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义

作品数:16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链激酶
  • 8篇重组链激酶
  • 8篇激酶
  • 6篇血肿
  • 6篇出血
  • 5篇内血肿
  • 5篇脑内
  • 5篇脑内血肿
  • 5篇脑室
  • 4篇动物
  • 4篇动物模型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治疗
  • 4篇高血压
  • 3篇手术
  • 3篇脑室内
  • 3篇脑室内出血
  • 3篇内出血
  • 3篇基因
  • 3篇基因重组

机构

  • 12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张义
  • 11篇陈衔城
  • 7篇吴劲松
  • 5篇宋后燕
  • 3篇孙安
  • 3篇任军
  • 3篇张福林
  • 2篇秦智勇
  • 2篇汤其群
  • 2篇张福林
  • 1篇周强
  • 1篇陈衔诚
  • 1篇杨涵铭
  • 1篇徐斌
  • 1篇徐斌
  • 1篇陈宏
  • 1篇宋冬雷
  • 1篇潘力
  • 1篇黄峰平
  • 1篇黄煌渊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临床神经科学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重组链激酶的局部应用被引量:31
1999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重组链激酶的局部应用。方法:采用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辅以重组链激酶(r-S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65例。结果:近期疗效,优良44例(67.7%),死亡8例(12.3%);随访54例,远期疗效,优良36例(66.7%),死亡2例(3.7%)。局部应用15mg的r-SK,4d内可使血肿平均减少15.6ml,加速血肿的溶化吸收。结论:研究表明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结合r-S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具有较好的疗效,r-SK在HICH脑内局部溶血肿作用安全高效。
张义陈衔城孙安吴劲松宋后燕任军
关键词:重组链激酶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
链激酶在猫脑内血肿模型中的局部应用
1995年
猫额叶脑内血肿模型中局部应用链激酶溶化凝血块的实验组10例,6例(60%)血肿完全溶化。对照组10例,血肿内注入生理盐水均未溶化。病理组织学观察,实验组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病理改变轻于对照组。链激酶对动物模型脑内血肿局部应用有良好的溶化凝血块的作用。
陈衔城张义张福林宋后燕汤其群任军
关键词:链激酶脑内血肿动物模型药物疗法
重组链激酶在重度脑室内出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1999年
目的研究重组链激酶(rSK)在脑室内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重度脑室内出血(IVH),于发病后16小时内进行双侧或单侧脑室外引流术,并辅以rSK脑室内纤溶治疗。结果CT复查示,14例于术后4日脑室内积血减少约60%,7例积血1周内完全消失,7例于2周内消失,1例死亡,随访13例中优良11例,脑积水3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早期脑室外引流及应用rSK纤溶治疗重度IVH效果良好,无明显副反应发生。
张义陈衔城吴劲松宋后燕任军
关键词:重组链激酶脑室内出血脑室引流术纤溶治疗
脑室出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1996年
脑室出血(IVH)是预后较凶险的临床急症之一,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治疗也有所突破。文章综述IVH的病因、病理生理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张义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纤溶治疗
脑过度灌注的血流动力学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探讨脑过度灌注的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 应用 L D F 监测不同实验条件下大鼠脑盗血模型脑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1) 亚急性和慢性脑盗血纠正后 L D F 值上升60 %~80 % ,连续监测(45 .5 ±4 .01) 分钟无下降。(2) M A B P 突破脑血管自动调节阈后实验侧 L D F 值升幅为(205 .86 ±10 .39) % 。(3) Pa C O2 升至(49 ±6 .7) m m Hg , L D F 曲线抬高至(146 .81 ±13 .39) % 。(4) 苯巴比妥麻醉组 L D F 升幅低( P< 0 .01) 。(5) 应用激素和巴比妥麻醉两组 B B B破坏轻( P < 0 .01) 。结论 脑盗血大鼠3 周起实验侧出现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盗血纠正后短期内不能恢复。巴比妥麻醉、系统动脉压降压、过度通气以及糖皮质激素均有助于脑过度灌注的防治。
吴劲松陈衔城史玉泉张义黄峰平
关键词:脑缺血脑过度灌注脑血流动力学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外科治疗的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6
1999年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haemorhage,IVH)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急症之一,发病率虽然很低,但病势严重,死亡率高达60%~90%〔1~3〕。根据Graeb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2〕,本组于1991年1月~1998年8...
张义陈衔城吴劲松杨涵铭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外科手术死因
猫额叶脑内血肿动物模型
1996年
猫额叶脑内血肿动物模型陈衔诚,张义(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200040)一个良好的脑内血肿的动物模型对脑内血肿的治疗研究有重要作用。我们在复习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脑内血肿动物模型进行了改进,取得满意的效果。材料和方法动物健康成年家猫14只,2~4...
陈衔诚张义
关键词:脑血肿额叶动物模型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不同手术方法疗效比较被引量:40
199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27例)和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结合重组链激酶溶解血肿治疗(21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骨窗组优良率(41.2%)高于骨瓣组(11.1%)。结论:微创、减压和纤溶药物的应用是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较佳的外科治疗方法。
张义陈衔城孙安秦智勇吴劲松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性破入脑室重组链激酶
重组链激酶在脑内血肿动物模型中的局部应用被引量:13
1996年
观察重组链激酶对人凝血块的溶化作用及对脑组织的毒性反应。分别用重组链激酶(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人凝血块制成的猫额叶脑内血肿内,观察血肿溶化效果。结果:实验组10例中6例血肿完全溶化,对照组10例血肿均未溶化。病理组织学观察,实验组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改变轻于对照组。结论:重组链激酶对动物模型脑内血肿局部应用有良好的溶化人凝血块的作用,而对周围脑组织无毒性反应。
陈衔城张义张福林宋后燕汤其群任军
关键词:重组链激酶脑内血肿动物模型
基因重组链激酶在急性脑卒中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急性脑卒中是我国主要致死、致残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因重组链激酶(rSK)是我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本课题组自1994年起,从动物实验到临床治疗,系统地研究了rSK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陈衔城张义
关键词:基因重组链激酶急性脑卒中外科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