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锋

作品数:40 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胸腔
  • 13篇胸腔镜
  • 9篇食管
  • 9篇手术
  • 9篇切除
  • 7篇疗效
  • 7篇肺癌
  • 6篇食管癌
  • 6篇切除术
  • 6篇临床疗效
  • 4篇动脉
  • 4篇气胸
  • 4篇自发性气胸
  • 4篇近期临床疗效
  • 3篇胸腔镜手术
  • 3篇腔镜手术
  • 3篇全胸腔镜
  • 3篇外科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机构

  • 33篇河南大学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张锋
  • 29篇韦海涛
  • 27篇王作培
  • 18篇张海峰
  • 17篇胡宝利
  • 12篇何占锋
  • 10篇李晓辉
  • 9篇施巩宁
  • 8篇丁凯
  • 7篇李丽
  • 6篇王晓龙
  • 3篇邢红云
  • 2篇邓大伟
  • 2篇张冬红
  • 1篇李宏丽
  • 1篇邵国安
  • 1篇武素霞
  • 1篇周勇安
  • 1篇梁冰
  • 1篇李国华

传媒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外医疗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因肽治疗60例难愈性创面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金因肽治疗乳腺癌术后残余创面、烧伤合并糖尿病病人植皮后创面、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乳腺癌术后残余创面、烧伤合并糖尿病病人植皮后创面、烧伤残余创面随机分为2组,金因肽治疗组60例,采用金因肽喷洒创面,外敷一层磺胺嘧啶银霜纱布;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组56例,采用1%磺胺嘧啶银霜涂抹创面厚约0.2mm,外用无菌敷料包扎,观察2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及有无局部刺激性、有无过敏反应、致热作用。结果:金因肽治疗组、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组治疗乳腺癌术后残余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5.2、23.4d,烧伤合并糖尿病病人植皮后创面平均皮片红润时间分别为3、6d,烧伤后残余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7、21d。金因肽治疗组治疗后各创面均无局部刺激性、过敏反应、致热作用。结论:金因肽有促进难愈创面愈合的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张锋邓大伟
关键词:金因肽难愈性创面
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胸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胸腔镜(VATS)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与传统开胸(traditional open sur-gery,TOS)肺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NSCLC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VATS组90例)和对照组(TOS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临床指标、近期治疗效果以及术后主要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预定的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两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胸5例,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VATS 组切口长度(4.68±0.24)cm与TOS 组(10.14±3.54)cm、术中出血量(113.56±31.24)mL与(205.93±39.35)mL、术后卧床时间(1.24±0.53)d与(3.37±0.24)d、术后24 h引流量(142.00±80.00)mL与(270.00±95.00)mL、术后带管时间(2.07±1.66)d与5.02±1.54)d、术后1d疼痛评分(3.03±1.06)分与(6.13±1.28)分、术后住院天数(4.27±1.11)d 与(10.60±1.21)d、术后近期并发症、复发及死亡合计发生率11.11%与33.75%等指标方面VATS 组均低于TOS组(t=1.990、1.989、1.978、9.534、4.964、17.264、5.571,χ^2=3.615,均P<0.05)。VATS组与TOS组患者手术时间(130.40±51.72)min 与(154.60±32.36)min、淋巴结清扫数目(13.43±1.74)枚与(15.12±1.55)枚、淋巴结清扫站数(5.43±1.74)与(6.12土1.55)以及VATS组远期生存率Ⅰ期、Ⅱ期、Ⅲa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42.8%、27.3%以及TOS组81.7%、41.7%、25.0%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604、6.652、2.716,χ^2=22.974,均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VATS 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短期随访病死率低等优点。
韦海涛李丽王作培张锋胡宝利张海峰何占锋丁凯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
血清P53抗体水平检测在食管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16年
目的评价血清P53抗体水平检测在食管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P53抗体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男女性别、年龄>60岁和≤60岁、肿瘤直径>3 cm和≤3 cm患者的P53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肿瘤病理分级、分化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53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53抗体水平能够作为食管癌诊断及对其病理分期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张锋
关键词:血清P53抗体食管癌术前诊断
