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利伟

作品数:55 被引量:187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0篇突变
  • 14篇遗传性
  • 13篇血友病
  • 11篇纤维蛋白
  • 11篇基因
  • 10篇蛋白
  • 10篇血管
  • 8篇血管性血友病
  • 8篇血栓
  • 8篇凝血
  • 7篇蛋白原
  • 7篇纤维蛋白原
  • 7篇抗凝
  • 7篇家系
  • 6篇凝血酶
  • 5篇缺陷症
  • 5篇基因突变
  • 4篇多聚
  • 4篇血管性血友病...
  • 4篇血友病因子

机构

  • 53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血液学研...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第七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55篇张利伟
  • 41篇王鸿利
  • 39篇王学锋
  • 35篇丁秋兰
  • 33篇许冠群
  • 28篇戴菁
  • 23篇奚晓东
  • 23篇陆晔玲
  • 11篇姜林林
  • 5篇陈华云
  • 4篇欧阳琦
  • 4篇黄丹丹
  • 4篇曹雅楠
  • 3篇沈韻
  • 3篇夏燕
  • 3篇璩斌
  • 3篇朱立红
  • 3篇王学峰
  • 3篇黄霞萍
  • 2篇邓玉英

传媒

  • 9篇中华血液学杂...
  • 8篇诊断学理论与...
  • 4篇中华检验医学...
  • 4篇上海医学检验...
  • 3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上海医学
  • 2篇血栓与止血学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陕西医学检验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外科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9
  • 3篇1998
  • 6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1
  • 1篇198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纤溶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primary hyper- fibrinolysis),简称原发性纤溶症(primary fibrinolysis) 是指在某些原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纤溶酶原激活物(t-PA、u-PA)、激...
王鸿利张利伟丁秋兰王学锋
关键词:纤溶亢进冷沉淀纤溶酶原激活物
文献传递
六例遗传性易栓症的血栓发生与实验表型及基因型关联分析
2013年
易栓症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获得性易栓症继发于手术创伤、制动、口服避孕药、母体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遗传性易栓症主要是由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缺陷导致。AT缺陷的发病率为1/5000—1/500,病情较为严重。遗传性Pc缺陷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曹雅楠夏燕王学锋丁秋兰许冠群张利伟戴菁陆晔玲奚晓东王鸿利
关键词:遗传性易栓症血栓发生基因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获得性易栓症口服避孕药
一个Gilbert综合征家系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1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并对其家系成员进行相关基因UGT1A1检测及遗传学分析。方法:排除其他相关疾病,结合低热卡试验结果和病史特点确诊1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抽取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相关基因UGT1A1,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比对鉴定。结果:Gilbert综合征先证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并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低热卡试验中,先证者限制热量摄入后血清胆红素较限制热量前升高2倍,有诊断意义。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及其胞姐同为UGT1A1基因启动子区域TA盒TA插入的A(TA)7TAA型,其父母UGT1A1基因的TA盒区域均为A(TA)6/(TA)7TAA杂合型。结论 :UGT1A1基因启动子中的TA插入影响了先证者的胆红素代谢水平,此基因异常是导致Gilbert综合征家系发病的原因,且该突变的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曹雅楠王学锋丁秋兰许冠群张利伟戴菁陆晔玲奚晓东王鸿利
关键词:GILBERT综合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突变家系
快速免疫印迹试剂检测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
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感染的HP菌株毒力相关。表达毒素相关蛋白(CagA)和空泡毒素(VacA)的为高毒力株,否则为低毒力株。免疫印迹法能定位、定性分析蛋白质的各组分。该文应用快速免疫印迹试剂He...
张利伟季育华彭奕冰朱月秋吴云林张曙孙蕴伟许春娣
关键词:免疫诊断诊断剂幽门螺杆菌
原位肝移植患者术时止凝血变化的初步临床研究
1997年
