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燕 作品数:21 被引量:122 H指数:7 供职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生命意义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生命意义量表(MLM)在我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方法:以MLM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对MLM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①MLM中所有项目都具有较高的鉴别度。②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MLM的因子有5个,分别是有激情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有原则的生活、有目标的生活和有成就的生活,这5个因素的累积方差解释量为64.818%;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5因子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MLM与效标生活满意度量表的相关显著(r=0.389)。③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58-0.906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7。结论:MLM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测量我国大学生的生命意义。 张利燕 谢佳 郭芳姣关键词:信度 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严谨性人格特质的关系 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实验性认知测试法考察严谨性人格特质与认知操作速度、认知操作准确性及其相对优势即慎思性—冲动性认知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严谨性被试的认知操作准确性显著高于低严谨性被试;低严谨性被试的认知操作速度显著高于高严谨性被试。(2)高低严谨性被试在慎思性—冲动性认知方式的评价指标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严谨性被试更多地倾向于慎思型认知方式,低严谨性被试更多地倾向于冲动型认知方式。(3)不同认知操作任务中,被试的认知方式评价指标分数之间有显著相关。 张利燕 郑雪关键词:严谨性 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神经质人格特质的关系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考察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神经质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对30名高神经质被试和30名低神经质被试进行实验性认知测试。结果:高低神经质被试在紧张、松弛条件下的认知操作测试总分方面差异不显著,但在紧张性-松弛性认知方式的评价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高神经质被试更多地倾向于松弛型认知方式,低神经质被试更多地倾向于紧张型认知方式。结论:神经质人格与紧张、松弛条件下的认知操作测试总分无关,而与紧张性-松弛性认知方式存在相关关系。 张利燕 郑雪感恩问卷在我国中学生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检验McCullough等编制的《六项目感恩问卷》(GQ-6)在我国中学生中的适用性。方法:对234名中学生在GQ-6上的得分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1)项目分析表明各项目的鉴别度都较高;(2)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GQ-6是一个双因素结构问卷;(3)效标关联效度表明GQ-6与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环境满意度、正性情感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自由满意度、学业满意度、负性情感的相关不显著。结论:GQ-6适用于对我国中学生的感恩情感进行测量。 侯小花 张利燕关键词:中学生 强化敏感性人格理论述评 被引量:31 2009年 Gray的强化敏感性理论尝试从人类神经生理机制的角度来解释人格差异。该理论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一些子系统,分别对奖励和惩罚的刺激信号敏感,并通过强化效应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动机。目前研究者已开发出强化敏感性的测量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该理论的局限逐渐暴露出来。针对这些局限,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1)用生理指标来验证理论假设;(2)探讨反映强化敏感性的特质;(3)考察认知因素与生物因素的交互作用。 郭少聃 何金莲 张利燕智力及其评价指标新论 2005年 智力可以分为学业智力和实践智力,其中,学业智力与学业问题解决有关,主要是通过非社会认知操作表现出来;实践智力则与日常性或职业性问题解决相连,更多地通过社会认知操作表现出来。智力评估的指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认知操作测试总分和认知方式。认知操作测试总分是智力的最大化评估指标,是个体以不同认知操作对不同认知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时的绝对水平。认知方式是智力的偏向性评估指标,是个体以不同认知操作对不同认知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时的相对优势。 张利燕关键词:智力评估 实践智力 评价指标 人格研究两大传统的对立与整合 被引量:1 2003年 人格研究两大传统 (特质论和动机论 )的对立萌芽于古希腊 ,起源于奥尔波特和莫瑞的理论。两大传统对立的实质在于片面强调特质和动机的差异 ,而割裂了两者的内在联系。事实上 ,动机和特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方面 ,动机代表了行为的基本目标或愿望 ,指引特质表现的方向。另一方面 ,特质代表行为的心理生理机制 ,特质利用这些心理生理机制规定动机以一致性的方式表现出来。 张利燕关键词:人格研究 特质论 动机论 对立 人格心理学 初中生强化敏感性、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强化敏感性、互联网服务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行为抑制系统与行为激发系统量表、青少年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197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①互联网社交、娱乐偏好和PIU有不显著的正相关,互联网信息和交易服务服务偏好和PIU有不显著的负相关。②从路径分析效果来看,BAS敏感性高(尤其体现在趋力量表和愉悦追求量表)的个体更易于卷入PIU,BIS敏感性高的个体不易于卷入PIU。结论:强化敏感性对PIU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互联网服务偏好对PIU不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 张利燕 侯小花关键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多元智力与大五人格的典型相关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元智力和大五人格之间的相关。方法使用Pérez,Beltramino,&Cupani等人所研制的、台湾周子敬修订的《八大多元智慧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的中文版,在高校随机抽取大一、大二学生共175人作为被试。结果 1通过Pearson相关法分析发现神经质与内省、人际呈极显著相关(r=-0.207~-0.251);外倾性与人际、肢体动觉、内省呈极显著相关(r=0.244~0.303);开放性与内省、人际、语文、逻辑数学呈极显著相关(r=0.197~0.474);宜人性与内省呈极显著相关(r=0.279);严谨性与人际、内省、语文、逻辑数学呈极显著相关(r=0.233~0.310);2典型相关检验出神经质、外倾性通过第一典型因素和第二典型因素与八大智慧均呈显著相关。结论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外倾性与八大智慧均呈显著相关。 钟美晶 张利燕关键词:多元智力 大五人格 青少年健康促进行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健康促进量表(Adolescent Health Promotion scale,AHP)以长沙市450名中学生为对象,对青少年的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在人际支持行为上得分最高,而在运动行为上得分最低;经分析,运动行为及人际支持行为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AHP的六个因子在不同年龄段和学校类型上均呈现显著差异。 张晓 陈锡友 戴婷 张利燕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