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
- 作品数:212 被引量:710H指数:15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La_(0.6)Sr_(0.4)Co_(1-y)Fe_yO_3(y=0.2,0.8)复合氧化物混合导电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制备了La0.6Sr0.4Co1-yFeyO3(y=0.2,0.8)g合氧化物,研究了材料的结构、电子-离子混合导电性能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La0.6Sr0.4Co1-yFeyO3(y=0.2,0.8)合成粉料的颗粒细小均匀(~100nm),陶瓷形成菱形六面体钙钛矿结构。与La0.6Sr0.4Co0.2Fe0.8O3(y=0.8)陶瓷相比,La0.6Sr0.4Co0.8Fe0.2O3(y=0.2)陶瓷的晶粒尺寸大、致密度较高。在La0.6Sr0.4Co0.8Fe0.2O3(y=0.2)陶瓷中观察到Co^3+离子歧化对电子导电性能的影响。与La0.6Sr0.4Co0.2Fe0.8O3(y=0.8)陶瓷相比,La0.6Sr0.4Co0.8Fe0.2O3(y=0.2)陶瓷具有更优异的电子-离子混合导电性能,材料在混合导电性能上的差异与其电子结构和显微结构紧密相关。
- 黄端平徐庆陈文张枫汪碧涛
- 关键词:复合氧化物电子电导率离子电导率
- 一种LLZO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固态电解质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LLZO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实施步骤为1.按照溶胶凝胶工艺制备LLASMZ玻璃烧结助剂;2.按化学组成Li<SUB>7‑</SUB><SUB>3x</SU...
- 黄端平毛万紫徐庆张枫
- 矿粉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 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具有一定强度的同时还拥有优良的渗透性,可以解决天降暴雨时路面水流泛滥的灾情,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在透水混凝土大孔结构内植生,构建生态城市,特别地,透水混凝土由于具有多孔性结构,内部...
- 徐庆
-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路用性能
- 文献传递
- 一种低温常压合成硅酸镁锂的生产方法
- 本发明属于硅酸镁锂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温常压合成硅酸镁锂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活性氧化镁和水化剂混合后进行水化反应,得到前驱体A液;2)将水、含锂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混合,得到前驱体B液;3)将水和含硅...
- 黄端平毛万紫徐庆张枫
- 具有不同排列方式的异质结构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不同排列方式的Ca(Mg<Sub>1/3</Sub>Nb<Sub>2/3</Sub>)O<Sub>3</Sub>/CaTiO<Sub>3</Sub>异质结构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多种不同的复合...
- 周静陈文朱杰欧刚沈杰徐庆雷琼朱泉峣孙华君
- 文献传递
- Fe-Mn-Co-Cu体系尖晶石的结构和红外辐射特性
- 采用XRD、SEM/EDAX、I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Fe<,2>O<,3>-MnO<,2>-Co<,2>O<,3>-CuO体系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测试了该体系的红外辐射性能,分析了该体系的结构特征与其红外辐射特性的关系.研...
- 徐庆陈文袁润章
- 文献传递
- 氧化钒纳米管的自组装合成机理被引量:17
- 2005年
- 以V2O5和十六胺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氧化钒纳米管,采用XRD、SEM、TEM、FTIR、ESR,等手段分析研究了氧化钒纳米管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氧化钒纳米管的形成主要基于"卷曲机理",其形成过程包括:表面活性剂分子嵌入到钒氧化物层间,形成新层状化合物前驱体;水热驱动下层状化合物边缘松动,并开始卷曲,.降低体系能量;合适的水热反应时间下最终形成钒氧化物纳米管.模板剂嵌入到钒氧化物层间形成一定大小的层间距以及V4+的存在对从层状化合物卷曲成纳米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陈文麦立强徐庆彭俊锋朱泉峣余华
- 关键词:氧化钒纳米管自组装
- 制备工艺对0-3型压电复合材料的d_(33)的影响被引量:6
- 2003年
- 采用固化、热压、冷压工艺制备0-3型PZNN/PVDF压电复合材料,用准静态压电测试仪测试了压电复合材料的压电应变常数d_(33),通过对以上三种制备工艺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无机和有机压电材料的体积比大于70%时,冷压工艺优于固化和热压工艺,在它们的体积比小于70%时,热压工艺优于冷压和固化工艺。
- 何政陈文徐庆周静孙华君
- 关键词:压电复合材料
- PMZN系压电陶瓷材料合成工艺研究
- 2003年
-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锆钛酸铅压电陶瓷材料(PZT),然后用制得的PZT作为基料,合成PMZN压电陶瓷,探讨了PZT制备工艺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合成PZT粉制备的PMZN系压电陶瓷材料具有机电耦合系数高、介质损耗小、介电常数与机械品质因数适中等特点;溶胶-凝胶工艺降低了材料的烧结温度,改善了材料的介电与压电性能,提高了谐振频率。
- 孙华君陈文周静刘晓芳徐庆郑锦霞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介电性能压电性能谐振频率
- La_(1.9)Sr_(0.1)Ni_(0.9)Cu_(0.1)O_(4+δ)混合导体的合成与导电性能研究
- 2008年
- 采用氨基多羧酸配合物法合成La1.9Sr0.1Ni0.9Cu0.1O4+δ超细粉料,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前驱体经900℃保温2h热处理即形成单一的K2NiF4结构,合成粉料的颗粒细小、均匀(约100nm)。X射线衍射Rietveld分析结果显示,La1.9Sr0.1Ni0.9Cu0.1O4+δ为正交结构(空间群为Fmmm)。与La1.9Sr0.1NiO4+δ相比,La1.9Sr0.1Ni0.9Cu0.1O4+δ表现出较好的烧结性能。与La2Ni0.9Cu0.1O4+δ相比,如La1.9Sr0.1Ni0.9Cu0.1O4+δ具有较高的总电导率。在1400℃烧结的La1.9Sr0.1Ni0.9Cu0.1O4+δ的相对密度达到95.3%,在600~800℃的测试温度范围内陶瓷样品的总电导率为78~99S/cm,在800℃的测试温度下陶瓷样品的氧离子电导率为2.0×10^-2S/cm。
- 黄端平徐庆张枫陈文刘韩星
- 关键词:混合导体电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