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逢昌

作品数:92 被引量:1,31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天文地球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地震
  • 19篇反演
  • 12篇勘探
  • 12篇储层
  • 11篇油藏
  • 10篇地震波
  • 10篇震波
  • 9篇测井
  • 8篇叠前
  • 8篇岩石
  • 6篇声波
  • 6篇流体
  • 5篇地震勘探
  • 5篇地震资料
  • 5篇油气
  • 5篇油田
  • 5篇四维地震
  • 5篇饱和度
  • 4篇多分量
  • 4篇岩石物理

机构

  • 80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勘探...
  • 5篇北京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潜能恒信能源...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恒泰艾普(北...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85篇姚逢昌
  • 23篇曹宏
  • 18篇石玉梅
  • 14篇甘利灯
  • 13篇李宏兵
  • 11篇巴晶
  • 8篇胡英
  • 7篇李国平
  • 6篇晏信飞
  • 6篇黄文锋
  • 6篇张佳佳
  • 5篇李劲松
  • 5篇刘雯林
  • 5篇胡天跃
  • 5篇杜文辉
  • 5篇张明
  • 4篇卢明辉
  • 4篇魏超
  • 4篇杨志芳
  • 4篇崔兴福

传媒

  • 16篇石油地球物理...
  • 7篇石油勘探与开...
  • 6篇Applie...
  • 5篇石油学报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石油物探
  • 3篇勘探地球物理...
  • 2篇岩性油气藏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2004井间...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ock critical porosity inversion and S-wave velocity prediction被引量:3
2012年
A critical porosity model is oft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dry frame elastic modulus by the rock critical porosity value which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 practice it is hard for us to obtain an accurate critical porosity value and we can generally take only an empirical critical porosity value which often causes error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ethod to obtain the rock critical porosity value by inverting P-wave velocity and applying it to predict S-wave velocity. The applications of experiment and log data both show that the critical porosity inversion method can reduce the uncertainty resulting from using an empirical value in the past and provide the accurate critical porosity value for predicting S-wave velocity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张佳佳李宏兵姚逢昌
叠前声波方程反演及其应用
方程能够描述地震波在地下复杂介质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传播过程,叠前波动方程反演,充分利用了原始炮集数据信息量大的特点,能够综合利用地震资料中的低频和高频信息,得到反映地层物性的弹性参数,从而达到对地层岩性和含油气性的正确判...
李国平石玉梅姚逢昌
关键词:油气勘探地震波信息获取
多分量地震全波形弹性反演预测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被引量:6
2013年
中国东部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采,主力油层先后进入高含水后期,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原油留存在地下。笔者依据中国东部油田原油及地层水的物性特征,分析并研究了流体黏滞性对饱和岩石剪切模量的影响以及黏滞流体剪切模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Krief模型和广义Gassmann方程的剪切模量分解及油、水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油水分布预测。根据地震波场的矢量特性和东部油区陆相沉积地层特征,将全波形弹性波动方程反演方法应用于叠前多分量数据处理,获取深度域地层密度、拉梅常数和剪切模量。在大庆油田某油区2D3C地震数据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全波形弹性反演和流体剪切模量可以比较好地识别油和水,预测剩余油分布。
赵邦六石玉梅姚逢昌牛彦良姜岩陈志德王桂水马晓宇
关键词:多分量地震剪切模量剩余油
薄互层调谐规律研究与净厚度估算被引量:36
2012年
