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佳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子宫全切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子宫全切术中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拟行腹式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或宫颈癌Ⅰ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凯纷组(F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
- 匡佳伟
-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
- 文献传递
-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子宫全切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子宫全切术中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麻下腹式子宫全切术患者40例,ASA分级1~2级,随机分为观察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观察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1 mg/Kg。记录麻醉前(T0)、切皮时(T1)、术毕(T2)和术后24 h(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分别抽取肘静脉血2 mL,检测血浆皮质醇(Cor)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结果:两组患者MAP、HR在T1-T3时与T0时比较均没有明显升高(P〉0.05),F组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Cor、IL-6含量在T1-T3时与T0时比较没有明显升高(P〉0.05),而C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能降低腹式子宫全切术中机体的应激反应。
- 匡佳伟吴多志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应激反应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
- 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血清S100B水平及MMSE评分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例颅脑外伤急性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术中两组予相同药物维持静脉麻醉,手术切皮时观察组开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30min内输注完毕。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后1、4h及手术结束后24h分别测定两组血清S100B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S100B蛋白手术开始后及术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1、4h及术后24h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S100B蛋白水平与术后6个月MMS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946,P<0.05)。结论依达拉奉用于急性脑损伤患者可明显改善症状,促进脑细胞恢复;其机制可能为降低S100B水平。
- 吴信真匡佳伟吴昌龙李玄英梁敏
-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外伤手术SIOOB简易智能量表
- 单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应用对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比较单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应用对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ASA分级I-II级,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瑞芬太尼组(FR组),每组各20例。两组分别以瑞芬太尼1μg/kg和芬太尼5μg/kg复合咪达唑仑0.05m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5mg/kg诱导。两组均以瑞芬太尼0.2μg·kg-1·min-1复合异丙酚(5-6)mg·kg-1·h-1泵注维持麻醉,间断静注维库溴铵,手术结束时停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观察麻醉前、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观察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R组拔管时、拔管后1min、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FR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应用较单用瑞芬太尼能更有效抑制全麻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且不延长苏醒时间。
- 匡佳伟吴多志
-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全麻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