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磊

作品数:30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化学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2篇复合材料
  • 22篇复合材
  • 15篇树脂
  • 8篇碳纤维
  • 7篇树脂基
  • 7篇气凝胶
  • 7篇轻质
  • 7篇防热
  • 7篇酚醛
  • 6篇纤维
  • 4篇杂化
  • 4篇树脂基复合材...
  • 4篇阻燃
  • 3篇多孔
  • 3篇增韧
  • 3篇溶胶
  • 3篇溶胶-凝胶
  • 3篇烧蚀防热
  • 3篇碳纤维增强
  • 3篇纤维增强

机构

  • 30篇航天材料及工...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服装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运载火箭...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30篇孔磊
  • 20篇杨云华
  • 19篇冯志海
  • 18篇师建军
  • 12篇王伟
  • 9篇纪高宁
  • 8篇李俊宁
  • 8篇左小彪
  • 8篇朱世鹏
  • 7篇王筠
  • 5篇颜雪
  • 4篇王金明
  • 3篇余瑞莲
  • 3篇李弘瑜
  • 3篇姚祺
  • 2篇王俊山
  • 2篇卢鹉
  • 1篇匡松连
  • 1篇张秀芹
  • 1篇梁馨

传媒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高科技纤维与...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45
2020年
当前,树脂基烧蚀防热仍被认为是最有效、最可靠、最成熟和最经济的一种热防护方式,在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中普遍采用。近些年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和新型航天飞行器系列工程的需求牵引下,本团队开发了蜂窝增强低密度材料、新型防隔热一体化材料、轻质烧蚀维形材料等先进防热复合材料,并开展了相应的应用基础以及工程应用研究工作,对烧蚀材料复杂防热机理及多重防热机制的协同作用进行了探索研究。随着再入/进入航天飞行器先进热防护系统需求的发展,功能多样化、兼容与集成是低密度树脂基烧蚀防热材料的主要发展趋势。
冯志海师建军孔磊罗丽娟梁馨匡松连
关键词:烧蚀低密度
宽温域实时感知外界应力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温域实时感知外界应力的复合材料,包括测温光栅、应变光栅和脱模层;测温光栅设于基底内部,脱模层包裹于测温光栅及与测温光栅邻近的若干层增强层外侧,脱模层用于阻隔应变向测温光栅传递,测温光栅用于获取基底内部的...
颜雪孔磊王筠王伟杨云华李俊宁王俊山
还原氧化石墨烯/酚醛杂化气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24年
基于溶胶-凝胶技术,通过物理共混和常压干燥方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酚醛树脂(RGO/PR)杂化气凝胶,考察了RGO/PR杂化气凝胶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和介电性能随RGO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探索其作为防隔热/吸波复合材料基体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RGO片层结构均匀分散在酚醛气凝胶骨架中,RGO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气凝胶的热稳定性,当添加RGO的质量分数为4%时,杂化气凝胶的Tmax提升17.28℃;RGO对RGO/PR的介电性能有显著影响,2 GHz介电常数实部由2.6增加到4.7,可以实现对PR气凝胶电性能的灵活调控;气凝胶厚度为20 mm时,最低反射损耗小于-10dB;石英纤维增强RGO/PR杂化气凝胶经500 s表面温度为1200℃的烧蚀后,最大背温仅为186.31℃,表现出良好的防隔热性能。
王晓岚师建军姚祺孔磊杨云华
关键词:有机气凝胶防热吸波
一种分子内增韧阻燃协同的倍半硅氧烷、制备方法及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内增韧阻燃协同的倍半硅氧烷、制备方法及复合材料,该倍半硅氧烷含有阻燃功能的磷、硫、硅等元素,同时可通过化学反应调节接枝官能团的长度和反应性,调控与酚醛树脂等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相容性,提高韧性和可反应性...
师建军左小彪王伟孔磊孙福瑞马壮
一种二维高热导率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高热导率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先采用高温碳化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编织二维碳布,然后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具有高导热率的二维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石墨化碳布,解决了直接采用石墨化碳纤维难以编织碳布...
朱世鹏杨云华冯志海纪高宁孔磊
一种用于轻质多孔复合材料拼接的胶黏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轻质多孔复合材料拼接的胶黏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称量100质量份的端羟基聚硅氧烷,放入混合容器中;称量0~30质量份的白碳黑、10~40质量份的短切纤维、10~50质量份的空心小球、5...
师建军孔磊王伟李弘瑜杨云华李俊宁王金明刘登瑶孙福瑞
碳纳米管/有机硅树脂吸波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025年
基于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不同比例多壁碳纳米管改性有机硅树脂(CNT/OSR)气凝胶和针刺石英纤维增强CNT/有机硅树脂气凝胶(QF/SC)复合材料,探究CNT含量对有机硅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防热性能和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进行物理修饰后的CNT与有机硅树脂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构建起了微导电、导热通道;改性后树脂的热稳定性有了明显提升,当CNT的质量分数为15wt%时,失重10wt%对应温度T_(d10)提升111.1℃;QF/SC复合材料热导率在0.054~0.075 W/(m·K)之间,经600 s表面温度达1 000℃的烧蚀后,最大背温为145.1℃;引入碳纳米管的QF/SC复合材料介电性能显著提高,实测8~18 GHz内反射率峰值和有效带宽分别达到-29 dB和3 GHz。该项工作有望在航空航天科学和工业领域实现新的应用。
王晓岚柳云钊孔磊师建军师建军
关键词:有机硅树脂碳纳米管气凝胶吸波防热
一种二维高热导率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高热导率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先采用高温碳化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编织二维碳布,然后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具有高导热率的二维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石墨化碳布,解决了直接采用石墨化碳纤维难以编织碳布...
朱世鹏杨云华冯志海纪高宁孔磊
连续碳纤维增强阴离子聚酰胺 6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4
2022年
采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RTM)制备了阴离子聚酰胺6树脂和连续碳纤维(CF)增强阴离子聚酰胺6(APA6)热塑性复合材料,研究了催化剂配比对APA6树脂转化率、结晶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纤维体积分数对连续CF/A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形貌。结果表明,APA6树脂转化率和结晶度随着催化剂比例增大而降低;当纤维体积分数为40%时,连续CF/APA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最高分别达到493 MPa和60 GPa;SEM分析表明,继续增加纤维体积分数(>40%),APA6树脂基体在碳纤维中的浸润性变差,弱化的界面使增强体作用难以发挥。
孙福瑞纪高宁朱世鹏杨云华冯志海马壮左小彪孔磊王伟陈金耀
关键词: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
短周期、低成本的减小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变形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周期、低成本的减小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变形的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成型模具制备复合材料试验制品,统计复合材料试验制品的变形量,确定模具反向设计的尺寸;步骤(2),在需增厚的模具型面铺放预浸布,在预浸...
姚福军孔磊纪高宁王成治王硕柳云钊姚祺王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