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维正

作品数:112 被引量:60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建筑科学
  • 51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6篇路基
  • 15篇隧道
  • 14篇盾构
  • 11篇地铁
  • 11篇铁路
  • 11篇沉降
  • 10篇黏土
  • 9篇土结构性
  • 9篇荷载
  • 7篇地基
  • 7篇盾构隧道
  • 7篇路堤
  • 6篇地铁盾构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土体
  • 6篇值模拟
  • 5篇顶管
  • 5篇应力
  • 5篇红黏土
  • 5篇干湿循环

机构

  • 92篇中南大学
  • 24篇东南大学
  • 12篇国家工程研究...
  • 10篇中建五局土木...
  • 9篇中交一公局集...
  • 7篇中铁隧道集团...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 5篇中铁二十一局...
  • 5篇湖南省交通规...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黄淮学院
  • 2篇广西路建工程...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交通学院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 1篇安徽省交通规...

作者

  • 108篇刘维正
  • 16篇石名磊
  • 10篇徐林荣
  • 6篇张浩
  • 5篇张升
  • 5篇滕继东
  • 4篇曾志军
  • 4篇邱天琦
  • 4篇李志军
  • 3篇蒋建国
  • 3篇章定文
  • 3篇陈成
  • 3篇缪林昌
  • 3篇傅鹤林
  • 3篇李军
  • 2篇刘敏
  • 2篇商拥辉
  • 2篇王宏贵
  • 2篇豆小天
  • 2篇孙晓

