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明
- 作品数:25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双语者两种语言情绪词的加工:来自汉英双语者ERP和fMRI的证据
- 双语者的情绪体验在越来越多的双语研究中得到了关注。一些采用主观评定和电生理方法的研究发现,第一语言(L1)较第二语言(L2)中的情绪词能够引起双语者更多的情感体验或者皮肤电变化,而另一些采用客观反应时和记忆指标的研究却没...
- 郭桃梅陈佩瑶林杰陈冰功卢春明
- 口吃的脑成像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口吃(Stuttering)是一种常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关于口吃的原因一直有很多争论。近十年来,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认为口吃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并尝试用PETf、MRI和MEG等多种方法考察口吃者的脑功能变化。本文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回顾了近10多年来口吃脑成像研究的进展,提出了各理论相融合的途径,分析了这些研究的价值和问题,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宁宁卢春明彭聃龄李坤成马振玲杨延辉
- 关键词:口吃脑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
- 语义性痴呆结构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语义性痴呆患者灰质和白质结构变化,提高对其病理改变和发生机制的认识。方法采用3.0T MRI扫描仪对16例语义性痴呆患者和17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全脑扫描,扫描序列包括三维高分辨力结构像和扩散张量成像(DTI)。通过专业统计软件分别对全脑灰质密度和白质纤维束部分各向异性(FA)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全脑灰质密度(P<0.001,Voxel>338)和白质纤维束FA值(P<0.005,Voxel>103)。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语义性痴呆组患者双侧颞叶,特别是颞极表现为灰质密度显著降低,以左侧大脑半球额颞顶叶灰质密度减低区域更为广泛,包括左侧颞下回、缘上回、顶下回和额中回;同时双侧颞叶白质纤维束FA值显著降低,包括双侧钩束、左侧扣带(海马)纤维和双侧下额枕束。白质纤维束FA值分析结果与VBM法所显示的灰质密度在解剖学上呈现极高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在体揭示了语义性痴呆的病理学和解剖学基础,为理解语义性痴呆的病理学机制提供了客观佐证。
- 赵铮杨延辉卢春明周爱红李坤成
- 关键词:痴呆额叶颞叶磁共振成像
- 发展性口吃者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学习引起的脑的可塑性变化
- 虽然口吃已经困扰了人类几千年,但是迄今为止,口吃的因为仍然不清楚。本论文结合认知行为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方法,从认知神经机制和学习引起的脑的可塑性变化两个方面对口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第一部分研究通过六个系列实验集...
- 卢春明
- 一种通过大脑血氧信号预测特定人际关系的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大脑血氧信号预测特定人际关系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反映特定人际关系的话题;步骤2:使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对双方大脑的血氧信号进行测量;步骤3:利用相关性算法对双方的血氧信...
- 卢春明龙宇航
- 发展性口吃者言语听知觉功能的神经基础研究
- 采用fMRI技术考察了发展性口吃者的言语听知觉功能。14名发展性口吃者和14名非口吃对照者参与了实验。匹配了两组被试的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被试分别进行听觉音素判断和听觉语义判断两种任务。行为学结果发现,在听觉音素判断任...
- 马振玲彭聃龄丁国盛卢春明张旭辉
- 关键词:神经基础FMRI
- 关于口吃症状亚类型的神经机制研究
- 关于口吃的EXPLAN模型认为,口吃者不流畅现象的出现可能与言语计划和执行过程间的不同步有关,这种不同步造成的不流畅主要分为两类:拖延和超前。还没有研究考察过这两种口吃类型的神经基础。本研究要求11名口吃者在接受磁共振扫...
- 蒋静卢春明
- 关键词:口吃拖延小脑屏状核
- 光栅朝向分辨任务中学习的特异性及传递性的神经机制
- 知觉学习作为一种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指知觉能力随着知觉训练或经验而逐渐改变的现象。在许多视知觉分辨任务中,人们惊讶地发现学习效应高度特异于刺激的朝向和位置等属性。本实验利用事件相关脑电位(ERP)技术研究了成年人视知觉学习...
- 宋艳卢春明刘聪慧徐伦李晓兰
- 关键词:神经机制传递性特异性
- 神经发育水平与儿童口吃:一对异卵双生子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本研究报告了一对异卵双生子的个案。其中一个存在口吃症状,而另一个没有。研究者通过对这对双生子在言语能力发展水平和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的检查,发现口吃与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超前没有关系。相反,口吃的出现与神经心理发育滞后密切关联。这一发现为揭示口吃发生机制提供了关键证据,并将促进有关口吃儿童神经和心理发育的进一步研究。
- 严芊林春兰彭聃龄卢春明
- 关键词:神经心理发育感觉统合儿童个案研究
- 不同复杂程度出声言语表达的神经机制:一项BOLD-fMRI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考察BOLD-fMRI信号和出声言语表达的神经机制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要求9名言语正常的被试用一个或者三个字命名出现在屏幕上的图片,并同时用1.5T磁共振扫描仪采集被试完成任务时的BOLD-fMRI信号。两种命名条件下的图片均选自标准图片库,在语义熟悉度、概念复杂性和视觉复杂性等方面进行了匹配,并且具有较高的命名一致性。因此,两种任务之间的主要差异就在于二者在语音编码和运动执行两个方面的复杂程度不同。采用AFNI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感兴趣区分析考察信号变化的趋势。结果:与单字命名条件相比,三字命名条件下的脑激活范围更小、更集中。而且,三字命名条件在左侧中央旁回、右侧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左侧颞上回以及右侧壳核出现了更强的负激活。并且,左侧颞上回、中央旁回和右侧中央前回的信号变化百分比与三字命名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复杂程度更高的任务虽然可能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的参与,但是在BOLD-fMRI信号方面并不一定表现为脑区活动的增强,相反,更复杂的任务导致了更强的负激活。脑对信息的加工具有高度模块化的特点。因此,在考察出声言语活动的BOLD-fMRI信号时,不仅要看激活的脑区,而且还要考虑出现负激活的脑区,从而更全面的揭示出声言语活动的脑机制。
- 杨延辉卢春明李坤成郝晶宁宁丁国盛彭聃龄
- 关键词:脑功能成像认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