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强刚

作品数:93 被引量:41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1篇细胞
  • 42篇肺癌
  • 37篇肿瘤
  • 22篇腺癌
  • 20篇基因
  • 19篇干细胞
  • 18篇小细胞
  • 17篇肺肿瘤
  • 16篇细胞肺癌
  • 16篇小细胞肺癌
  • 16篇非小细胞
  • 16篇肺腺癌
  • 14篇外周
  • 14篇外周血
  • 14篇非小细胞肺癌
  • 14篇癌细胞
  • 11篇肿瘤干细胞
  • 9篇血管
  • 7篇生理
  • 7篇生理状态

机构

  • 6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市肿瘤研...
  • 9篇上海体育学院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体育科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奇诺肿瘤...

作者

  • 84篇董强刚
  • 28篇冯久贤
  • 27篇包国良
  • 20篇沙慧芳
  • 17篇黄进肃
  • 16篇韩宝惠
  • 13篇廖美琳
  • 13篇江晓丰
  • 10篇顾伟勇
  • 10篇陈佩杰
  • 8篇王恩忠
  • 7篇王茹
  • 7篇徐慧莉
  • 6篇耿沁
  • 6篇周允中
  • 6篇周瑾
  • 6篇苏建中
  • 6篇钟华
  • 5篇张雪艳
  • 5篇宁仁利

