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艳新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胃癌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
  • 3篇日间手术
  • 3篇耐药
  • 3篇抗体
  • 3篇克隆
  • 3篇分子
  • 2篇战伤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子机
  • 2篇细胞
  • 2篇结肠
  • 2篇分子机制
  • 1篇氮化

机构

  • 12篇济南军区总医...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作者

  • 16篇安艳新
  • 4篇张小桥
  • 4篇王菁
  • 3篇王小霞
  • 2篇李宗玉
  • 2篇唐静
  • 2篇李翠
  • 2篇赵青川
  • 2篇吉棚
  • 2篇任贵
  • 2篇王新
  • 2篇孙英刚
  • 2篇田启飞
  • 2篇杨同辉
  • 1篇佟宇
  • 1篇王鑫
  • 1篇李波
  • 1篇沈新
  • 1篇梁海锋
  • 1篇孟丽丽

传媒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器人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造口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例报告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造口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机器人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造口术的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机器人与患者对接时间、医生控制台操作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6例手术均应用达芬奇Si手术机器人完成,无中转开腹或中转腹腔镜手术。前4例手术采用6孔或7孔法操作,后2例手术简化为5孔法操作。术中需要2次变换体位与机器人床旁操作系统位置,共计3次人机对接。手术时间259~650 min,平均(409±132)min;其中人机对接时间30~128 min,平均(53±37)min,医生控制台操作时间142~370 min,平均(214±87)min。出血量平均(175±144)ml。后5例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均明显少于第1例手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3例发生会阴部切口感染,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回肠造口狭窄,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应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采用"五孔三步法"行完全机器人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安全、可靠,易于操作,是溃疡性结肠炎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
张小桥杨光李翠朱元庆安艳新吉棚杨同辉朱金明
关键词:全结直肠切除术回肠造口术机器人
机器人全结肠直肠切除术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13年
机器人辅助的结肠手术在国际上已经广为开展,和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其安全性、先进性已经得到证实,但由于床旁机械臂和患者连接(docking)后再调整位置较为费时等原因,国内外鲜有将机器人用于涉及腹腔内广泛区域的手术如全结肠切除术等。作者于2012年8月应用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daVinciSi)施行1例全结肠直肠切除术,报道如下。
张小桥安艳新李胜慧刘健李翠侯美慧邱国军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全结肠切除术结肠手术腹腔镜手术手术系统机械臂
中国马里维和二级医院肺冲击伤的治疗体会
2018年
近年来,世界上恐怖事件、局部冲突频发,尤其现代恐怖袭击中爆炸性武器导致冲击伤的发生率达30%?50.4%,已经成为战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2]。肺组织因其含气的结构特征使其在爆炸中极易成为靶器官,从而导致肺冲击伤的发生。尽管单兵个人防护装备已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胸部爆炸伤发生的可能,但原发性肺冲击伤仍是武装冲突中常见的战伤之一。而在使用自制爆炸装置(IED)的恐怖袭击中,对没有个人防护的非军事人员而言,可因爆炸发生严重的肺冲击伤'而国内有关战伤所致肺冲击伤系统治疗的文献较少,笔者作为一名胸外科医生,参加联合国驻马里稳定特派团(简称联马团)第五批维和二级医院执行维和任务。自2017年5月进驻任务区以来,共接受4批次24例战伤患者,其中包括2例战伤所致肺冲击伤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为总结经验,现将此2例肺冲击伤的特点与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辛宁安艳新王鑫唐静
关键词:肺冲击伤战伤救治
联马团中国二级医院日间手术麻醉管理模式构建及体会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维和部队在维护世界和平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重要的卫勤保障力量,部署于多个任务区的中国维和二级医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医疗资源,是维和二级医院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日间手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医疗工作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在维和二级医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日前,笔者在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简称联马团)中国二级医院尝试开展日间手术,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开展日间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和经验总结如下,希望能够为后续医疗分队和其他任务区的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提供借鉴。
任玉坤安艳新李宗玉李波王飞王小霞