食管鳞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食管鳞癌组织、36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33例远癌正常组织中PD-1表达,分析PD-1与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PD-1在癌组织、癌旁组织、远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9%、22.2%、3.0%,P<0.05。PD-1阳性表达率与食管癌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关。PD-1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3.2个月,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的38.9个月(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PD-1表达显著增加,其对患者的肿瘤转移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张锋韦海涛王作培胡宝利张海峰王晓龙
关键词:食管癌生存期
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11-2015-11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食管根治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小,P<0.05。观察组患者癌症转移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能有效减少患者相关手术指征,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减少患者癌症转移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出院,可在食管癌治疗中推广运用。
王作培韦海涛张锋张海峰胡宝利
关键词:食管癌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5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血黏度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均较治疗前减少(P均<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还原黏度高切、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均有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减少其心绞痛发作。
邢红云张锋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流变学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温缺血1h对猪离体肺动脉平滑肌功能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温缺血1h对"无心跳供体"肺动脉平滑肌功能的影响,为"无心跳供体"肺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瑞典家猪16头,随机分为有心跳供体(heart-beating donor,HBD)组和无心跳供体(non-heart-beating donor,NHBD)组,分别获取内径约1.5mm的肺动脉段,截至1.5mm长的无分支的肺动脉环,用Tissue-Organ-Bath装置和高钾Krebs溶液、血栓烷A2(TXA2)类似物U-46619和罂粟碱测定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NHBD组与HBD组相比,由高钾Krebs溶液诱导的收缩值(mN)差异(25.81±1.86,26.80±1.59)无统计学意义(P>0.05),U-46619诱导的收缩值(mN)差异(18.63±2.24,20.23±2.09)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均能完全舒张。结论温缺血1h的NHBD肺动脉平滑肌舒缩功能保存完好。
何占锋赵松王作培李晓辉张锋丁凯韦海涛施巩宁
关键词:肺动脉无心跳供体肺移植
食管胃交界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与规范化治疗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特点,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清扫纵隔及腹腔淋巴结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胸外科(包括经左胸及Ivor Lewis两种术式)和胃肠外科(经上腹)收治的Ⅱ型食管胃交界区腺癌共98例,按手术方式分成经左胸,经上腹以及Ivor Lewis 3组,分析3组病例下纵隔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的清扫率以及转移率,总结其转移规律。结果经左胸、经上腹以及Ivor Lewis 3种术式,对于下纵隔淋巴结包括隆突下淋巴结,食管旁淋巴结,下肺静脉旁淋巴结以及肺门淋巴结的清扫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左胸及Ivor Lewis清扫下纵隔淋巴结要优于经上腹术式;对于腹内淋巴结,除贲门旁淋巴结3种手术方式清扫率无明显差异外,对于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脾动脉淋巴结以及腹腔淋巴结4组淋巴结,经腹清扫(上腹组或Ivor Lewis组)要明显优于单纯经左胸术式;经左胸、经上腹以及Ivor Lewis 3种术式,下纵隔淋巴结以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or Lewis术式则同时具备经胸和经腹的优点,可以保证最大程度完整切除肿瘤和做到真正的二野淋巴结清扫,是一种应该提倡的手术方式。
王作培韦海涛张锋何占锋张海峰胡宝利
关键词:淋巴结切除术手术径路
急性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疗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断率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性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手术18例患者,全肺切除者肺功能明显降低,生活勉强自理。余17例术后均痊愈,肺组织复张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可减少肺和胸腔感染的机会,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和恢复呼吸功能,后期在切除狭窄段支气管时瘢痕须切除干净。
李晓辉韦海涛王作培张锋何占锋梁冰施巩宁
关键词:急性创伤支气管断裂诊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被引量:9
2013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属于心脏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死亡率和伤残率较高。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依然是治疗AMI的首选方法,但是考虑到单独应用PCI的风险大,本文采用PCI联合吡格列酮治疗AMI。观察其临床效果。
邢红云张锋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吡格列酮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