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峻

作品数:2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骨折
  • 5篇手术
  • 3篇血管
  • 3篇胰腺
  • 3篇肉瘤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细胞
  • 3篇骨肉瘤
  • 3篇创伤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胰腺癌
  • 2篇远端
  • 2篇受体
  • 2篇同伴互助学习
  • 2篇助学

机构

  • 14篇内蒙古医科大...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巴彦淖尔市医...
  • 1篇沈阳市第四人...

作者

  • 21篇张峻
  • 5篇杨军
  • 4篇姚晓克
  • 4篇李建军
  • 4篇张峻
  • 3篇顾海伦
  • 3篇王怀涛
  • 3篇谭晓冬
  • 3篇张伟
  • 3篇黄文刚
  • 3篇李建华
  • 2篇赵建民
  • 2篇郭鸿飞
  • 2篇顾祖超
  • 2篇张小薄
  • 2篇杨一帆
  • 2篇吴丽娟
  • 2篇王兆平
  • 2篇孙杨
  • 2篇李捍司

传媒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骨科肢体创伤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骨科创伤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骨科肢体创伤固定器,包括圆筒状的金属网圈,所述金属网圈的展开形状为矩形;所述金属网圈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主工作部和调整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多个贯穿其上的连...
张峻尹鹏
文献传递
纤溶酶(原)级联蛋白在胰腺癌细胞侵袭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级联蛋白在胰腺癌细胞解离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体外侵袭试验检测胰腺癌细胞系和组织中纤溶酶(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uPA受体(uPAR)的表达,分析其与细胞解离和侵袭的相关性.结果:纤溶酶(原)、uPA和uPAR蛋白在解离型高转移株胰腺癌细胞PC-1.0的条件培养基中高表达,而在非解离型低转移株胰腺癌细胞PC-1的条件培养基中低表达.然而,经uPA处理后的PC-1细胞的条件培养基中纤溶酶(原)和uPAR表达显著增加.并且,纤溶酶(原)和uPAR在胰腺癌组织的侵袭前端的表达强于其在组织中心处的表达.此外,纤溶酶处理可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7和MMP-9在PC-1细胞中的表达.PC-1细胞通过纤溶酶或uPA处理后可显著增强细胞解离和体外侵袭能力.结论:在胰腺癌细胞侵袭过程中,纤溶酶(原)级联反应与细胞早期解离密切相关.纤溶酶(原)级联反应可作为抗胰腺癌侵袭转移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王怀涛郭鸿飞谭晓冬张峻李捍司杨一帆王兆平孙杨张小薄
关键词:胰腺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同伴互助学习应用于骨盆骨折教学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同伴互助学习在卓越医师班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40位在内蒙古医科大学见习的2014级卓越医师班学生,按照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同伴互助学习教学,对照组接受普通教学。见习结束时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测验,最后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自我测评及课程评价。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及实践操作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论成绩:(97.2±0.7)分vs.(90.2±1.3)分;实践操作成绩:(98.5±2.4)分vs.(89.2±1.5)分;病例分析:(98.1±0.8)分vs.(92.3±2.8)分,P<0.05]。参与同伴互助学习对掌握骨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临床实践技能的自我评价较满意。结论将同伴互助学习运用于见习课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够帮助卓越医师班学生在见习课中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实践技能。
张巍张峻姜妍赵建民鲁海文张伟李佳聂少波
关键词:同伴互助学习见习课教学
应用微创技术治疗97例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微创技术治疗9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Schatzker分类法:Ⅰ型9例,Ⅱ型21例,Ⅲ型12例,Ⅳ型14例,Ⅴ型22例,Ⅵ型19例.分别应用不同的微创技术治疗.参照Merchant和Dietz 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9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16.57±6.12)个月.优67例(73.63%),良16例(17.58%),可8例(8.79%),优良率为91.21%(83/91).结论 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恢复下肢力线,并辅以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疗效,是目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理想方法.
杨军张峻顾海伦李建军
关键词:胫骨骨折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脊髓损伤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HFMEA)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预防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6例SCI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实施常规的预防PI护理,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22~73岁,平均(52.00±13.05)岁。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37例SCI患者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HFMEA管理模式,其中男32例,女5例;年龄19~69岁,平均(54.67±11.60)岁。评价PI发生率、PI护理质量缺陷频次、医疗风险优先指数。结果实验组PI发生率、PI护理质量缺陷频次、医疗风险优先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应用HFMEA有助于提高SCI患者PI护理质量,降低SCI患者PI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孟佶茹吴丽娟焦改梅张峻
