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艳梅
- 作品数:53 被引量:261H指数:9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药学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8
- 2014年
- 通过对中药学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药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旨在增加与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一个能够协调运作的多方位、多层次、多阶段的教学系统,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
- 宁艳梅杨韬
-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 丹珍头痛胶囊对慢性偏头痛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丹珍头痛胶囊对中枢敏感介导的慢性偏头痛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氟桂利嗪组(FNZ)、丹珍头痛胶囊(DZTT)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g/kg)(n=10)。采用连续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法制作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丹珍头痛胶囊给予大鼠灌胃治疗,每天1次,连续35 d。观测各组大鼠大体状态、耳红出现及消失时间、搔头次数、爬笼次数等疼痛行为学指标,测定眶周及足底的机械痛阈值,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TNC)组织中CREB、ERK的mRNA表达及CREB、pCREB、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眶周及足底机械痛阈值逐日下降,TNC组织中CREB、ERK基因表达及CREB、pCREB、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DZTT、FNZ组大鼠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疼痛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而眶周及足底机械痛阈值显著升高,TNC组织中CREB、ERK基因表达及CREB、pCREB、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FNZ组比较,在给药第35日,DZTT高剂量组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眶周及足底机械痛阈、TNC组织中CREB mRNA表达及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ZTT对中枢敏感介导的慢性偏头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抑制CREB、ERK的激活和磷酸化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 王瑞琼宁艳梅宁艳梅吴国泰王志旺
- 关键词: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
- 甘肃产柴胡柴胡皂苷a含量测定及抗抑郁作用评价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比较甘肃产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及其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HPLC测定甘肃产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含量,并通过自主活动、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及脑内5-HT及NE含量的测定,比较柴胡不同炮制品对行为绝望抑郁模型小鼠的影响。结果:甘肃产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以酒柴胡含量最高,鳖血柴胡次之。不同炮制品均能缩短两种行为绝望模型小鼠的不动时间,以鳖血柴胡及醋柴胡效果最明显;不同炮制品均可提高小鼠脑内5-HT含量,以鳖血柴胡效果最显著,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炮制可使甘肃产柴胡皂苷a含量发生变化,并改善小鼠的绝望行为,增加脑内5-HT含量而显示抗抑郁作用,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 宁艳梅杨秀娟杨韬
- 关键词:炮制品柴胡皂苷A
- 基于一测多评法测定甘肃红芪中4种黄酮类成分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建立甘肃红芪中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方法在红芪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以毛蕊异黄酮为内标,分别建立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苷、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红芪中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结果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结论以毛蕊异黄酮为内标,同时测定芒柄花苷、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红芪的定量分析。
- 杨秀娟邵晶杨志军吴国霞宁艳梅张金保黑生瑞
- 关键词:一测多评红芪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相对校正因子
- 丹珍头痛胶囊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大鼠血清及三叉神经脊束尾核组织中NOS、NO、ET、CGRP表达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观察丹珍头痛胶囊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大鼠血清及三叉神经脊束尾核组织中NOS、NO、ET、CGR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偏头痛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氟桂利嗪组(FNZ,1 mg/kg)、丹珍头痛胶囊(DZTT)高、中、低剂量(1.0 g/kg、0.5 g/kg、0.25 g/kg)组。采用灌胃附子(2.0 g/kg)和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法复制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大鼠模型。观测各组大鼠大体状态、耳红出现及消失时间、搔头次数及爬笼次数,比色法和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核(TNC)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TNC组织中CGR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ZTT可明显缓解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模型大鼠疼痛症状,降低血清及TNC组织中NOS、NO、ET、CGRP水平,抑制TNC组织中CGRP蛋白的表达。结论:DZTT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动物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下调血清及TNC组织中NOS、NO、ET、CGRP的表达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 马少玉宁艳梅宁艳梅杜丽东王瑞琼吴国泰
- 关键词:肝阳上亢型偏头痛CGRP
- 一种野外受伤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外受伤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包括骨外固定器主体,所述骨外固定器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侧环,所述侧环包括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设置在第二套环下方,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表面均设有圆孔,所述骨...
