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爱兵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井地一体化测量的近地表品质因子Q值估算与应用被引量:15
- 2018年
- 疏松的近地表介质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作用是导致地震记录分辨率降低的重要因素,准确求取近地表地层Q值可为地震波能量和频率的补偿处理提供确切参数。针对常规微测井近地表Q值估计时面临的激发与接收耦合的一致性、虚反射以及近场问题等,提出了一种深井激发、浅井和地面短排列联合接收的井地一体化测量的近地表Q值估算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低速层底部界面虚反射对子波的干涉,最大限度保证激发和接收的耦合一致性。大港探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深井激发、浅井和地面短排列联合接收的井地一体化测量方法能获得稳定可靠的近地表低、降速层品质因子Q值,为近地表吸收衰减补偿处理奠定了基础。经补偿处理后的叠加剖面不仅拓宽了目的层频带,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地震数据分辨薄互储层和特殊岩性边界的能力。
- 翟桐立马雄彭雪梅王文进国春香蔡爱兵刘次源
- 关键词:近地表品质因子谱比法微测井
- 双向非纵滚动观测地震勘探采集方法
- 双向非纵滚动观测地震勘探采集方法,应用于城区或障碍区地震勘探采集。采用小吨位可控震源和/或井炮震源激发地震波,采用5000道以上地震仪器和动圈式检波器进行地震信号接收。A、施工点位布设;B、非纵观测系统设计;C、双向非纵...
- 姚建军翟桐立赵国旺刘次源蔡爱兵周建生岳英祝文亮
- 文献传递
- 一种测量近地表地层品质因子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近地表地层品质因子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别确定第一检波器和第二检波器检测的地震波的频谱,该第一检波器和该第二检波器分别设置于接收井的井底和井口,该地震波由设置于激发井的井...
- 翟桐立熊金良姚建军李国发郑浩薛广建刘进平刘滋蔡爱兵
- MDT测井技术在大港滩海勘探与评价中的成功应用
- 2004年是大港滩海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年.滩海领域勘探与评价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海上勘探节奏的加快,得益于地质综合研究与认识理念的突破,得益于新技术的充分应用与技术结构的重新组配.MDT测井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大大提高了...
- 王建富张锡栋赵国旺蔡爱兵
- 关键词:地质应用油气勘探
- 文献传递
- 一种测量近地表地层品质因子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近地表地层品质因子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别确定第一检波器和第二检波器检测的地震波的频谱,该第一检波器和该第二检波器分别设置于接收井的井底和井口,该地震波由设置于激发井的井...
- 翟桐立熊金良姚建军李国发郑浩薛广建刘进平刘滋蔡爱兵
- 文献传递
- 滩海区三维地震一致性处理技术应用
- 三维地震采集工程中,由于近地表条件的变化,引起激发、接收因素变化,从而造成地震波在平面上产生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对地震资料属性的真实性有很大影响,常规振幅补偿无法消除。凌云教授提出的炮集时间、空间、频率域振幅补偿方法很...
- 张锡栋赵国旺祝必兴李晓祥蔡爱兵
- 关键词:反褶积地震勘探
- 文献传递
- 运用MDT测井技术准确识别疑难油气层实例被引量:12
- 2006年
- MDT测井技术是对地下流体的测压取样技术,是直接识别地下油气分布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独立于电法测井、放射性测井、波场测井、核磁—成像测井之后的一项测井新技术。通过实时测压,建立压力—深度关系剖面,开展压力—深度相关剖析,利用地下岩石孔隙流体密度的差异识别油气层;通过抽吸测试对地下流体实施抽吸取样分析,判断地下储层纵横向渗流特征,确定其性质,预测其产能;通过对地层流体采集常规样品和PVT取样,对其进行常规流体性质分析和高压物性分析。在系统总结4项地质应用成果的基础上,以现场钻井测井应用为实例开展多井油藏研究,判断油层分布和油藏压力系统。
- 杨勇王贺林岳云福王建富张锡栋赵国旺蔡爱兵
- 关键词:MDT流体密度
- 海陆过渡带三维地震资料能量一致性处理技术
- 海陆过渡带地区由于受地表条件、施工因素和地震波传输损失等影响,地震记录间、地震道间和地震道内能量常有较大变化和异常,地震资料处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地震波能量进行一致性调整,纵向上要补偿地震波波前传输损失导致的振幅衰减,横...
- 蔡爱兵赵国旺翟桐立姚建军刘次源
- 关键词:海陆过渡带一致性时频域三维地震资料
- 全方位高密度单点接收地震采集技术被引量:21
- 2016年
- 近年来,为满足小断距、低幅度构造和薄互储层勘探对地震成像精度及分辨率的要求,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得到持续的攻关。宽方位地震资料为不同角度的储层研究提供了可能,缩小面元尺寸、加密空间和时间域的数据采集密度,增加了目的层的有效覆盖次数,在提高资料信噪比的基础上提高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在对信噪比、分辨率和空间采样等几个关键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全方位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对单点与组合检波器接收的优缺点、综合效果与效率进行了分析:长期以来,为抵抗噪音、提高地震能量和信噪比,地震采集接收技术研究侧重于组内距、组合基距、组合图形的比较。组合接收虽然提高了地震原始资料的信噪比,但造成的地震波失真也较大。而单点接收的地震波动态范围更大、频带范围更宽、地震分辨率也较高,适合高密度、小面元目标勘探的精细成像,并且可以通过高覆盖次数提高信噪比。大港油田于2014—2015年部署了针对致密储层的全方位、高密度单点接收采集试验,观测系统采用了10 m×10 m的面元、横纵比为1.0、炮道密度达到361万道,获得了高密度地震资料满覆盖面积56km^2。通过与常规三维地震资料的对比,展示了全方位高密度单点采集地震资料在薄互储层研究、致密储层各向异性分析等方面的潜力。
- 翟桐立张洪军祝文亮曹明强卢刚臣王仁康姚建军蔡爱兵
- 关键词:道密度
- 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致密砂岩储层勘探中的应用
- 在QB地区致密砂岩储层中寻找有利勘探目标是近期油田面临的主要任务,致密砂岩储层薄、横向变化快,需要地震资料更精确地成像.通过在该区应用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该区地震资料成像精度进一步提高,满足了地质研究需要.本文从速...
- 蔡爱兵赵国旺祝文亮
- 关键词:石油勘探致密砂岩储层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