如今众多的薄层定量描述方法通常基于Widess模型,利用地震属性能识别地层厚度小于四分之一地震波长(λ/4)的孤立薄层。然而实际工作中通常遇到的是一套薄互层,其中单个薄层的厚度往往远小于λ/4,应用现有地震方法难以分辨每个薄层。本文通过构建楔状薄互层模型研究薄互层调谐规律,建立了薄互层地震响应与薄互层参数之间的联系,提出了薄互层净厚度估算方法。文章首先提出地震视净毛比概念,并在研究薄互层调谐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去调谐算法,然后将薄互层地震响应经过去调谐转化成视净毛比,再通过视厚度与视净毛比相乘计算出净厚度。文中选用具有地层波阻抗意义的90°相位子波地震数据解释薄互层储层,并研究了90°相位子波的去调谐算法,能将90°相位子波地震振幅较准确地转化为视净毛比。四川广安地区须四段薄互层实例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净厚度估算技术能有效预测河道三角洲相含气砂体的平面展布。
黄文锋姚逢昌李宏兵
关键词:薄层薄互层
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及横波预测
本文从临界孔隙模型的原理出发,对其进行发展和修正,指出岩石的临界孔隙度是可以变化的,并且是关于岩石孔隙形状的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模型——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并提出了利用纵波速度反演得到岩石临界孔隙度的方法,最后并...
张佳佳李宏兵姚逢昌
关键词:油田勘探测井数据
文献传递
Rayleigh wave nonlinear inversion based on the Firefly algorithm被引量:1
2014年
Rayleigh waves have high amplitude, low frequency, and low velocity, which are treated as strong noise to be attenuated in reflected seismic surveys. This study addresses how to identify useful shear wave velocity profile and stratigraphic information from Rayleigh waves. We choose the Firefly algorithm for inversion of surface waves. The Firefly algorithm, a new type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robust, highly effective, and allows global searching. This algorithm is feasible and has advantages for use in Rayleigh wave inversion with both synthetic models and field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efly algorithm, which is a robust and practical method, can achieve nonlinear inversion of surface waves with high resolution.
周腾飞彭更新胡天跃段文胜姚逢昌刘依谋
关键词:NEAR-SURFACE
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及横波预测
1.引言岩石物理建模过程中,临界孔隙度模型经常被用来计算岩石骨架的弹性模量,但该模型假定同一类岩性岩石的临界孔隙度值是固定相同的,研究发现这一假定是存在问题的,往往会导致岩石物理建模出现误差,特别对于低压、低孔岩石(Zh...
张佳佳李宏兵姚逢昌
关键词:纵波速度
文献传递
逆频散方法压制频散面波被引量:5
2012年
由于面波的频散特性,在频谱或f-k谱上与反射波互相重叠,应用传统基于切除法的滤波方法在压制面波的同时,也会损伤有效反射波。本文提出一种通过相位校正消除面波频散、进而分离出面波能量并予以滤除的逆频散方法,该方法是在共炮点地震道集上消除因面波频散引起的走时差异。模型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压制面波且有利于去除空间假频。
周腾飞胡天跃姚逢昌
关键词:去噪面波频散
地震反演的应用与限制被引量:176
2000年
地震反演是储集层横向预测的核心技术 ,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的地质目标和资料条件 ,所采用的方法应有明确的针对性。道积分是一种地震直接反演方法 ,一般在勘探初期使用 ,适于研究地层沉积规律 ,寻找有利相带。测井控制下的地震反演一般用于评价阶段 ,为评价井位部署和探明储量提供详实的地质依据。测井与地震联合反演主要用于开发阶段 ,其结果能分辨薄层目标 ,适合于精细油藏描述。道积分对地震以外无资料要求 ,其结果比较粗略。递推反演只需少量钻井资料进行控制就可实现 ,局限性主要是不能分辨薄层。测井与地震联合反演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但存在多解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与地下情况相符合的初始地层模型。地震反演结果的精度不仅依赖于研究目标的地质特征、钻井数量、井位分布以及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 ,还取决于方法选择的适合性、处理参数的正确性和综合分析的深入程度。
姚逢昌甘利灯
关键词:地震勘探地震反演地震资料
油页岩的地球物理识别和评价方法被引量:18
2012年
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识别和评价油页岩主要是依靠测井技术,地震方面研究非常薄弱。在现有的油页岩测井响应特征和测井评价方法(ΔlogR重叠法)的基础上对ΔlogR重叠法进行了拓展,引入波阻抗与常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重叠来评价油页岩;同时根据油页岩的岩石结构特征,建立油页岩岩石物理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由速度反演油页岩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最后利用地震多属性预测技术将已知钻井的含油率信息反演外推到地震数据,得到预测的含油率数据。结果表明,波阻抗ΔlogR重叠法、岩石物理反演法和地震多属性预测法都可以有效地评价油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和含油率。
张佳佳李宏兵姚逢昌
关键词:油页岩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