- 宁艳梅杨韬吴平安陈红刚晋玲王瑞琼郭柳
- 文献传递
- 全国各省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疗方案分析被引量:52
- 2020年
-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首先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他城市随后出现此类病例。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由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 2019)。国家卫健委以及其他省市先后对COVID-19进行辨证分型,并提供对应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中医认为该疫病属"湿毒之邪",治疗的最佳原则为早发现早治疗,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可以优势互补,不能互相取代。因此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COVID-19的中医药用药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尤其是对中医药治疗COVID-19的药理学基础进行分析,为中药处方治疗COVID-19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以及为各省市更新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 任伟钰苏敬刘永琦侯雯倩郑宜魏本君魏本君张利英张志明张利英宁艳梅
- 关键词:中医药诊疗方案用药方案
- 近30年中药象思维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近30年中药象思维研究概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建库至2022年所收录的中药领域“象思维”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发文作者、机构、期刊及关键词进行分析,并对结果可视化。结果:共纳入文献266篇,发文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主要发表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时珍国医国药》等期刊;发文较多的作者是王永炎、朋汤义、梁永林等,发文量≥10篇的机构有3个,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最多(18篇)。关键词分析显示,2020年之后药性理论、功效、应用等关键词研究较多,表明象思维在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日益增多。结论:象思维与中药名称、药性理论及功效应用的关系非常密切,正确运用象思维对理解中药药性理论、功效及应用意义深远。
- 张金保杨宗慧杨秀娟杨秀娟王燕宁艳梅邓毅王燕王倩
- 关键词:中药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 基于鼻黏膜屏障探讨中医“芳香辟秽”理论的“物质-效应”机制
- 2025年
-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中医“芳香辟秽”理论的科学内涵进行阐释,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效应的解析与实验验证。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平台,对“芳香辟秽”相关主题词进行现代研究文献检索和计量分析;通过芳香中药的药性分析,阐释“芳香辟秽”应用的中医理论内涵;通过芳香中药香气成分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解析“芳香辟秽”的潜在生物效应机制;通过艾叶和广藿香挥发油对免疫低下大鼠模型鼻黏膜的作用,验证“芳香辟秽”的效应。结果“芳香辟秽”理论以香囊、芳香中药(香者)、芳香性成分(香气)、鼻黏膜免疫(正气)为主要应用形式、重要载体物质、物质基础和作用途经,并主要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及疫病预防(除邪辟秽)。芳香中药作为“芳香辟秽”理论应用的载体物质,整体药性符合“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的中医理论内涵,防御邪气和扶助正气为核心机制。芳香中药的香气成分与鼻黏膜具有生物靶点相关性,主要激发先天免疫效应而发挥防御作用。木犀草素、山柰酚、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伞形花内酯、胡椒酚、5,7-二羟基香豆素、和厚朴酚、厚朴酚、苏荠苎黄酮、6-去氢姜酮等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化合物与“芳香辟秽”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为该理论的核心物质基础。艾叶和广藿香作为“芳香辟秽”理论实践的代表性药物,二者挥发油均可增强免疫低下大鼠鼻黏膜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TJ)中封闭蛋白(claudin)-1、4和7、闭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的表达,显示对鼻黏膜物理屏障的保护和加强作用;能够上调免疫低下大鼠鼻黏膜微褶细胞(M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
- 宁艳梅完玛草谢敏谢敏吴溪玮王瑞琼任远吴国泰张金保马欣
- 关键词:鼻黏膜山柰酚和厚朴酚厚朴酚
- 藏药五脉绿绒蒿的生药学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对甘肃榆中产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进行植物来源、形态、药材性状的研究。方法应用显微鉴定法对其不同药用部位做出粉末鉴定,利用显微成像技术系统拍摄和描绘了粉末特征图,并与同产地同属植物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Maxim.)Franch进行了性状比较。结果五脉绿绒蒿生药鉴定的粉末特征中具有非腺毛、花粉粒、导管、气孔、草酸钙砂晶、淀粉粒的结构特点。结论五脉绿绒蒿粉末特征中非腺毛、花粉粒、导管、气孔、草酸钙砂晶、淀粉粒的结构特点可作为其生药鉴定的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
- 杨韬宁艳梅陈红刚邵晶
- 关键词:五脉绿绒蒿生药鉴定显微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