关键词:日间手术麻醉管理
马里维和二级医院批量战伤的救护体会被引量:3
2018年
马里维和任务区处于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极端恐怖组织对峙的中间地带,被联合国称为最危险的任务区。近几年来马里任务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汽车炸弹、曲射火器、路边简易爆炸装置和武装袭击等恐怖事件频发。2017年5月—11月,马里维和任务区共发生4起针对东部加奥战区维和部队的袭击事件,我第五批赴马里维和医疗队积极救治批量战伤伤员,受到联马团高度赞扬,现将救护体会报告如下。
张颖安艳新唐静李燕宁吴静
关键词:战伤救护
胃癌多药耐药细胞中FOXC1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FOXC1在胃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胃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q 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ADR、SGC7901/VCR及亲本细胞SGC7901中FOXC1的表达;应用si RNA下调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ADR、SGC7901/VCR中FOXC1的表达后以MTT法检测上述细胞IC50值的变化。结果 FOXC1在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ADR、SGC7901/VCR表达显著高于亲本细胞SGC7901,当下调其表达后,SGC7901/ADR、SGC7901/VCR对多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显著升高。结论 FOXC1参与胃癌多药耐药过程,但其相关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安艳新孙力勇王菁
关键词:FOXC1胃癌多药耐药性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维和二级医院日间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维和二级医院日间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联马团中国二级医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住的46...
王小霞安艳新孟丽丽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日间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单克隆抗体MGd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MGd1对体外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MGd1对SGC-7901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细胞凋亡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Gd1抗原(MGd1-Ag)的亚细胞定位。结果: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MGd1均对SGC-7901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P=0.02);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MGd1可诱导SGC-7901发生凋亡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MGd1-Ag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结论:以上结果证实胃癌特异性单抗MGd1可抑制SGC-7901的增殖并促进凋亡发生。它可能通过与细胞膜上抗原特异性结合,影响下游信号传导,从而发挥抑制效应。
安艳新任贵田启飞赵青川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MGD1增殖凋亡
钛铸件表面离子氮化/涂层复合处理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提高口腔医学领域用纯钛铸件的表面性能,改善其美观效果,用辉光等离子氮化、脉冲电弧离子镀涂层复合处理纯钛铸件,使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系统及X射线衍射分析仪评价其表面性能及晶相结构组成,再用分光测色计分析其色彩学特征。结果表明,纯钛铸件等离子氮化、镀氮化钛涂层复合处理后表面形成均匀稳定的TiN复合梯度涂层;人工唾液在复合处理试件表面的接触角(60.29±2.00)°明显小于纯钛(73.12±3.29)°;颜色均匀美观,在CIE表色系中L*:61.22±0.455、a*:1.84±0.055、b*:25.66±0.219,呈金黄色,表面晶相结构以耐磨性较好的TiN、Ti2N为主。
王菁郭天文安艳新梁海锋佟宇
关键词:钛铸件表面形貌
胃癌特异性抗原MGb1-Ag的表达和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研究MGb1-Ag在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正常组织和肿瘤中的表达和分布。观察其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Gb1-Ag在人体各正常组织和常见肿瘤、正常胃粘膜、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和分布,观察胃癌特异性抗原MGb1-Ag在全身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统计分析其在胃癌中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2)激光共聚焦检测MGb1-Ag在胃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MGb1-Ag仅在少数正常组织中有表达,在常见肿瘤中,主要在胃癌、结肠癌、食管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部分肝癌、肺癌中阳性表达,而在其它肿瘤中表达较少或几乎不表达。MGb1-Ag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Gb1-Ag定位于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细胞膜上。结论:MGb1-Ag是胃肠道特异性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和转移相关,是胃癌新的候选分子标志物。
田启飞任贵安艳新周金锋李凯王新
关键词:胃癌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标志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