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超

作品数:37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政治法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2篇文化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大学生
  • 13篇政治
  • 13篇教育
  • 12篇思想政治
  • 7篇政治教育
  • 7篇治教
  • 7篇思想政治教育
  • 6篇政治理论
  • 6篇政治理论课
  • 6篇思想政治理论
  • 6篇思想政治理论...
  • 6篇理论课
  • 6篇高校
  • 5篇应用型本科
  • 5篇院校
  • 5篇教学
  • 5篇工程应用型
  • 5篇工程应用型本...
  • 5篇本科
  • 4篇德育

机构

  • 33篇黑龙江工程学...

作者

  • 33篇孔超
  • 4篇陈莉
  • 3篇郭秀颖
  • 2篇戴明清
  • 2篇石鹏
  • 2篇郑文宝
  • 2篇陈立媛
  • 2篇张显悦
  • 2篇张洪田
  • 2篇齐勇
  • 2篇王晓明
  • 2篇田静
  • 1篇周立平
  • 1篇孙丽丽
  • 1篇彭萍
  • 1篇秦朝明
  • 1篇叶树江
  • 1篇樊海源
  • 1篇王鹏浩
  • 1篇王宇鹏

传媒

  • 5篇中国冶金教育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黑龙江工程学...
  • 2篇黑龙江省社会...
  • 2篇大学教育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教育探索
  • 1篇世纪桥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农场经济管理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议工程伦理视域下人才的道德教育
2017年
工程专业素质是用来改造世界的,工程伦理素质是用来把握改造世界尺度的,因此工程伦理道德教育非常必要。工程伦理道德教育区别于普通的道德教育,它是专业道德教育;工程伦理教育又有别于执着于专业技能培养的专业教育,它又是道德教育。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工程伦理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应以人道主义和共同责任伦理为主,在教育措施方面教育单位在理念上和实践上都应及时调整和跟进。
郑文宝孔超戴明清陈莉
关键词:工程伦理教育道德教育专业教育
试论黑龙江优秀精神与大学生德育被引量:3
2013年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德育的宝贵资源。高校要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拓展大学生德育途径,在培育和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中提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孔超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
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被引量:1
2012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一般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达到一般意义上的育人要求的同时,要把好工作着力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三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专业教育和就业导向教育、工程文化教育、实践创新教育、团结协作教育,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孔超田静王宇鹏陈立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应用型本科
试论北大荒精神与大学生德育
2013年
北大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德育的宝贵资源。高校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北大荒精神资源,拓展大学生德育途径,在培育和弘扬北大荒精神中提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孔超
关键词:北大荒精神大学生德育
试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2015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校育人的工作统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培育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孔超王鹏浩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刍议“大学生”官本位意识
2016年
学界关于官本位的研究十分丰富,但是关于"大学生"的官本位研究却十分少见。受中国文化构型影响,大学生官本位意识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作为文化构型附属产品的大学生官本位意识,就人性视角而言是不可能被根除的,只能被弱化。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无疑是最佳弱化路径之一,但是具体路径分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有一种方法论视角的宏观掌控,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外儒内道的价值目标培养不失为一正确的方法论视角。
郑文宝孔超戴明清陈莉
关键词:大学生官本位应然
试论高校思政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被引量:5
2015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融通既是优化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的教育路径选择。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融通的组织体制和协调机制,丰富教育形式以融通教育过程,建立融通的学生思想道德操行评价体系,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孔超秦朝明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通
政治信仰:过程与重构——基于大学生个体的政治社会化角度被引量:2
2014年
政治信仰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政治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的主体与客体,是政治信仰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结果,而互动的过程正是主体政治社会化的过程。面对当前的政治信仰危机尤其是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危机,在分析政治过程以及政治信仰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对大学生个体政治心理变迁进行剖析发现,要想重构主流的政治信仰需要对政治信仰主体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培训,通过建立全方位联动培养机制,打造个性化的政治参与平台,以此促进对政治信仰主体政治社会化的培养,并由此建立起主流的政治信仰,最终为全体社会提供价值认同。
孔超
关键词:政治信仰政治社会化政治民主化
思政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2014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的多边互动,共同完成对真理的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对真理的认同并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对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这一教学模式,因此,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孔超周立平陈立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3年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的关键。改革的方向要明确在提升大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上,通过更新理念、优化内容、创新手段、延伸手臂、多元评价、资源整合,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师生的多元互动来共同完成对真理的探寻,帮助学生达到对真理的认同,培养其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想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孔超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