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燕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炎
  • 3篇肝炎病毒
  • 3篇病毒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细胞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2...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氧酶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脂代谢
  • 1篇脂代谢紊乱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 2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黄石理工学院
  • 1篇武汉市中医医...
  • 1篇丹江口市第一...

作者

  • 5篇张海燕
  • 3篇周新
  • 2篇汪宏良
  • 2篇翟中良
  • 1篇刘勋
  • 1篇许爱萍
  • 1篇胡芳
  • 1篇郑芳
  • 1篇曲喜英
  • 1篇周芹
  • 1篇张燕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7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7(IL-27)的相关性,并在体外通过RT-PCR基因表达探讨HBV对IL-27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转染HBV感染性克隆后,检测HBV感染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IL-27的水平。结果 IL-27的水平在HBV感染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IL-27的水平在肝纤维化患者和肝癌患者较急、慢性肝炎患者高(P<0.05);HBV e抗原影响IL-27的表达;此外,体外试验表明,转染HBV感染性克隆后,IL-27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结论 IL-27水平可能是HBV感染患者临床诊断的1个新的细胞因子,可作为HBV的试验疗效监测指标。
汪宏良张海燕翟中良周新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7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细胞转染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对环加氧酶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产物对环加氧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带有COX-2基因启动子的报告质粒分别与10种表达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单个基因的质粒共转染Huh7细胞,并测定荧光色素酶的活性,采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前列腺素E2含量的改变,探讨这些丙型肝炎基因组产物与COX-2基因启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所有10个基因组产物中,非结构蛋白NS3能够显著地激活COX-2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并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COX-2的表达。而且这种激活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前列腺素E2的分泌量随着NS3蛋白表达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NS3蛋白能功能性地激活COX-2的表达。
许爱萍吴林李俊张海燕
关键词:肝炎病毒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18号外显子54G/C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C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和基因测序技术,对166例ACD患者(ACD组)和122例健康人(对照组)SREBP-1c基因18号外显子54G/C位点进行分析,并测定血脂水平。结果:SREBP-1c基因18号外显子54G/C在ACD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型6.63%和4.92%,GC型39.76%和28.69%,GG型53.61%和66.3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CD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26.51%vs19.26%,P<0.05)。不同基因型间血脂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等位基因C可能增加ACD发生的风险。
徐献群周新郑芳曲喜英张海燕
关键词: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因多态性PROTEIN脂代谢紊乱发病机制
白细胞介素27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汪宏良翟中良张海燕胡芳周新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7细胞因子
HBV感染与IL-29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Ⅲ型干扰素IL-29的表达水平,探讨HBV感染是否会上调IL-29的表达。方法收集健康人、乙肝患者的血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IL-29的表达,并从新鲜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总RNA,半定量PCR方法检测IL-29 mRNA表达水平。构建带萤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系统的IL-29启动子质粒,分别转染到能稳定表达HBV病毒颗粒的HepG2.2.15细胞与对照的HepG2细胞,测萤光素酶活性,并分析HBV对IL-29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乙肝患者血清中IL-29与IL-29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IL-29及IL-29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HBeAg阴性患者。转染至HepG2.2.15细胞中的IL-29启动子报告质粒的活性显著高于转染至对照HepG2细胞者。结论 HBV感染后,激活机体Ⅲ型干扰素IL-29的启动子活性,从而使IL-29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刘勋周芹张燕张海燕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