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国旺

杨国旺

作品数:317 被引量:1,892H指数:2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10篇期刊文章
  • 52篇会议论文
  • 3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7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76篇细胞
  • 75篇中医
  • 75篇肺癌
  • 70篇肿瘤
  • 55篇晚期
  • 46篇腺癌
  • 44篇中药
  • 42篇化疗
  • 40篇细胞肺癌
  • 40篇小细胞
  • 40篇小细胞肺癌
  • 34篇乳腺
  • 34篇乳腺癌
  • 34篇非小细胞
  • 34篇非小细胞肺癌
  • 26篇晚期非小细胞
  • 24篇晚期非小细胞...
  • 22篇药组
  • 22篇中药组
  • 22篇中药组合物

机构

  • 299篇首都医科大学...
  • 34篇北京中医药大...
  • 14篇中国中医科学...
  • 9篇北京市中医研...
  • 8篇中日友好医院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北京中医医院...
  • 4篇广东省中医院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浙江省中医院
  • 4篇世界中医药学...
  • 4篇北京肿瘤医院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甘肃省肿瘤医...
  • 2篇北京世纪坛医...

作者

  • 302篇杨国旺
  • 190篇王笑民
  • 69篇于明薇
  • 67篇徐咏梅
  • 59篇张青
  • 45篇富琦
  • 39篇张甘霖
  • 38篇赵文硕
  • 32篇唐武军
  • 29篇于洁
  • 28篇韩冬
  • 25篇刘声
  • 24篇郁仁存
  • 22篇杨中
  • 19篇张怡
  • 18篇杨霖
  • 18篇胡凤山
  • 15篇程培育
  • 15篇韩燕
  • 14篇曹可心

传媒

  • 27篇北京中医药
  • 18篇中医杂志
  • 16篇中华中医药杂...
  • 14篇中国实验方剂...
  • 11篇中国中医药信...
  • 7篇中医学报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6篇世界中医药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中医药导报
  • 5篇国际中医中药...
  • 4篇中国医院用药...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4篇环球中医药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世界中西医结...
  • 3篇中国中医药图...
  • 3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8篇2025
  • 31篇2024
  • 16篇2023
  • 10篇2022
  • 13篇2021
  • 15篇2020
  • 13篇2019
  • 13篇2018
  • 23篇2017
  • 17篇2016
  • 26篇2015
  • 19篇2014
  • 8篇2013
  • 12篇2012
  • 14篇2011
  • 16篇2010
  • 12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3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本消瘤胶囊抑制小鼠Lewis肺癌生长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固本消瘤胶囊对小鼠Lewis肺癌抑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内动物实验观察小鼠肿瘤生长;免疫组化染色S-P法、病理彩色图像定量分析法等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p5...
杨国旺王笑民王征彭瑞云高亚兵王晓民
关键词:固本消瘤胶囊肺癌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被引量:25
2021年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预后的临床意义,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2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的阈值,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D-D最佳临界值为0.18 mg/L,FIB最佳临界值为4.25 g/L,PT最佳临界值为12.0 s;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D-D(HR=1.197,95%CI 1.100~1.303)、PT(HR=1.111,95%CI 1.049~1.176)及FIB(HR=1.510,95%CI 1.276~1.788)的表达升高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均<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D-D、FIB、PT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均<0.001)。结论D-D、PT以及FIB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是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马云飞于明薇李光达高宇杨国旺王笑民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预后
肺结节中西医结合全程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31
2024年
目前,国内对于肺结节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和管理缺乏共识。为制订肺结节中西医结合临床管理策略,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发布的肺结节指南并结合全国多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单位的临床实践,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充分讨论形成共识。该共识结合了已有肺结节临床管理指南和中医药的干预手段,针对中医药的治疗定位和价值,对肺结节中西医结合全程管理做出规范,为更多患者的全程有效管理带来帮助。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肺结节全程管理共识专家组杨国旺张兴涵张怀锐念家云于明薇
关键词:肺结节中西医结合全程管理
活血化瘀法抗肿瘤治疗机制探索被引量:25
2019年
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瘀证,活血化瘀法为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治疗肿瘤的基本法则之一。文章对本课题组在活血化瘀法指导下二十余年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对目前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争议问题进行探讨。从肿瘤细胞诱导血小板聚集(TCIPA)角度阐述肿瘤转移机理,基于TCIPA理论与中医血瘀证的共性,认为干预TCIPA途径可能是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为探寻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科学依据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杨雯靖张甘霖杨国旺
关键词:血瘀证活血化瘀抗肿瘤机制
针药并用外治法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外治法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6例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患者,采用前瞻性和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用不透光的信封进行分配隐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患者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内注射。连续使用至胃瘫缓解,最长疗程为21天。观察胃瘫缓解率、症状积分、胃液引流量、胃管拔出时间及体力状态得分。结果在干预第1周、第2周和第3周治疗组患者胃瘫缓解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2周、第3周和第4周时,治疗组患者胃瘫症状积分总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第3、5、7、9、14及21天时,治疗组患者的胃液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患者的胃管拔除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第3周和第4周,治疗组患者体力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并用外治法可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患者术后消化道症状,减少胃液引流量。
杨国旺郭佼郑朝旭叶霈智张洪海程培育徐咏梅
关键词: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中医外治
多种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多种中药(康莱特、榄香烯、华蟾素)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02例转移性肝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中药动脉灌注)52例、对照组(化学药物动脉灌注)50 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CR+PR+MR)为5...
张青迟惠昌王笑民杨国旺赵文硕
关键词:中药动脉灌注转移性肝癌
文献传递
从“痰浊毒邪致病”探讨化痰排浊解毒法在原发性肺癌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9
2019年
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前列。痰浊毒邪是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文从"痰浊毒邪"致原发性肺癌理论,探讨化痰排浊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肺癌,为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肺癌提供一个思路和中医理论依据。
杨霖王笑民杨国旺樊庆胜胡凤山雷勇
关键词:痰邪浊邪毒邪原发性肺癌
王乐亭"老十针"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老十针"联合电针预防和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118例乳腺癌、肺癌、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经随机分入针刺治疗组(60例)和假穴浅刺组(58...
李琦玮于明薇杨国旺王欢王笑民
关键词:针刺疗法临床疗效
中医辨证论治方案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评估中医规范化辨证论治方案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ⅢB和Ⅳ期经标准化疗后肿瘤达到客观缓解或稳定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化中医辨证论治作为维持治疗手段,进行临床观察、定期随访及病例分析,以肿瘤进展为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生活质量(FACT-L4.0版)为主要研究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为次要研究指标,记录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病历资料,以EPI 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收集合格病例32例;平均PFS为(21.6±16.3)周,中位PFS为18.0周;12周、24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3%、28.1%。生活质量方面,中医治疗4周后,患者的生理、情感、功能、其他因素评分及总评分较基线水平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8周后,患者的生理、功能、其他因素评分及总评分较基线水平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方面,中医治疗4周、8周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均小于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中医规范化辨证论治方案可以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手段之一加以深入研究。
孟晓韩燕徐咏梅王笑民杨国旺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中药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癌症,舒服最重要
2017年
癌症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被视为最难治的疾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癌症,无论是手术、放疗、化疗,还是最新的靶向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是当前医学界的共识。在癌症的综合治疗中,中医在大多数情况下起辅助作用,不过,对于某些癌症和癌症的特定阶段,中医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医治疗癌症,只要患者吃得好、睡得着、不疼痛、有力气、心情舒畅,那么,这种治疗就有价值。
杨国旺
关键词:癌症中医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