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方喆
- 作品数:34 被引量:17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吃食堂”类短语成活条件再讨论被引量:3
- 2010年
- "吃食堂"、"吃馆子"、"吃大排档"这类短语后的名词是否就是处所宾语,表达"在XX吃"的意思向来聚讼纷纭。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出相应的阐释。然而总的来说,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完全地解释这类现象。文章采取语义、认知语法等多重标准对能进入"吃食堂"类短语格式的名词进行检验,认为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该短语才能成活:(1)NP必须是提供服务和饮食的场所;(2)NP必须属于基本层次范畴或者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熟悉度。
- 陆方喆
- 关键词:认知语法熟悉度语义特征
- 国际汉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概念、分类与体系被引量:13
- 2021年
- 国际汉语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指促进与支持汉语教与学活动的,可以在计算机或其他移动设备运行使用的教学材料。文章提出可以从资源组织形态的角度将国际汉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分为数字教材、多媒体素材、语料库(资源库)、试题试卷、教育教学网站、教学软件、文献资料、教学工具等8大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预设性资源、关联性资源、生成性资源和泛化性资源为四个圈层,以资源内容、适用对象、媒体格式、应用场景、组织形态、开发主体为六个维度的国际汉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四圈六维”体系。
- 曾君陆方喆
- 关键词:汉语数字化教学资源
- 语言系统运作的预期原理
- 2025年
- 预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认识主体对主客观世界的信念和愿望,可以影响主体的行为和决策。现实与预期一致为合预期,不一致即违预期。文章将预期视为语言运作的基本原理,区分了语言系统的三层架构,即底层认知结构、中层信息结构、表层语篇结构,由下而上是实现关系,由上而下是包含关系。文章论述了预期与合违预期在静态语言系统层构和动态言语交际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语言研究的预期理论框架,并以信息结构中的话题-述题、预设-焦点,语篇结构中的小句和超句为例,验察了预期原理的运作机制。
- 朱斌陆方喆
- 关键词:语言系统
- 论预期语言学的构建:理论假设、核心概念与研究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文章在吸收新一代认知科学的预测加工模型和预期系统理论基础上,提出建立预期语言学的构想。文章指出,预期不仅是语义语法范畴,更是整个认知过程的核心,知觉、注意、记忆、情感、推理等重要的心理现象背后都有预期驱动。作为人类认知能力一部分,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同样离不开预期。文章提出预期语言学的三大理论假设与核心概念,并结合具体语言现象说明预期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 陆方喆朱斌
-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生成语言学
- 网络语言模糊性论析被引量:5
- 2009年
- 模糊性是语言普遍存在的特性,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也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本文考察了网络语言的特点,认为网络语言的模糊性在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模糊性非但没有阻碍网络交际的顺利进行,反而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网络语言的表达。
- 黄晓春陆方喆
- 关键词:网络语言
- 一种新的动补结构“V衰”考察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考察了普通话中新近出现的以"唱衰""看衰"等为代表的"V衰"类动补结构,证实了该结构源自粤语、闽语等方言,并通过借词进入普通话。"V衰"属于融合度较高的动补结构,可带宾语,与体标记结合能力较弱,常与第三人称共现。补语"衰"语义指向宾语,"V衰"结构对动词和宾语有一定的选择限制。文章从语言系统的内部因素和语言使用者心理因素两方面分析了"V衰"结构进入普通话的原因,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胆预测。
- 陆方喆
- 关键词:动补结构
- 论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均衡——基于宁波市游泳健身中心的调研
- 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事实上,民营化道路也的确是改变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机构臃肿,运营成本高,服务质量低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在民营化之后也同样存在着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否均衡的问题。本文试...
- 戴美仙陆方喆
- 关键词: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
- 文献传递
- 休闲:教育为本,经济先行,社会支持
- 2006年
- 文章试图从教育、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来探讨休闲生活方式实现的方法和手段。认为:休闲活动的实现依赖于有钱、有闲、有兴趣这三个基本条件,实现这三个基本条件则有赖于教育、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支持。
- 陆方喆陆亨伯
- 关键词:教育社会
-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现状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微信公众号具有操作流程便捷、推送形式多样、交流互动及时等特点,可作为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国际汉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狭义定义筛选出符合标准的180个微信公众号,并从开发主体、更新频率、内容分类、呈现形式、语言、适用对象等方面对这些公众号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情况进行考察。考察发现,这些微信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包含语言要素类、言语技能类、考试类、中国文化类、教师发展类等;呈现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关注用户需求,更新迅速。但也存在资源内容不均、质量不高、趣味性较低、分类体系不明确等不足。
- 王园园陆方喆
-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学资源
- 国际汉语数字教学资源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国际汉语数字教学资源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下位概念,是专门针对汉语数字化教学材料的优劣高下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根据评价主体,可分为专家评价、用户评价、管理者评价、机器评价等。根据评价目的,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国际汉语数字教学资源评价应遵循针对性、全面性、准确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可采用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等不同方法。我们需要加快国际汉语数字教学资源的评价研究,以评促建,推动教学资源建设的良性发展。
- 陆方喆
- 关键词:国际汉语数字化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