关键词:脊髓损伤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质量管理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唾液酸化Lewis-X抗原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2011年
骨肉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高度恶性肿瘤,研究表明骨肉瘤的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肿瘤血管的生长无疑是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的重要因素.血管对于肿瘤的生长起巨大的作用,新生的血管的形成增殖可以使骨肉瘤迅速生长及向远处转移.许多血管生长因子在肿瘤中均有表达,介导血管新生.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人类的许多恶性肿瘤包括骨肉瘤都发现有高水平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张峻张志诚杨军
关键词:骨肉瘤恶性肿瘤血管生长因子血管新生肿瘤发生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穿膜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 与穿膜蛋白 ( delta like 1 homolog,DLK1 ) 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
张峻
关键词:骨肉瘤肉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前交叉韧带功能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临床结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anteromedial osteoarthritis,AMOA)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1-2]。UKA术后膝关节运动学与自然膝关节的运动学相似,术后功能优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严格的手术适应证是获得满意临床结果的前提。
张峻柳剑黄野王永成常青
关键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前交叉韧带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适应证术后功能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及应用老年髋部骨折跌倒恐惧干预方案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跌倒恐惧干预方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跌倒恐惧程度、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老年髋部骨折跌倒恐惧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60~83岁,平均(69.3±9.02)岁;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5例,男18例,女27例;年龄61~88岁,平均(70.14±10.1)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跌倒恐惧干预方案。评价两组出院日、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患者跌倒恐惧程度、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在跌倒效能得分及平衡能力得分方面,干预组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方面,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出院时及术后1个月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得分差异逐渐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低髋部骨折患者的跌倒恐惧、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及中期生活质量方面,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跌倒恐惧干预方法具有良好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崔金燕吴丽娟孟佶茹张峻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干预方案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穿膜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穿膜蛋白(delta like 1 homolog,DLK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表达与骨肉瘤分级、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及其二者的相关性,为骨肉瘤侵袭和转移调控机制的研究打基础。方法应用微波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treptavidin perosidase,SP)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骨肉瘤患者(实验组)组织中的VEGF和DLK1的表达水平,同时设30例良性的骨软骨瘤作为阴性对照组。结合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随访资料对VEGF和DLK1的表达与骨肉瘤分级、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及骨肉瘤细胞中VEGF和DLK1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骨肉瘤中VEGF和DLK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6.2%和66.7%,骨软骨瘤中VEGF和DLK1的阳性表达率都为0,且骨肉瘤中VEGF和DLK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GF在不同病理分级(高、中、低分化)及Enneking分期(I^II A期、II B^III期)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理分级和Enneking外科分期的升高,VEGF的阳性表达率也呈增强趋势;DLK1在不同病理分级的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DLK1阳性表达强度也随之增强。VEGF与DLK1有相关性,二者呈正相关(r=0.8957,P<0.05)。VEGF、DLK1的表达与骨肉瘤转移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0.6782、r=0.7643,P<0.05)。VEGF、DLK1的表达与骨肉瘤预后呈显著正相关性(r=0.8462、r=0.8758,P<0.05)。结论 VEGF与DLK1在骨肉瘤细胞中均高度表达;VEGF和DLK1表达阳性者骨肉瘤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高、转移率高、预后差;VEGF和DLK1表达阳性是骨肉瘤的分级、转移和预后不良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二者在骨肉瘤的发生和转移上可能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张峻李建军杨军杨勇
关键词:骨肉瘤肉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