传媒

  • 10篇铁道科学与工...
  • 7篇岩土工程学报
  • 7篇岩土力学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5篇现代交通技术
  • 5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外公路
  • 3篇路基工程
  • 3篇隧道建设(中...
  • 2篇城市轨道交通...
  • 2篇公路与汽运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高教学刊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铁道建筑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7篇2025
  • 13篇2024
  • 9篇2023
  • 8篇2022
  • 14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7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道路局部桥头路段沉降分析
本文依托南京浦口区中心大道工程,针对局部桥头路段连续放坡,路基荷载强度规律性递减情况下存在的差异沉降控制问题,采用沉降速率法与反演分析耦合的方法,分析了局部桥头路段的沉降规律,分析过程中考虑了中间透水层对地基固结速率的影...
刘维正魏荣亮陈迎石名磊
关键词:沉降分析工后沉降
干湿循环对压实红黏土动强度与动模量影响研究
2024年
采用自制一次成型模具制备压实度分别为90%、93%和96%的三轴试样,自制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对试样进行喷雾加湿和暖风干燥,定量模拟现场路基土含水率变化过程获得不同湿度和不同干湿循环次数的试样,通过常含水率动三轴试验测试其动强度与动模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累积应变随振次的变化分为塑性安定型、临界型和破坏型;临界动应力和最大动弹模随压实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减小幅度逐渐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压实度的影响减弱;临界动应力和最大动弹模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临界动应力在含水率大于最优含水率时减小幅度相对较大;临界动应力和最大动弹模随循环次数的增多而降低,且降低幅度逐渐减小。
刘峥嵘李慧丽刘维正罗元军黄轩嘉
关键词:红黏土干湿循环临界动应力动弹性模量
考虑软黏土结构性损伤的圆柱孔扩张弹塑性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针对天然沉积软黏土中施工扰动导致原位土结构性损伤和强度降低的特征,根据圆孔扩张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剪切应变以及实测的渗透系数与不排水强度随径向距离的变化规律,提出对数式的原位扰动度函数以描述塑性损伤区的屈服强度变化;基于结构性剑桥模型屈服准则,采用屈服应力比和灵敏度分别表征初始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可变性大小,并与扰动函数相结合,推导了考虑土结构性损伤的软黏土柱孔扩张弹塑性解,表达式中灵敏度值为1时退化为不考虑结构损伤的传统解。进而通过竖井和沉桩施工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验证了本文理论解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土结构及其损伤对柱孔扩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屈服应力比越大,塑性区半径越小,径向应力越大,超静孔压随径向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灵敏度越大,径向应力越小,超静孔压越大。分析推导结果对准确预测挤土效应与合理揭示孔压静力触探等原位试验测试机理具有实用价值。
刘维正石名磊徐林荣
关键词:灵敏度超静孔隙水压力
高海拔铁路隧道斜井机械化配套与快速施工被引量:2
2024年
为解决高海拔高寒地区斜井施工存在气压低、含氧量低、温差大、严寒干燥等问题,以某高海拔铁路隧道斜井工程为背景,结合围岩等级、断面大小、海拔高度,根据斜井施工机械化配套原则,提出高海拔陡坡长斜井机械化安全快速进洞施工工法,并选配超前支护、钻爆、装运、喷锚支护、衬砌等机械化作业线的成套设备。基于高度机械化的设备配套,提出“快挖、快运、快支”的高效施工技术以及各工序快速衔接工艺。以控制围岩变形为核心,构建一套积极干预加固围岩、注重早期支护并快速闭合的主动支护体系。结果表明:与普通钻爆法施工相比,采用三臂凿岩台车高度机械化配套施工效率高,月最快进尺为180 m,较人工钻爆法施工月进尺为130 m相比提高了近30%,施工质量稳定,作业人员投入少,且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均小于规范要求值,衬砌强度可靠,可实现高海拔小断面隧道“快挖、快支、主动支、快封闭”。
李志军李志军王金刚刘维正陈桥刘维正
关键词:陡坡斜井钻爆法机械化施工
湿化作用下改良膨胀土永久变形特性多级加载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针对列车荷载与湿度变化作用下改良膨胀土累积塑性变形问题,以浩吉(浩勒报吉—吉安)铁路三荆段中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在素膨胀土、石灰改良土和水泥改良土最优含水率(w_(opt))基础上分别增湿2%,4%和6%,通过多级连续加载和单级加载的动三轴对比试验,分析湿化幅度、应力水平和应力历史对膨胀土及其改良土累积应变特性的影响。通过时间硬化方法考虑应力历史的影响,建立多级加载模式下累积应变的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率增至w_(opt)+2%后,素膨胀土累积应变急剧增大直至破坏;在含水率增至w_(opt)+6%的过程中,改良膨胀土累积应变基本表现为稳定型,水泥改良土相对石灰改良土抗湿化变形能力更强。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围压和动偏应力对累积应变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规律,当动偏应力σ_(d)与围压σ_(c)比值小于2时,围压对累积应变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当σ_(d)与σ_(c)比值大于2时,动偏应力对累积应变影响更大。在相同应力水平下,多级加载下试样累积应变均小于单级加载下试样累积应变,前期低应力水平作用可增强路基土强度,减小其永久变形。本文所提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素膨胀土及改良土的模型参数与含水率增幅呈线性关系。
刘维正徐阳石志国万家乐
关键词:改良膨胀土铁路路基
一种三段式挤密螺纹桩的施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段式挤密螺纹桩的施工设备,包括安装座、钻杆、钻杆驱动电机,钻杆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上;钻杆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座上并与钻杆相连接,以驱动钻杆旋转;钻杆的底部设有钻头,钻杆的外部沿钻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海金龙刘维正于连山黄秦王辉靳明波南文治乔安文曹斌齐
文献传递
含水率变化下压实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试验研究与预估模型被引量:38
2019年
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MR是路面设计和使用性能评价采用的关键参数,运营期间受含水率变化影响显著。以压实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制备了6个不同含水率和3种不同压实度的试样,采用滤纸法测试了不同状态下的基质吸力,并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含水率、压实度、动偏应力和围压对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R随压实度、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动偏应力增大呈非线性减小;MR随含水率增大急剧降低,从最佳含水率增加4.5%时,不同压实度下MR均降低约50%,动偏应力和压实度对MR的影响随含水率增大逐渐减弱;MR随含水率和饱和度的变化规律与土性显著相关,而不同土样的MR随基质吸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进而引入基质吸力,建立了综合考虑含水率和应力水平影响的压实路基土MR预估模型,通过本文和文献试验数据证实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并基于13种土样的试验结果建立了模型参数与物性指标之间的经验关系。
刘维正曾奕珺姚永胜张军辉
关键词:路基土基质吸力
引扩孔灌浆扩体预制桩竖向承载变形的简化计算被引量:10
2022年
引扩孔灌浆扩体预制桩采用钻机预先成孔、压灌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等厂拌胶凝材料后、植入预制桩的方法,极大扩展了预制桩工程适用范围,是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桩基形式。然而,由于其工作机理涉及到预制桩-扩体材料-周围土不同材质的相互作用,采用已有桩土荷载分析方法无法全面阐述其承载机理。针对引扩孔灌浆扩体预制桩中预制桩-扩体材料-周围土的协同承载机制,考虑预制桩后植入对周围扩体材料和土体的挤扩效应,基于厚壁圆筒理论分析竖向承载时预制桩-扩体材料-周围土的径向相互作用;引入扩体桩复合桩身综合弹性模量的概念,并给出其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扩体桩复合桩身竖向承载变形模式,并将扩体桩位移划分为桩土界面相对位移与桩土界面外土体剪切位移2部分;基于剪切位移法和荷载传递原理,揭示竖向承载时扩体预制桩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规律,建立扩体预制桩竖向承载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与工程实例的对比,验证本方法的可靠性,并对扩体材料的设置因素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体材料厚度与刚度的增加,相同竖向荷载作用下扩体桩顶沉降位移呈减小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复合桩身的竖向承载。引扩孔灌浆扩体预制桩竖向承载变形简化计算方法的建立,可为类似桩型的工程应用与设计提供参考。
张浩刘维正何利超徐钰棋周同和张亚沛
关键词:复合桩荷载传递模型竖向承载沉降计算
一种模拟土体干湿循环的人工气候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土体干湿循环的人工气候箱,包括箱体、喷雾加湿装置、干燥装置、称重及其防护装置、智能控制面板。箱体设有箱门,称重及其防护装置设置于箱体底部,喷雾加湿装置装设于箱体侧壁上并高于称重及其防护装置,干燥装...
刘维正邱天琦瞿帅杨向田刘靖霄
文献传递
天然沉积结构性黏土原位压缩规律及预测模型研究
通过天然沉积黏土的原状样与重塑样的压缩对比试验,揭示了屈服后土结构性的渐进性破损过程以及由常规争e-lgσ'曲线确定的压缩指数C随固结压力呈非线性变化性状给实际工程沉降计算参数选取带来不便。采用lg(1+e)-lgσ'双...
刘维正瞿帅张军辉
关键词:土结构性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