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广根
-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钾症转复慢性心房颤动一例报告
- 1983年
- 直流电击疗法和奎尼丁是目前用以转复慢性心房颤动的两种主要手段。但临床上偶而遇见持续多年的心律失常自发地或高血钾使之转复为窦性节律的罕见情况。最近,我们遇见1例冠心病慢性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患者在给予静脉滴注钾盐和口服节钾利尿剂后发生了高血钾,使持续3年的慢性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
- 崔广根吕善庆
- 关键词:转复高血钾症心房颤动心房纤颤窦性节律
- 酷似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室性心动过速
- 1983年
- 病历摘要女性,29岁,营业员,住院号224976,于1982年8月2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夜,感咽痛,周身酸痛,体温38℃,自服安乃近一片,翌晨有畏寒,但无寒颤,下午伴有胸痛、心悸来急诊。体温38.5℃,律齐,心率160次,血压90/70。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经按摩颈动脉窦,西地兰0.6mg静注无效,后又用异搏停5mg静注,约注入一半剂量后,心电图出现窦性心律,心率79次.
- 梁寿彭任建英陈革崔广根
-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异搏停西地兰电诊断图心脏传导系统
- 低血钾引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被引量:2
- 1983年
- 低血钾症所致的束支传导阻滞,甚为罕见。最近我们见到一例,由于低血钾加重了束支阻滞的程度,以后随着血钾浓度上升,束支阻滞亦逐步恢复。由于国内尚无有关报道,现介绍如下:病例摘要沈某,男,70岁.患者在1974年和1976年各发生一次中风,住上海某医院,在第二次中风后,四肢无力,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记忆力明显减退,反应迟缓,易激动,哭笑无常,1980年2月21日因发热、咳嗽、胸痛六天入院。
- 韩耀华崔广根
- 关键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左室肥大低血钾电轴左偏血钾浓度
- 以无痛性腹水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报告
- 1983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较多侵犯胸膜和心包,而累及腹膜者较为少见。以无痛性腹水为突出临床表现的本病患者则更不多见。近年来,我们曾遇见2例,特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李×,女,59岁。患者于1970年6月下旬感乏力和胃纳减退。虽经对症治疗症状不减,并出现消瘦。8月初,突发高热伴腹胀,给予肌注青、链霉素。发热、腹胀不消退,并伴两肩关节酸痛,于同年8月21日急诊入院。近3~4年来,患者时有四肢大小关节酸痛症状。
- 崔广根陆伟壮
- 关键词:抗酸杆菌癌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无痛性
- 异搏定对狗心肌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清中钙、镁、铜、锌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1989年
- 静脉推注异搏定前后对狗的心肌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清中钙、镁、铜、锌含量的动态变化作了同步比较研究,注药前心肌细胞和淋巴细胞内钙含量为1.45±0.35,0.43±0.06;镁为1.66±0.71和0.73±0.11,注药后钙分别降为0.73±0.07和0.12±0.01(P均<0.01):镁降至1.04±0.23和0.52±0.07(P<0.01),血清中钙、镁含量变化未见有统计学意义。心肌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清铜、锌含量变化不显著,结果显示心肌细胞和淋巴细胞钙、镁含量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5,P<0.05:r=92,P<0.05)。提示淋巴细胞钙、镁含量测定对评价心肌细胞内有关离子改变可能是一种有用方法。
- 沈路一崔广根马晓园徐迪冲项晓东谢育新张心群
- 关键词:异搏定淋巴细胞钙镁
- 角膜弓的临床意义
- 1983年
- 近20年来,有关角膜弓的成因、临床、生化等方面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为此,本院将近年来收集的592例有角膜弓患者,结合临床诊断、血脂、血压、X线心脏表现、眼底检查、尿常规等加以分析。材料和方法592例(男性328例,女性264例)有角膜弓的病例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无阳性角膜弓的对照组170名(男性90人,女性80人)。
- 梁寿彭任建英崔广根
- 关键词:血脂正常尿常规年龄组心血管角膜环
- 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症的应用被引量:1
- 1990年
- 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作为诊断工具已20余年。在某些情况下亦为治疗工具之一。随着此项技术的推广、普及和临床经验之积累,纤支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效果。
- 许久崔广根冯元明李秋娟陈伟萍高美芳钱允庆冯昌宁葛贤锡邓伟吾杨家裕
- 关键词:支气管镜危重症
- 1,6-二磷酸果糖对心肌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清钙含量的影响
- 1989年
- 1,6-二磷酸果糖(FDP)为对多种代谢径路有调节作用的高能底物,已应用于休克、缺氧等的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应用常规治疗加FDP(5g/日)9例,2周后外围血淋巴细胞(PBL)内Ca含量显著高于应用前和常规治疗组。用10~15kg全麻开胸健康雄犬10条,隔2h先后静注FDP(250mg/kg)和FDP+异搏停(V;0.1mg/kg)。FDP注射后15、30、45分,左室心肌和PBL平均细胞内Ca含量分别较药前增高144—293%和231—259%(P<0.01),血清Ca含量均低于药前(P<0.01)。注射FDP+V后则细胞内及血清Ca含量均未见与药前有显著差异。所见提示FDP促使细胞内钙含量增高和细胞外含量降低的效应,可能在于药物作用于慢通道而增强Ca内流所致。
- 沈谧崔广根马晓园徐迪冲项晓东谢育新
- 关键词:1,6-二磷酸果糖心肌淋巴细胞肺心病异搏停
- 以胸膜心包炎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塞一例报告
- 1983年
- 我们于1973年曾遇见1例在出现胸膜心包炎后7天,经多次心电图检查方始证实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我们认为此例的胸膜心包炎可能系细小心肌梗塞所引起心肌梗塞后综合征的部分表现,兹报道如下。吴×,男,68岁。1973年9月9日晚和10日中午突然发作左胸痛和气促。疼痛不放射,亦与呼吸和体位改变无关。两次胸痛均持续15分钟后自行缓解。
- 崔广根梁瑞廉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包炎心包疾病胸膜首发表现
- 乙胺碘呋酮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复律效果被引量:5
- 1982年
- 本文报道乙胺碘呋酮对20例持续性房颤的复律效果。20例房颤持续时间,2例为6天和11天,18例在1.5~96月。乙胺碘呋酮日量为0.3~0.8,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个别长达3个月。20例中,2例转复失败,18例于服药后心律转复为窦性。18例有效病例中,13例于心律转复后经1~22个月随访,在隔日或每日0.1~0.2维持量支持下,一直保持窦性心律。3例分别在停药后72天、90天和9月余(1例心肌炎患者)心律失常均未复发。本组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复律过程中发生心室扑动,后经心肺复苏脱险。提示尽管本药是相对安全的,但对剂量较大疗程较长的患者必须严密观察Q-T间期动态变化,以防发生意外。
- 崔广根梁瑞廉陆如一董承琅
- 关键词:心房颤动乙胺碘呋酮转复心室扑动复律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