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亮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7H指数:7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KI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TKI治疗后局部进展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重组人血管骨皮抑制素(恩度)在TKI治疗后出现局部进展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TKI治疗后出现局部进展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8例,给予TKI联合恩度治疗,同时给予局部放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全组18例患者中位PFS 10.5个月,未见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发生,放射性脑损伤3个月发生率为6.25%,6个月发生率为12.5%,患者均未观察到认知功能障碍。结论TKI联合恩度在TKI治疗后出现局部进展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中位PFS,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较低。
- 赵悦谢赟贾殿军张煦涵卢会杰李宝辉石亮
-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恩度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
- 益生菌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缓解作用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观察口服益生菌即双歧、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维持缓解作用,比较美沙拉秦与双歧、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对维持缓解期UC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78例活动期UC经治疗后处于缓解期的患者,给予美沙拉秦钠或口服双歧、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疗程为1a。结果治疗1年末,口服双歧、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组维持缓解率为69.44%,复发率为30.56%;美沙拉秦组维持缓解率为72.22%,复发率为27.78%;2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双歧、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对缓解期UC维持缓解有较好的疗效,与美沙拉秦的疗效相近。
- 田树英魏思忱王亮石亮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益生菌
- 食管黏膜剥脱症2例被引量:1
- 2016年
- 例1,女,47岁,因食鱼后卡于食管,恶心呕吐,食管灼痛2小时,伴呕血1小时,于2011年1月25日急诊入院。入院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之后为鲜红色血性物质,其内有一条索状膜状物,粉红色,长约10cm,被患者自行咬断约4cm,呕血为150ml,伴有呃逆。查体:体温37℃,脉搏92次/min,血压120/70 mmHg(1mmHg=0.133kPa),无贫血貌,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意识清楚。
- 何建霞滕亮石亮
- 关键词:食管黏膜剥脱胃镜检查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回顾报道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回顾分析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不良反应的表现、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在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类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及其主要表现等。结果性别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影响,而≥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6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是构成比最高的两种药物,分别占37.50%和28.75%,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而静脉给药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83.75%,显著高于肌注给药、口服给药及其他给药途径,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可达41.25%,高于其他组织器官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或治疗过程中,要把握影响药物使用的主要因素,注意合理用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徐东旺石亮
-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
- CA724、CA242联合CEA预测结肠癌预后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研究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242(CA242)联合癌胚抗原(CEA)预测结肠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90例经肠镜病理活检证实为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A724、CA242及CEA,比较不同肿瘤分期患者CA724、CA242及CEA水平,根据不同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比较两组患者CA724、CA242及CE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CA724、CA242及CEA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判断预后的价值。结果Ⅳ期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分期患者,Ⅲ期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显著高于Ⅰ至Ⅱ期患者,Ⅱ期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显著高于Ⅰ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死亡组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ROC分析结果显示CEA、CA724及CA242判断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 738、0. 530及0. 68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 44 ug/L、29. 49 U/m L及21. 27 U/m L。CEA+CA724+CA242三项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895和0. 606。结论 CEA、CA724及CA242联合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当CEA、CA724及CA242超过22. 44、29. 49及21. 27时,预后较差,临床应引起重视。
- 孙宁宁梁育飞石亮
- 关键词:CA724CA242CEA
- 线阵超声内镜联合CT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前TN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LEUS)和全腹部CT检查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前TN分期诊断的准确性,评价二者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经内镜下活检或内镜细针穿刺活检(EUS-FNA)确诊的胃癌患者73例,术前行LEUS检查及全腹CT检查诊断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分期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LELUS与术后组织病理比较,诊断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0.0%、77.3%、71.4%、60.0%;CT与术后组织病理比较,诊断T1、T2、T3、T4的准确率分别为60.0%、63.6%、76.2%、66.7%。LEUS与术后组织病理比较,诊断N0、N1、N2、N3的准确率分别为86.7%,76.5%、45.5%、63.2%;CT与术后组织病理比较,诊断N0、N1、N2、N3的准确率分别为80.0%、70.6%、63.6%、94.7%,LEUS联合CT与术后组织病理比较,诊断T1、T2、T3、T4的灵敏度分别为80.0%、77.3%、76.2%、66.7%,特异度为98.3%、90.2%,82.7%、94.8%,准确率为94.5%、86.3%、80.8%,89.0%。经Kappa检验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26),ROC曲线下面积(AUC)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UC=0.958)。LEUS联合CT与术后组织病理比较,诊断N0、N1、N2、N3灵敏度分别为86.7%、76.5%、63.6%、94.7%,特异度为98.3%、92.9%、92.2%、88.9%,准确率为95.9%、89.0%、83.6%、90.4%.,经Kappa检验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25),ROC曲线下面积(AUC)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UC=0.972)。结论 LEUS和CT联合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度、准确度较高,可以作为术前判断胃癌TN分期的手段。
- 徐晓云周立霞李冬斌石亮杨川杰
- 关键词:胃癌TN分期
- Menetrier病合并肝胆管巨大囊腺瘤一例被引量:2
- 2018年
- 患者女,32岁,因黑便半月而入院。黑便量约100ml/次,2次/d,伴上腹部胀满不适、乏力,无其他不适症状。既往1年因“进食后不适”于外院诊断为胃肿瘤.并行腹腔镜胃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息肉样病变。
- 王振勇刘汝海李凤山石亮
- 关键词:MENETRIER病囊腺瘤肝胆管术后病理诊断上腹部胀满息肉样病变
- 丹参粉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 2018年
- 目的:探究丹参粉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美沙拉嗪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丹参粉针治疗,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85%)相比,观察组(95.74%)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便、腹泻、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略低于对照组(12.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粉针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卫卫邢文韬魏思忱石亮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丹参粉针美沙拉嗪
- 急诊胃镜对肝恶性肿瘤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究急诊胃镜对肝恶性肿瘤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肝恶性肿瘤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急诊胃镜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0.00%,观察组的死亡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恶性肿瘤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急诊胃镜,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
- 李建业石亮孔郁王卫卫付建伟李勇
- 关键词:急诊胃镜肝恶性肿瘤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 不同时机急诊胃镜对肝硬化出血的诊疗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急诊胃镜对肝硬化出血的诊疗价值。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某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肝硬化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其中,非急诊组胃镜检查时间在入院后48 h,急诊A组胃镜检查时间在入院后6 h内;急诊B组胃镜检查时间在入院后6~12 h;急诊C组胃镜检查时间在入院后12~48 h。所有患者均于胃镜下进行治疗。就4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平均输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1)从并发症发生率看,非急诊组均明显高于急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诊B组和急诊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A组并发症明显少于急诊C组(P<0.05)。(2)从死亡率看,非急诊组均明显高于急诊组(P<0.05);而急诊B组和急诊C组差异不显著(P>0.05);急诊A组死亡率明显少于急诊C组(P<0.05)。(3)从再出血发生率看,非急诊组明显高于急诊A组和急诊B组(P<0.05);而非急诊组和急诊C组差异不显著(P>0.05);急诊A组死亡率明显低于急诊C组(P<0.05)。(4)4组患者组与组之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平均输血量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出血患者,尽早给予急诊胃镜检查,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和再出血的发生,减少输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其医疗负担。
- 石亮徐东旺付建伟何任杰王卫卫
- 关键词:急诊胃镜肝硬化出血诊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