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恩

作品数:15 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出血
  • 4篇重型
  • 4篇重型颅脑
  • 4篇重型颅脑损伤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4篇颅脑
  • 4篇颅脑损伤
  • 4篇脑损伤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外科治疗
  • 3篇显微外科
  • 3篇显微外科手术
  • 3篇脑出血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瘤
  • 2篇诱发电位
  • 2篇治疗重型颅脑...
  • 2篇体感

机构

  • 14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15篇林恩
  • 9篇许海雄
  • 8篇方旭生
  • 8篇郭骅
  • 7篇李克民
  • 6篇罗友章
  • 5篇张志宏
  • 3篇刘明发
  • 3篇柳隆华
  • 2篇张培峰
  • 2篇张增良
  • 2篇孙德麟
  • 1篇金涛
  • 1篇赖润龙
  • 1篇麦名裕
  • 1篇吴刚
  • 1篇杨军
  • 1篇李克明

传媒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2例给予TZP治疗,按照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使用7-10d,观察其临床疗效,用药前后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临床有效率为86.1%(44/52),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仍以G-杆菌为主,TZP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经验用药首选。
林恩许海雄李克民张志宏方旭生郭骅罗友章
关键词:脑损伤肺部感染
脑干听觉及体感诱发电位对合并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预后的判断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与合并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诱发电位仪对30例合并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行BAEP及SEP检查,并进行动态监测。结果重复检查BAEP及SEP均正常者,预后良好;BAEP及SEP均异常者,预后较差。结论BAEP及SEP联合应用并重复检查,可以比较准确的评估合并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预后。
林恩许海雄郭骅李克明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术后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躯体感觉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4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均实施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4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轻微偏瘫情况,其余3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且经过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无患者发生复发情况。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7.99±10.32)分,高于治疗前的(49.32±1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疗满意度为(90.01±6.56)分,明显高于术后1周的(70.21±10.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金涛刘明发林恩
关键词: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
大脑镰旁脑膜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策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全切除,其中Ⅰ级切除19例,Ⅱ级切除6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肿瘤全切除是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控制出血、保护脑功能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关键。
林恩许海雄
关键词:镰旁脑膜瘤外科治疗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神经外科的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至2008年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18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12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无偏瘫及死亡。2例发生动眼神经麻痹;有8例视力改善。结论尽早离断肿瘤基底并沿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由近向远分离切除包绕的肿瘤是该术式技巧。充分利用显微技术辨别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注意保护穿通动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林恩许海雄方旭生郭骅
关键词:蝶骨嵴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影像学检查
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
2002年
李克民罗友章林恩
关键词:病例报告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探讨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63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按GOS评分法判断预后。结果术后随访1年,恢复良好28例,中残1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状态3例,死亡16例,病死率为25.4%。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较好方法。及早、彻底地施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能明显提高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降低病死率。
林恩许海雄李克民郭骅罗友章
关键词:骨瓣开颅术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病例
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9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抽取89例自发性脑出血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9例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5d后均采用CT对患者脑部清除血肿的效果进行扫描检查,均能够将脑内血肿进行全面清除,且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采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5.5%。结论通过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身体体征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且具有较小创伤、恢复较快等基本特点,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方旭生张培峰柳隆华林恩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微创手术
脑干听觉及体感诱发电位与脑干出血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对脑干出血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应用诱发电位仪对25例脑干出血患者早期行BAEP及SEP检查,并进行动态监测。结果首次检查与重复检查BAEP及SEP均正常的6例全部预后良好,首次检查与重复检查BAEP及SEP均异常的6例均预后不良,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EP及SEP联合应用并重复检查,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估脑干出血患者的预后。
林恩杨军许海雄郭骅李克民
关键词:脑干出血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躯体感觉预后
合并脑疝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38
2004年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病例 ,采用额颞部骨窗开颅 ,去骨瓣减压 ,微创皮层造瘘 ,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清除脑内血肿和止血。术后追踪 6个月 ,采用功能独立性测定 (FIM )进行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评定。 结果  60例中 ,死亡 9例 ,死亡率 15 %。术后随访 6~ 2 4个月 ,失访 1例 ,对存的活 5 0例根据FIMofADL进行评定 ,结果其中完全独立 3例 ,基本独立 4例 ,极轻度依赖绝大部分独立 5例 ,轻度依赖大部分独立 12例 ,中度依赖小部分独立 15例 ,重度依赖 4例 ,极重度依赖 3例 ,完全依赖 4例。 结论 采用额颞部骨窗开颅 ,微创皮层造瘘 ,就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和止血的方法 ,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的有效方法之一。
许海雄罗友章李克民张志宏方旭生林恩郭骅刘明发张增良孙德麟
关键词:脑疝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水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