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翼
作品数:
3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更多>>
合作作者
熊微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3篇
艺术
主题
1篇
月份牌
1篇
年画
1篇
昨天
1篇
文化
1篇
消费者
1篇
海派文化
机构
3篇
江南大学
作者
3篇
张翼
2篇
熊微
传媒
1篇
美术大观
1篇
苏州工艺美术...
年份
3篇
2012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论传统月份牌从传播载体向独立设计制品的转变
一、传统月份牌的发展阶段月份牌由最早在《申报》广告中出现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一百四十多年。经历了探索、兴盛、衰落、转折、重新被认识等发展阶段后,直到今天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文化符号特征出现在上海街头。依据不同时期月份牌的性质变化...
张翼
熊微
关键词:
月份牌
消费者
论上海月份牌从传播载体到独立设计制品的当代转变
2012年
上海月份牌作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具特色的实用美术形式,其影响遍及全国。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月份牌的功能、性质与价值均发生了改变。它从需要依托实物存在的传播载体(挂历、报纸夹页广告等形式)逐渐转变为具有独立设计内涵的制品。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出发,运用相关研究方法,对月份牌的属性转变过程进行研究。在新时代条件下,重新审视和探索月份牌艺术对当代上海设计的启发价值。
张翼
熊微
老上海月份牌的昨天与今天
2012年
老上海月份牌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具特色的商业美术形式,影响遍及全国。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从商品信息的传播载体(挂历、报纸夹页广告等形式)逐渐转变为今天具有海派文化象征的独立产品。
张翼
关键词:
海派文化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