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耀霞

作品数:24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菌病
  • 6篇基因
  • 5篇他汀
  • 5篇辛伐他汀
  • 5篇伐他汀
  • 5篇布鲁氏菌
  • 5篇布鲁氏菌病
  • 4篇布鲁菌
  • 3篇胆固醇
  • 3篇血症
  • 3篇基因表达
  • 3篇固醇
  • 3篇高胆固醇
  • 3篇高胆固醇血症
  • 3篇UTROPH...
  • 3篇C2C12细...
  • 2篇单核
  • 2篇人间布鲁氏菌...
  • 2篇他汀治疗
  • 2篇微生物

机构

  • 17篇包头市疾病预...
  • 6篇四川大学
  • 4篇包头医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包钢集团第三...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21篇康耀霞
  • 6篇林亮
  • 5篇贾恩厚
  • 5篇解英波
  • 5篇高蒙
  • 4篇段向阳
  • 4篇彭景贤
  • 4篇张义正
  • 3篇高巍
  • 3篇朱泳璋
  • 3篇郭晓奎
  • 3篇岳军
  • 3篇徐玉萍
  • 3篇侯志萍
  • 2篇杨玉荣
  • 2篇谭雪梅
  • 2篇李慧娥
  • 1篇李星洁
  • 1篇李珉
  • 1篇王静

