞鳞毛蕨Dryopteris lepidorachis C.Chr.和武陵山复叶耳蕨Arachniodes wulingshanensis S.F.Wu。此外,作者还结合形态学和野外观察,推测武陵山复叶耳蕨为一自然杂交种。 韦宏金 周喜乐 陈彬 杨庆华关键词:蕨类 杂种 江西景天属一新种——溪水景天 2024年 【目的】2021年在中国江西东北部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时发现一种景天科(Crassulaceae)景天属(Sedum L.)植物,该种与已报道的同属植物均有区别,本文予以论述并确定其分类学地位。【方法】跟踪阳际峰保护区多个种群,在不同物候期进行详细观察和形态学比较,确定其相近种及区别特征,进而通过文献检索和标本查询确定其在全国分布情况。【结果】该种营养枝在幼苗阶段呈莲座状,最为相似种为细小景天(Sedum subtile Miq.),区别特征为新发现种具有发达且3叶轮生的不育枝、花茎上每分枝5~16朵花,苞片匙状倒披针形;细小景天不育枝细弱且叶互生或对生、花茎每分枝3~5朵花、苞片线形。【结论】该种为景天属一新种,命名为“溪水景天”(Sedum fluviale B.Chen&Z.W.Zhu)。该种专一性地生于溪流环境,分布范围较广,包括江西、浙江、福建、安徽、湖南、贵州等省(区、市),此前存在较多错误鉴定的情况。模式标本存放于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朱宗威 陈彬 陈世品关键词:景天属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的新趋势--IUCN 2013-2016总体规划 IUCN在2011年11月召开的第77次理事会上讨论了2013-2016年的总体规划.它包括三个方案领域:自然价值评估与保护;平等地支配自然资源和分享其惠益;寻找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面... 马克平 陈国科 陈彬 杜彦君 黄继红 朱珣之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粮食安全 福建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Ⅰ) 被引量:8 2021年 福建三明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建三明市郊,处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分界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高达95%,林内沟谷纵横、溪流众多,为各类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从2019年开始,上海辰山植物园参与并主导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的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同时在中国自然标本馆(CFH)建立“福建三明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数字标本馆”(https:∥www.cfh.ac.cn/Subsite/Default.aspx?siteid=xianrengu),公开展示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目前,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共分布有维管植物14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含石松类)22科68属170余种(含变种)〔基于《Flora of China》分类〕,远多于2018年的调查结果(39属53种)[1]。由于在福建省各地发现的蕨类植物新分布种类较多,作者将分篇陆续报道。部分种类在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上已有福建省的标本记录但未见文献报道。凭证标本保存于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韦宏金 郭永俊 葛斌杰 许春枝 苏享修 陈彬关键词:蕨类植物 区系分布 福建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Ⅱ) 被引量:4 2022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共发现福建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7种1变种,隶属于6科7属,分别为阔片里白〔Diplopterygium blotianum(C.Christensen)Nakai〕、华南芒萁(Dicranopteris austrosinensis Y.H.Yan et Z.Y.Wei)、深绿双盖蕨(Diplazium viridissimum Christ)、顶羽裂双盖蕨(Diplazium donianum var.lobatum Tagawa)、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tylodes(Kunze)Ching〕、日本香鳞始蕨〔Osmolindsaea japonica(Baker)Lehtonen et Christenhusz〕、黑边铁角蕨(Asplenium speluncae Christ)和鳞果星蕨〔Lepisorus buergerianus(Miq.)C.F.Zhao,R.Wei et X.C.Zhang〕。 付厚华 马良 韦宏金 苏享修 陈炳华 陈彬关键词:蕨类植物 福建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1属5种 被引量:1 2024年 本研究报道了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属三蕊兰属(Neuwiedia Blume)1个,新记录种莲座叶斑叶兰(Goodyera brachystegia Hand.-Mazz.)、三蕊兰[Neuwiedia zollingeri var.singapureana(Baker)E.F.de Vogel]、阿里山全唇兰[Odontochilus drymoglossifolius(Hayata)T.Yukawa]、腐生齿唇兰[Odontochilus saprophyticus(Aver.)Ormerod]和旗唇兰[Odontochilus yakushimensis(Yamam.)T.Yukawa]共5个,对其形态识别特征进行简要描述并提供彩色照片,部分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FNU)。上述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种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福建兰科植物多样性、区系及其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黄瑛琳 张晓惠 张淼 陈彬 陈炳华关键词:兰科 地理分布 安徽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Ⅰ) 被引量:4 2017年 安徽省的植被区跨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分布的蕨类植物(含石松类)约有237种(含种下分类单位),而与其毗邻的浙江省和江西省分布的蕨类植物均达430种以上[1],蕨类植物的丰富程度明显优于安徽省,这-现象与浙赣两省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有一定关系,蕨类植物特别丰富是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2]. 韦宏金 陈彬 詹双侯 周喜乐 严岳鸿关键词: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