研究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出血与全身止血凝血改变的关系。方法:本文对一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原位肝移植手术中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发现在移植术中凝血抗凝系统的功能逐渐降低,在无肝期及重新灌注早期达最低点,随后逐渐恢复,而纤溶系统的功能随手术的进行而逐步增强,在无肝期及重新灌注期达最高峰。结论: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出血是综合因素引起的,手术各阶段的出凝血变化有其本身的特点。
王学锋王鸿利璩斌黄霞萍朱立红张利伟支立民邓玉瑛
关键词:肝移植凝血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尿微量蛋白测定对高血压肾损害临床意义的探讨被引量:9
1998年
用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法测定了238例高血压患者尿液中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a1-微球蛋白(a1-MG)和IgG的含量,阳性例数依次为94、89、74和50。有任一种蛋白阳性者共170例(71.4%),其中仅21例常规尿蛋白定性阳性。Alb阴性对例中有12例TRF阳性,和19例仅表现为a1-MG增高。50例尿IgG增高的病人尿Alb或TRF均增高,仅1例常规尿蛋白阴性,但IgG测定可反映肾小球损害的程度。高血压患者测定尿中以上四种蛋白对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董永勤黄涛张利伟倪华妹曹慧娟
关键词:微量蛋白高血压肾损伤
干扰素诱导人单核细胞株U937分化化学发光测定和NBT还原率检测
1991年
本文通过化学发光技术(CL)和NBT还原试验来观察干扰素和维甲类衍生物诱导人单核细胞株U937功能成熟现象发现(1)γ-干扰素使CL和NBT还原率上升,在一定范围内(10~3~10~4u/ml)CL值和NBT还原率随浓度的上升而上升,当浓度10~5u/ml时反而有所下降。(2)γ-干扰素诱导作用大于α-干扰素。(3)γ-干扰素和维甲酸衍生物联合诱导U937无协同作用。
陈兆明张利伟孙关林孙关林陈淑蓉蔡敬仁王振义
关键词:化学发光干扰素
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Ⅷ缺陷症家系的基因诊断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Ⅷ(FⅧ)缺陷症家系进行表型诊断、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并进行文献回顾。方法用尿素溶解法以及REA-chrom FⅧ试剂盒检测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FⅧ活性(FⅧ∶C),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FⅧ抗原(FⅧ∶Ag),采用血栓弹力图(TEG)对先证者凝血功能进行评估。PCR扩增F13A1基因的1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并对家系成员F13A1基因相应的突变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先证者FⅧ尿素溶解试验阳性,FⅧ∶Ag<1%,FⅧ∶C低于检测下限(<3%)。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F13A1基因14号外显子存在双杂合突变(p.Arg662*和p.Trp665*),先证者母亲及父亲均存在相应位点的单杂合突变,胎儿携带与先证者相同的双杂合突变。结论加强对FⅧ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开展相关实验室诊断和基因诊断,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许冠群梁茜张利伟沈韵丁秋兰王学锋王鸿利
关键词:基因检测产前诊断
血栓弹力图监测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的探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尝试使用血栓弹力图(TEG)R时间来监测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的临床用药。方法选取本院肾脏内科肾病综合症住院患者20例,患者首次用药和第二次用药后4 h均抽血进行TEG和抗Xa活性检测:TEG R时间及抗Xa活性的检测;TEG R时间与抗Xa活性的相关性分析;抗Xa活性与首次用药间的相关性分析;TEG R时间与首次用药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剂量用药间抗Xa活性的比较分析;不同剂量用药间TEG R时间的比较分析。结果 TEG R时间与抗Xa活性无相关性(P=0.54,R=-0.1449);抗Xa活性与首次用药量无相关性(P=0.26,R=-0.263 6);TEG R时间与首次用药量间有显著相关性(P<0.000 1,R=0.875);2次用药间抗Xa活性存在差异(P=0.000 5,t=4.152);2次用药间TEG R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0 1,t=15.19)。结论 TEG R时间比抗Xa活性更能准确反映出患者的LMWH用药情况。
沈韻张利伟林孝怡
关键词: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血栓弹力图
血浆肝素浓度测定及其在血液透析中的初步应用
1997年
肝素作为抗凝治疗的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若剂量过大,便可引起出血井发症;而剂量不足,则达不到抗凝治疗的目的。多年来人们试图寻找一种简便、快速、敏感和实用的指标,作为肝素临床应用的监测指标。本文使用凝固法血浆肝素浓度测定,对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经皮渗透用药法、皮下注射用药法的肝素药代动力学及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浆肝素浓度监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张利伟王鸿利邵慧珍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药代动力学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