传媒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包头医学院学...
  • 3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首届传染病防...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中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
2024年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布鲁氏菌感染人体后血清中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变化,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门诊收集的109份血清样本,根据临床诊断分为布病急性期组(n=40)、慢性期组(n=35)以及健康组(n=34)。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血清进行检测,筛选差异代谢产物,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差异代谢产物进行布病预测能力评估。通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筛选富集通路,确定受显著影响的代谢途径。结果急性期组与健康组之间筛选出17种差异代谢产物,慢性期组与健康组之间筛选出12种差异代谢产物,共有5种差异代谢产物(油酸酰胺、亚油酸酰胺、硬脂酰胺、棕榈油酸、α-亚麻酸)水平在3组间有统计学意义(F=16.84、17.52、14.31、13.01、20.76,均P<0.05)。KEGG通路分析显示,急性期组的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富集在乙醚脂质代谢、甘油磷酸酯代谢、鞘脂信号、鞘脂代谢通路;慢性期组的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富集在甘油磷酸酯代谢、乙醚脂质代谢、蛋白质消化吸收代谢通路。结论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可以筛选出布鲁氏菌感染人体后血清中发生变化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其中油酸酰胺、亚油酸酰胺、硬脂酰胺、棕榈油酸、α-亚麻酸可以作为区分布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鲁婧屹庞梦婷贠庆茹李振鑫杨苑轲解英波高蒙郭晓奎朱泳璋康耀霞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血清
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过程中肝脏的差异表达基因
2010年
为了研究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过程中肝脏的差异表达基因,我们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高胆固醇血症小鼠及高胆固醇血症经辛伐他汀治疗小鼠的肝脏双向差异表达基因文库,并采用改进的negative subtraction chain(NSC)方法去除正向文库的绝大部分假阳性背景,使得SSH文库的容量缩小了近50倍,对筛选到14个差异表达克隆再经过斑点杂交验证,最终获得8个阳性克隆.经DNA序列测定和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过程中,小鼠肝脏差异表达的已知功能基因主要有以下几类:脂类代谢基因、炎性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细胞粘附基因、逆境胁迫基因.改进的NSC和SSH技术的结合使用,大大地增加了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的阳性率,提高了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的效率.
闫雯琦李珉李星洁康耀霞康晋梅张义正
关键词:小鼠高胆固醇血症辛伐他汀肝脏
包头市2012-2022年布鲁菌分离株的cgSNP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包头市布鲁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人间布鲁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1株布鲁菌来源于包头市2012-2022年布鲁菌病患者血液培养物。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分析菌株序列型,采用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cgSNP)分析方法,了解包头市菌株与国内菌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包头市的11株羊种布鲁菌经MLST分型方法鉴定为ST8型(3-2-3-2-1-5-3-2-8),经cgSNP分析并进行系统地理重建,所研究的菌株属于东地中海谱系(Ⅱ基因型),与我国其他9个地区的52株羊种布鲁菌共检测到4236个SNP,被聚为5个群,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羊种布鲁菌亲缘关系密切。结论包头市布鲁菌病疫情的病原体可能存在多条传播链。cgSNP作为传统生物学鉴定补充技术方法,可用于布鲁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以提高布鲁菌病监测能力。
李振鑫杨苑轲解英波庞梦婷刘欣高蒙郝嘉男康耀霞
关键词:布鲁菌多位点序列分型
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2013—2022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2013—2022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为掌握当地人间布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制定有效布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3—2022年居住地为达茂旗的布病新发病例人数、发病率资料,及达茂旗统计局与《包头市统计年鉴》的人口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达茂旗人间布病的三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达茂旗2013—2022年累计报告人间布病2 868例,年均发病率363.04/10万;各年各月均有布病病例报告,流行高峰期为每年的3—8月;男性1 891例(65.9%)、发病率(525.28/10万),女性977例(34.1%)、发病率(296.06/10万);40~<70岁共2 271例(79.2%),农民2 066例(72.1%),为其次为牧民593例(20.7%);布病高发区域集中在南部农业区的乌克镇和石宝镇。结论 达茂旗2013—2022年布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呈季节性,农民是主要高危人群,以农业区中畜牧业较发达地区为主;应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做好相关职业人群劳作过程中的卫生防护,倡导食用熟肉与杀菌乳制品,提高居民的防控意识,从而有效预防人间布病。
杨苑轲魏赫良赵军堂康耀霞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三间分布传染病防控
包头市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
2020年
目的了解包头市聚集性疫情的传播特点,为今后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可借鉴依据。方法进行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患者居住地现场查看,对患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和血清学检测,对患者居所环境样品进行核酸测定。结果包头市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2起,报告确诊病例10例,疑似病例3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6.67%。K区聚集性疫情是哥哥从武汉返回,弟弟感染发病;T区是一个家庭儿子武汉返回,父母感染发病,儿子及其父母先后到其爷爷家看望,其爷爷楼上邻居杜女士及其家人先后发病。杜女士家26份环境样品中,枕头、地毯、牙缸等13份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0例病例出院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阳性。结论 K区和T区的疫情均属于一个潜伏期内先后暴露发病,呈现输入性和家庭聚集性发病特征。T区第一代病例为武汉回来的李先生,第二代病例为李先生父母、杜女士二儿媳和杜女士,第三代病例为杜女士大儿子彭大、大儿媳韩女士和其外孙女、大孙女夫妇。杜家病例通过密切接触或使用被污染的生活用品和公共用具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万寒兵杨玉荣高建权康耀霞徐玉萍王静张晋铭方国峰丰华裴娜石磊包静欣王琰红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
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肝脏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2012年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方法结合targeted display法分离鉴定辛伐他汀处理高胆固醇血症小鼠后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采用定量RT-PCR方法对utrophin、TNF-α的mRNA转录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处理后7个基因上调表达,19个基因下调表达;这些基因涉及转录、脂质代谢、免疫反应等过程.定量RT-PCR分析显示utrophin与TNF-α的mRNA转录水平降低.
康耀霞王文瑞谭雪梅段向阳高巍侯志萍张义正
关键词:辛伐他汀基因差异表达UTROPHINTNF-Α
差异显示法分析雌二醇对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利用差异显示法,分析生理浓度下雌二醇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三周龄雄鼠(C<,57>BL/6j),分离股骨骨髓,,实验组给予生理浓度雌二醇10nM(溶于无水乙醇),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无水乙醇,终...
康耀霞
关键词:雌二醇巨噬细胞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2009年8月~2010年4月间包头市流感监测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期间,包头市流感的流行规律。方法:采用定量RT-PCR方法扩增咽拭子中血凝素(HA)基因,对包头市2009年秋、冬季至2010年春季间2个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和甲型H1N1...
林亮康耀霞段向阳侯志萍彭景贤张芳解英波
关键词:流感
文献传递
辛伐他汀对C2C12细胞中utrophin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2012年
本文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1,3,10,30 and 100μmol/L)对C2C12细胞活力的影响,并通过定量RT-PCR方法对utrophin和TNF-α基因的mR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随着辛伐他汀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C2C12细胞的活力在降低;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utrophin和TNF-α的mRNA表达具有影响作用,为阐明辛伐他汀的肌毒性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康耀霞贾恩厚林亮段向阳侯志萍谭雪梅张义正
关键词:辛伐他汀UTROPHINC2C12细胞
包头市2013年-2017年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既往5年包头市流感监测结果,归纳流感流行趋势和变化规律,为今后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以real-time PCR法对2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病原学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年1月-2017年12月共检测样本6 173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603份,阳性率为9.77%。其中新甲H1N1亚型187份(31.01%);季节性H3亚型206份(34.16%);乙型163份(27.03%);混合型(新甲H1N1亚型与季节性H3亚型)47份(7.80%)。每年11月-次年4月是流感高发期,并于12月和次年1月达到高峰。5岁~15岁组阳性率最高(14.47%),流感病毒感染无性别差异。结论包头市流感活动的规律较为明显,存在季节性和周期性。新甲H1N1亚型、季节性H3亚型、乙型流感病毒株交替成为流感优势毒株。
高巍彭景贤康耀霞高蒙
关键词:流感监测流感样病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