传媒

  • 22篇肿瘤
  • 9篇中国肺癌杂志
  • 9篇中国细胞生物...
  • 4篇中国运动医学...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第七届全国体...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体育科学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抗癌协会...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8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7篇2000
  • 9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1
  • 1篇1990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向TTF-1转录因子诱导人肺腺癌干细胞表型分化被引量:2
2011年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的典型特征是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形成肿瘤内各类癌细胞,但其分子调控机制还不清楚。本实验采用微纳米介导的小RNA(microRNA)基因沉默技术,探讨了选择性灭活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对肺腺癌CSC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肺腺癌CSC属于具有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样表型的原始未分化细胞,此类癌细胞表达ESC自我更新核心调控环(OCT4、Nanog和Sox2)以及细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ronchioalveolar stem cells)标志CCSP和SP-C、Ⅰ型肺泡细胞标志AQP5、纤毛细胞标志Foxj1和肺发育相关转录因子TTF-1及GATA6,而TTF-1灭活细胞仅表达SP-C和GATA6,此类细胞经培养后具有SP-C^-AQP5^+Ⅰ型肺泡细胞样表型。上述结果表明,TTF-1是维持肺腺癌CSC生物学特性的关键基因,靶向该基因将迫使其表型分化。
李焱薛明明亓雪莲耿沁徐慧莉董强刚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肺腺癌分化
外源MDR-1基因对小鼠肺腺癌细胞耐药性产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了解MDR 1基因表达与肺癌细胞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用FUGENTM6转染试剂将MDR 1基因导入小鼠Lewis肺腺癌细胞株 ( 3LL) ,建立了耐药细胞株 ( 3LL MDR 1)。用MTT方法测定细胞耐药性并观察异搏定对耐药的逆转效应 ,MDR 1基因表达产物P gp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示踪剂罗丹明1 2 3的摄取与排泄。结果 建立了一株能稳定表达P gp和对长春生物碱类、鬼臼毒素类具有显著耐药性的细胞株。免疫组化证实耐药细胞高度表达P gp糖蛋白。异搏定能部分逆转该细胞株的耐药性 ,且效应随着剂量递增 ,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耐药细胞对示踪剂的排泄作用显著高于亲代细胞。结论 通过基因转染实验 ,证明MDR
沙慧芳董强刚苏建中冯久贤包国良
关键词:LEWIS肺癌细胞多药耐药
肺脏的呼吸腺泡及其成体干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肺脏是机体与外界环境沟通的重要脏器之一,环境有害因子如病原微生物和致癌物可以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对这类损伤的修复功能主要由呼吸道上皮内的肺干细胞或其祖细胞承担。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呼吸腺泡,其表面积约占呼吸系统总面积的99%以上,是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发病的主要区域。现有证据显示,在肺脏的胚胎发育期,呼吸腺泡源自远端干细胞,在成体肺脏内此类肺干细胞主要分布在细支气管分叉处以及细支气管与肺泡导管的连接处,其恶性转化是肺癌的主要发病机理。因此,探讨呼吸腺泡中肺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深入了解肺癌的癌变早期分子机制并为肺癌防治提供有效靶标。
薛明明李焱亓雪莲董强刚
关键词:肺脏成体干细胞肺癌
上海汉族优秀耐力运动员ACE基因I/D多态性与最大有氧能力(O_2max)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采用PCR和breath by breath方法,对上海汉族5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60名优秀赛艇运动员和85名汉族普通人的ACE基因I/D多态性和VO2max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上海汉族优秀游泳和赛艇运动员ACE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上海和成都地区汉族普通人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Caucasian人群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1),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和地区的差异性;游泳和赛艇项目健将和一级运动员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游泳运动员水平越高,Ⅱ型所占比例就越高,赛艇运动员中水平越高,ID型的比例越大;2)不同基因型的游泳运动员的VO2max、VO2max/kg、VCO2max、VEmax、O2-plusemax、Wmax和Tmax等指标,均表现为Ⅱ型〉DD型〉ID型,Ⅱ型明显优于ID型(P〈0.05~0.01),而赛艇运动员则表现为ID型〉Ⅱ型〉DD型,ID明显优于DD型(P〈0.05~0.01)。结果提示,游泳项目中具有Ⅱ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运动员,赛艇项目中具有ID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运动员,可能属于运动训练敏感的高反应群体,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具有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可能。ACE基因I/D多态性可作为运动训练和选材中高敏感的、非常重要的遗传标记之一。
高炳宏陈佩杰董强刚杨震
关键词:赛艇最大耗氧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细胞毒药物对肺癌细胞凋亡方式的影响
本文将不同的细胞毒药物作用于人和小鼠肺癌细胞,FITC-AnnexinWPI双染色双变量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在低浓度的药物诱导下,人和小鼠肺癌细胞株可进入凋亡早期(AnV+/PI-表型),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该表型逐渐...
龚乐罗苏建中董强刚
关键词:肺癌细胞细胞毒药物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上海地区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ACE基因I/D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不同水平优秀游泳运动员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I/D多态性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PCR方法,对上海地区85名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和90名汉族普通人的ACE基因I/D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上海地区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的ACE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上海和成都地区汉族普通人无明显差异(P>0.05);上海地区汉族游泳运动员和普通人以及成都地区汉族普通人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与高加索人群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1),表现出明显的种族差异性。7名上海地区汉族国际健将ACE基因均为II型,运动水平越高的组别,II基因型和I等位基因频率越高,提示具有II基因型或I等位基因频率高的运动员经过多年运动训练,具有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可能,特别是II基因型的运动员可能性更大。
高炳宏陈佩杰董强刚杨震
关键词:汉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含量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的关系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含量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 ,探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 5 5例NSCLC、13例肺部良性病变及 12例正常人外周血DC含量进行检测 ,并用ELISA法检测血浆VEGF浓度。结果 肺部良性病变者的外周血DC含量和VEGF浓度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NSCLC患者外周血DC含量显著降低 ,而血浆VEGF浓度显著增高 (P <0 .0 5~ 0 .0 1)。NSCLC外周血DC含量及VEGF浓度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 ,但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P <0 .0 5 )。外周血DC含量与VEGF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NSCLC外周血DC含量降低和VEGF浓度增高与肺癌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NSCLC过表达VEGF可能是导致DC分化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范小红董强刚包国良韩宝惠廖美琳高成新
关键词:外周血非小细胞肺癌树突状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流式细胞术免疫逃逸
Notch2表达与胰腺癌干细胞相关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以Notch2为表面标志对胰腺癌干细胞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磁性细胞分选(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技术纯化胰腺癌Bxpc-3和Panc-1细胞株中的Notch2+细胞,通过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评估其致瘤能力。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观察细胞的球体形成能力,应用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干细胞相关标志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Oct4)、Nanog和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1(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1,PDX1)的表达,并通过测序检测其K-ras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Notch2+细胞具有显著致瘤性。胚胎干细胞核心转录因子Oct4、Nanog和胰腺干细胞标志PDX1阳性表达。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能形成细胞球体,并存在K-ras基因的突变。结论:人胰腺癌Notch2+Bxpc-3和Panc-1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
周竹超董强刚倪泉兴
关键词:胰腺肿瘤肿瘤干细胞细胞BXPC-3PANC-1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建立人肺腺癌骨转移细胞株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采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建立人肺腺癌骨转移细胞株SPC-A-1BM以及在免疫缺陷BNX小鼠的转移动物模型活体成像中的作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注射入小鼠左心室,形成骨转移,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剂示踪下寻找到骨转移灶,然后切除病变组织进行体外培养以获得转移性肺腺癌细胞。利用获得的第1代肺腺癌骨转移细胞,经血液(动、静脉系统)和肺原位途径进行种植,按上述步骤重复多个循环。结果:染色体分析结果确定亲代SPC-A-1细胞经小鼠体内-体外连续筛选,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后显示,获得的肺腺癌骨转移细胞株(SPC-A-1BM)未改变人源细胞属性。99mTc-MDP和X射线的放射剂量对SPC-A-1BM细胞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111 MBq的99mTc-MDP对人肺腺癌骨转移细胞生长的影响类似于且略小于40 kV、2 mA、4 s的X射线。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X线摄片检测出的小鼠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6%和31.3%、73.3%和100%以及94%和43%。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为建立人肺腺癌骨转移细胞株SPC-A-1BM及其免疫缺陷BNX小鼠转移动物模型活体成像提供了一种实用且便捷的实验手段。
杨顺芳时梅萍姚明赵兰香苏建中顾伟勇陆建英谢文晖董强刚
关键词:腺癌放射性核素显像
利用生物磁控压电传感芯片探针探测癌细胞的方法
一种利用生物磁控压电传感芯片探针探测癌细胞的方法,采用的探针由磁传感器、磁执行器、压电传感芯片构成,磁执行器一端镶嵌在磁传感器内,另一端外侧镶嵌若干只压电传感芯片。首先将抗体磁微球生物探针群,加入含有抗原癌细胞的液体标本...
惠春董强刚徐爱兰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