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文军

作品数:35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12篇腰椎
  • 12篇手术
  • 12篇内固定
  • 6篇内固定治疗
  • 6篇后路
  • 6篇骨折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 5篇疗效
  • 4篇植骨
  • 4篇枢椎
  • 4篇椎弓根螺钉
  • 4篇螺钉
  • 4篇结核
  • 4篇颈椎
  • 3篇胸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植骨融合

机构

  • 30篇郴州市第一人...

作者

  • 30篇胡文军
  • 23篇刘晓岚
  • 22篇刘社庭
  • 15篇兰图
  • 12篇谭震
  • 10篇房佐忠
  • 9篇童杰
  • 9篇周若舟
  • 7篇熊波
  • 5篇彭振宇
  • 4篇刘社廷
  • 4篇罗为民
  • 3篇陈斌
  • 2篇李耿
  • 2篇周志宏
  • 1篇易继平
  • 1篇李云华
  • 1篇谭丽萍

传媒

  • 5篇湘南学院学报...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颈腰痛杂志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枕颈内固定技术在创伤性枕颈区失稳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初步评价颅骨板障螺钉联合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创伤性枕颈区失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5例枕寰枢骨折脱位采用颅骨板障螺钉联合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实施枕颈融合。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脊髓及颅脑、椎动脉损伤,平均手术时间128min,术中平均失血360ml;随访6~24个月,全部达到骨性融合,无内置物松动、脱落或断裂。2例颅神经损伤3个月后均恢复了发声和吞咽功能;6个月后所有患者恢复工作。结论应用颅骨板障螺钉联合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实施枕颈融合能够提供坚强的即刻稳定,是治疗创伤性枕颈区失稳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晓岚胡文军谭震彭振宇童杰周若舟熊波
关键词:内固定融合术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1例腰骶椎结核患者经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术后规范化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手术时间150~240(180±32)min;术中出血量400~800(600±84)ml;术中无神经、硬膜、大血管损伤。术后1例切口出现窦道形成二期愈合,其余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54(36.5±2.3)个月。术后1年均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腰骶角为24.5°±5.3°;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复发;8例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恢复至Frankel E级。结论在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周若舟刘社庭刘晓岚胡文军谭丽萍
关键词:腰骶椎结核后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欠佳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分析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欠佳原因。方法对16例疗效欠满意患者术后行X片、CT或MRI影像学检查。结果16例患者中,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2例,术中神经根损伤1例,术中定位错误1例,髓核摘除不完全2例,并发椎间盘炎3例,术后再次复发6例,合并椎管狭窄2例,腰椎不稳1例。结论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巧,减少术中失误,强化无菌操作,术后督导康复训练是提高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途径。
胡文军刘社廷刘晓岚
关键词:椎间盘镜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2017年
目的观察单侧经横突-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9月完成的42例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采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穿刺入路PVP。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9月,中位随访时间6.5月,术前VAS评分为(7.54±1.23),术后1天为(2.02±0.25),术后1月为(1.78±0.66),术后3月为(1.26±0.38),术前ODI评分为(73.5±4.0)%,术后1天为(19.5±1.8)%,术后1月为(15.6±1.5)%,术后3月为(12.4±1.2)%,术后1天、1月及3月VAS、ODI评分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侧经横突-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邓国兵胡文军房佐忠童杰周若舟李耿陈斌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骨折
一期前路松解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前路松解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椎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2月,采用经口咽入路前路松解,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高位颈脊髓压迫共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6-70岁,平均51岁;病程6-30年。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3例,寰椎横韧带断裂5例,游离齿突小骨3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术前JOA评分7-12分,平均9.1分。影像学检查均证实寰枢椎脱位,术前平均颈髓角122.3°,寰枢椎处最小椎管矢状径平均11.5 mm。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6个月。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6-1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失败及复位丢失。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11-16分,平均14.5分。术后平均颈髓角155.8°,最小椎管矢状径平均18.4 mm。结论经口咽入路前路松解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安全,疗效可靠,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较好的方法。
童杰刘社庭刘晓岚房佐忠谭震胡文军兰图
关键词:上颈椎寰枢椎脱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一期手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5例胸腰椎结核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15例中经平均15个月随访,优9例,良5例,差1例,手术前后凸矫正度27.50±1.10,所有患者植骨完全融合。结论在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后,一期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是一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胡文军刘社廷刘晓岚兰图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植骨内固定
前路及后路手术治疗高龄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和比较前路及后路手术治疗高龄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51例高龄胸椎结核手术患者,其中18例行胸椎前路(A组),33例行胸椎后路(B组)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COBB角度改善率、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51例患者随访6~70个月,平均58±3个月,全部患者植骨融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恢复1~2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5±4.9天,较B组患者(13±3.5天)显著延长(P<0.05);A组发生肺部感染5例,胸膜破裂并血气胸4例,泌尿系感染1例,伤口延迟愈合4例,而B组发生肺部感染例4例,伤口延迟愈合8例;A组肺部及胸腔并发症的发生率(27.8%、22.2%)较B组(12.1%、0)显著升高(P<0.05)。A组脊柱矫形效果(矫正率21.6%)显著低于B组(47.2%)(P<0.05)。A组生活质量改善20分,B组改善31分。结论:前路及后路手术治疗高龄(年龄>70岁)老年胸椎结核均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与胸椎前路手术相比,胸椎后路手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陈斌刘社廷谭震房佐忠胡文军刘晓岚兰图彭振宇易继平
关键词:高龄胸椎结核后路手术临床疗效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性颈椎病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该科于1999年8月~2006年2月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性颈椎病45例进行随访。16例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25例行前路多节段分段减压,4例选择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术,再予前路减压融合术。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分别采用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用X线评价前路减压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期颈椎曲度改变情况。结果术前症状皆有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改善率达75.3%,颈前路减压患者术后即刻显示颈椎曲度(Cobb角)明显改善(P<0.01)。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受压方向,受压程度决定手术方式,以达到彻底减压,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胡文军刘社庭刘晓岚兰图童杰
关键词:手术疗效
脊柱转移癌手术疗效探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施行肿瘤切除重建手术,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估;生活质量状况按(edmontonsymptomassessmentscale,ESAS)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3 ̄16个月,10例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除1例外,提高1~3级;术后疼痛缓解最为明显,其次依次改善的有疲乏、恶心、精神状况、焦虑和食欲症状。结论选择适宜病人,行脊柱转移癌切除重建手术,可以明显的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状况。
胡文军刘社庭罗为民刘晓岚
关键词:脊柱转移癌手术疗效
骨水泥强化RF提拉钉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症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应用骨水泥强化RF提拉钉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总结手术经验和体会。方法对严重腰椎滑脱病人采用骨水泥强化RF提拉钉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和X线片的变化。结果 23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手术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8.3%,有1例出现RF提拉钉轻微向后移位,无一例出现内固定断裂和复位丢失。结论应用骨水泥强化RF提拉钉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症,能有效增加内固定的可靠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彭振宇刘社庭胡文军
关键词:骨水泥腰椎滑脱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