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丽媛

作品数:39 被引量:187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政治法律
  • 9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生态
  • 10篇法律
  • 5篇循环经济
  • 5篇循环经济理念
  • 5篇经济理念
  • 4篇生态补偿
  • 4篇贫困
  • 4篇护法
  • 4篇环境保护法
  • 4篇扶贫
  • 3篇水权
  • 3篇区域经济
  • 3篇救济
  • 3篇老区
  • 3篇环境保护
  • 3篇环境权
  • 3篇发展区
  • 3篇发展区域经济
  • 3篇法律思考
  • 3篇补偿式

机构

  • 36篇江西财经大学
  • 8篇南昌大学
  • 3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38篇徐丽媛
  • 4篇郑克强
  • 3篇王胜伟
  • 1篇高金龙

传媒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城市问题
  • 2篇金融教育研究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中国经贸导刊
  • 1篇求实
  • 1篇企业经济
  • 1篇法制与经济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农业考古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时代主人
  • 1篇政法学刊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林区教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环境侵权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完善——兼论《环境保护法》第41 条第1、2 款的修改
侵权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一直是环境法理论与实践关注的焦点。众多环境侵权民事纠纷的悬 而未决促使立法源头的完善。目前,我国环境侵权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遗漏了环境破坏型侵权的适 用,限制了协商、人民调解、仲裁、行政调解和行政...
徐丽媛钟筱红
关键词:ENVIRONMENTALTORTDISPUTEENVIRONMENTAL
我国商业贿赂民事救济之不足及完善被引量:1
2013年
商业贿赂破坏了我国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治理商业贿赂一直是我国市场建设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于商业贿赂的治理,偏重于行政制裁与刑事制裁,缺乏有效的民事救济措施,民事责任的规定极少,而且缺乏操作性,这不仅使商业贿赂的受害者难以得到有效的赔偿,也让商业贿赂这种经济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制裁,所以我国应当完善我国现有法律对商业贿赂民事救济的规定,达到最为有效的治理效果。
王胜伟徐丽媛
关键词:商业贿赂民事救济惩罚性赔偿民事责任
生态安全立法和环境保护法的困惑与思考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各种生态风险随处可见,生态安全已经成为 公众的基本需求。生态安全专门立法成了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其诸多设计与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仍存在冲突 与困惑,据此,文章对生态安全作...
徐丽媛
关键词:生态安全环境保护法
文献传递
大气污染防治立法 助推建设美丽江西
2016年
《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制定已正式启动,并作为江西2016年"人大立法在进行"栏目重点报道的立法项目,这一"阳光立法"举措,保障了公众参与,让公众积极参与大气环境质量保护,切实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不再做污染的"围观者"。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徐丽媛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大气环境质量环境权益人大立法大气污染源煤烟型大气污染
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网络学习空间资源构建被引量:5
2021年
信息时代,移动学习成为高校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移动学习因其移动性、无限性、自主性及微型化等特点,对网络学习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学习空间资源完善构建势在必行。高校网络学习空间资源设计呈现规模化,但要适应移动学习方式,其不足仍比较明显。需转变理念,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实现多元互动;资源框架坚持动静态相结合;资源内容从碎片化转向颗粒化,建成微知识点体系;同时注重规范命名与组织布局、确立资源的更新淘汰机制等,资源内外兼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徐丽媛
关键词:以学为主颗粒化
中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比较被引量:47
2004年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任何个人、组织和团体都依法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有权对环境质量进行监督和参与环境管理。公众参与作为 21世纪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已得到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纷纷通过立法来保障。然而,我国此类立法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通过中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比较,提出完善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新建议。
高金龙徐丽媛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130个贫困老区
中部贫困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全国贫困地区的四分之一以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总体上有了较大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至今发展不快,且中部贫困地区与中部革命老区存在高度的重合,90%以上的贫困地...
徐丽媛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
文献传递
移动学习影响高校网络学习空间资源构建的实证分析
2023年
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使移动学习成为高校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现有网络学习空间资源的内容与形式等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高校网络学习空间资源的构建急需创新。实证分析表明,移动学习方式对网络空间资源的内容、形式、结构及更新机制等都带来了明显挑战。在构建网络学习空间资源时,应当着眼于学生的需求,以期实现资源形式颗粒化、内容多元化、配置个性化以及更新适时化的目标。
徐丽媛陈思名
关键词:问卷调查
生态补偿中政府与市场有效融合的理论与法制架构被引量:26
2018年
政府生态补偿基于"庇古税"理论产生,市场生态补偿基于"科斯定理"盛行,两者都有优缺点。基于国际视野下的多重社会目标主义理论,两者应有效融合,既追求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又注重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政府生态补偿与市场生态补偿融合的关键是要放权市场主体,采取多元综合模式解决产权不清带来的生态补偿困境、保障经济自由权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合理界定政府生态补偿的边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需要加强法律规制,将其纳入法治的框架,才能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配置系统的功效。主要依靠《生态补偿条例》转变立法思路,确立相融合的生态补偿立法目的、法律原则,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并立法协调政府与市场方式相融合下隐藏的冲突。
徐丽媛
关键词:法律规制
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
2014年
中部贫困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在地缘性、劳动力、自然资源和革命作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面临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中部崛起及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等良好机遇,但同时存着资金积累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收入外部性依赖强、专业人才匮乏等劣势与挑战。据此,在结合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下,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郑克强徐丽媛
关键词:SWOT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