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毅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乡村
  • 1篇抵扣
  • 1篇第三方物流
  • 1篇第四方物流
  • 1篇行动者网络
  • 1篇行动者网络理...
  • 1篇行业协会
  • 1篇征管
  • 1篇制度逻辑
  • 1篇社会
  • 1篇税款
  • 1篇税款抵扣
  • 1篇税收
  • 1篇税收减免
  • 1篇税收信息
  • 1篇税收信息化
  • 1篇税收征管
  • 1篇退税
  • 1篇退税机制
  • 1篇内生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李毅
  • 2篇吴茂英

传媒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商业研究
  • 1篇乡镇经济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时期我国出口退税机制的建设
2004年
建设出口退税新机制,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认为应该从理论、方法和管理三方面建设新机制,从国家开放经济战略和整体利益出发探索出口退税内在规律,完善“免、抵、退”税的征退一体化方法,建设科学的信息化的管理体系。
李毅
关键词:出口退税机制税收征管税收信息化税款抵扣税收减免国际竞争力
第四方物流在我国发展的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国际上已经开始了第四方物流的实践 ,而我国目前仍处于第三物流的发展初期。据此 ,在明确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模式 ,其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执行、实施、变革和再造四个层面 ,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简要评述。
李毅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物资流通行业
如何联动内生多元主体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基于G村农家乐协会的纵向案例研究
2025年
构建内生主体合作网络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实践中内生主体间存在多元分化趋向,致使其难以被组织联动。本文整合制度逻辑理论与行动者网络理论,通过对G村农家乐协会这一典型案例的纵向分析,深入剖析构建内生多元主体合作网络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协调内生主体多元分化且动态变迁的制度逻辑,是构建其合作网络的关键。乡村产业组织需要结合现实境况,通过转译过程调用内生多元主体的多重制度逻辑,转换“统一运营—监管帮扶—资源中介”三种组织模式,从而促进乡村产业实现从突破资源限制,到稳固行业秩序,再到产业跨越升级的产业振兴过程。研究发现既拓展了以往激发乡村内生力量研究的理论视野,又为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现实启示。
吴茂英李毅王龙杰
关键词:制度逻辑行动者网络理论
乡村振兴如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基于浙江省溪头村的实践考察
2025年
“共建共治共享”是我国乡村走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实践中多元主体差异化的资源、能力与行动主张往往难以统合,致使乡村振兴实现“共建共治共享”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整合社会实践理论和社会相互依赖理论,构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分析框架,通过对浙江省溪头村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践考察,从微观层面揭示乡村振兴实践中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实践牵涉持有不同社会实践要素的多元主体,主体间实践要素的积极依赖关系是促进实践形成与持续的关键。而应对要素间的消极依赖或不依赖关系,政府、能人等相关主体能够通过物质流转、意义构建和能力培育等策略对实践要素进行整合与联结,进而实现依赖关系的扭转,达成乡村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研究发现拓展了以往研究对“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的认知,为我国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实践提供现实启示。
吴茂英徐雅莹李毅邹荷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