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cclusion of lower extremity,ASO)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缺血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持续升高[1]。ASO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如未及时治疗将导致患肢静息痛、溃疡,甚至坏疽[2]。ASO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等,对于达到手术指征的股动脉多部位病变、长段闭塞的下肢动脉缺血患者,通常采用动脉搭桥术和动脉内膜剥脱等开放手术治疗[3,4]。本中心创新性采用输尿管软镜和内膜剥离器辅助下行下肢长段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现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分析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于抚州第五医院进行治疗的106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行单纯球囊扩张术为扩张组(n=43),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为联合组(n=63),对比两组肿胀和疼痛缓解率、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和扩张组术后3个月肿胀缓解率、疼痛缓解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扩张组术前V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扩张组术后12个月VCSS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术后12个月VCSS低于扩张组[(6.02±2.02)分vs(6.98±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扩张组(0 vs 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行单纯球囊扩张术对比,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治疗中,术后12个月VCSS较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术后两组肿胀缓解率、疼痛缓解率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