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洪
- 作品数:41 被引量:24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国省会城市人身保险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双向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
- 2023年
- 我国人身保险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了人身保险业的长期发展,对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急迫性和必要性。文章选择双向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运用STATA软件对解释变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金融支撑水平进行空间计量,并基于回归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
- 张萍李朝洪
- 关键词:人身保险影响因素
- 建立我国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制度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使建立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制度对各级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和非国有经济自身存在的问题 ,使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存在难度。必须坚持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相结合的原则 ;抽样调查为龙头 ,辅之以推算的原则 ;总量搞清 ,结构分清的原则 ;统计部门为主 ,业务部门为辅的原则 ;建立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制度的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 。
- 吕洁华李建峰李朝洪
- 关键词: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制度市场经济宏观环境
- 企业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韩松岭郑雪梅李朝洪
- 关键词:企业
-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被引量:1
- 2007年
- 旅游产业曾被称为“朝阳产业”.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传统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已严重威胁了该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为了克服这种缺陷,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重新审视旅游产业.我们发现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已经应运而生。
- 李朝洪崔涛
- 关键词:生态旅游综合评价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传统旅游
-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实证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在分析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选取了2001-2012年间的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选用技术创新综合得分作为表征技术创新的指标,以人均GDP作为表征经济增长的指标,揭示了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使我国经济能够快速持续的增长,需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并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有力作用,以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 李朝洪李侃蔚
-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中国林业生态效率的测算
- 2023年
- 文章基于30个省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BM模型测算出各省份的林业生态效率值。结果发现,研究期内林业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空间分布呈“东高西低”的格局。其中生态效率最低的是黑龙江省,最高的是北京市。文章的启示在于,我国应重视林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与经济支持,促进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向西北地区流动。
- 李勇飞张萍李朝洪
- 关键词:林业经济
- 我省制造业R&D投入产出水平的实证研究
- 2007年
- 研究与发展(R&D)活动是制造业科技创新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核心部分,是决定一个制造业行业科技发展水平和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R&D投入及产出对于黑龙江省制造业显得至关重要.……
- 李朝洪邵宏伟王玉昭
- 关键词:R&D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
-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黑龙江省区域服务业增长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指调整过去以工业和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而以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牡丹江市和绥化市五个区域的服务业进行了分析,从实际增长、结构与竞争力角度揭示了2011-2014年各区域服务业及五个主要行业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服务业整体增长较快,但各区域的主要服务行业均存在结构或竞争力方面的问题。基于研究结果,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情况,本文对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综合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农业城市分别提出发挥中心区位优势及影响力、促进各类服务行业协调发展以及推进服务业与当地支柱产业融合发展等建议。
- 张新琦李朝洪
- 关键词:区域服务业偏离份额分析竞争力
-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 2005年
- 从我国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上看,多数地方县域经济的主体仍然是农村经济。而目前我国在农村领域,尤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严峻的现实问题,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及其层次的提升,亟待解决。
- 王丽芹李朝洪
-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
-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变化趋势被引量:3
- 2016年
- 在定位生态环境脆弱性内涵基础上,设置了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进行赋权,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监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2004—2014年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因子,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森林火灾受害率、森林病虫鼠害受害率、营林投资力度、林业法律法规健全度、废水排放达标率、降水量、积温、水资源总量、过熟林比例、无林地比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
- 李朝洪王雪霞
- 关键词: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