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文 作品数:44 被引量:219 H指数:8 供职机构: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 中国全球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安徽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了解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现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cience research solutions,SSRS)对选定人群进行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调查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得分均低于一般人群(均有P<0.05)。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典型相关关系(F=7.48,P<0.001)。反映生活质量的第一典型变量V1主要由心理健康和情绪角色限制决定;反映社会支持的第一典型变量W1主要由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决定。结论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生活质量差,社会支持水平低。病人获得的主观支持越多或对支持的利用度越高,则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越少或越低,则由情感问题所造成的职能限制越大。 李松 刘爱文 李辉 朱岚 肖永康 计国平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农村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生活质量评估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价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估队列的艾滋病人及其邻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和36条目简明量表(SF-36)中文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共调查艾滋病病人110人,对照邻居114人。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家庭人口数、职业等方面情况类似,但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收入、家庭收入、自觉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艾滋病病人相对较为弱势。在所有的生活治疗的8个领域中,艾滋病病人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邻居。艾滋病病人和对照邻居的生理生活质量得分分别是47.1±18.5和75.9±22.1(t=-10.390,P<0.001),心理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51.3±21.7和80.7±19.2(t=-10.484,P<0.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组别、性别和年龄等变量与生理生活质量相关,组别、性别和自评家庭经济状况等变量与心理生活质量相关。而在艾滋病病人中,仅病毒载量分别与生理生活质量和心理生活质量相关。结论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显著,尤其是在经济方面;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艾滋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巨大且覆盖了常见危险因素的影响。 计国平 刘爱文 李迎春 肖永康 张东文 李晓静 李伟 王义德关键词:艾滋病病人 抗病毒治疗 生活质量 2016-2021年安徽省新报告50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近年来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日益严重^([1])。由于中老年群体存在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等风险因素^([2-3]),并且老年人在获取HIV相关知识及检测服务方面存在障碍^([4]),更易存在并发症^([2]),需要针对这一群体采取精准有效的措施遏制HIV在这一人群中的流行。本研究分析安徽省2016-2021年新报告50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的特征,为针对这一人群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张丹丹 戴色莺 金琳 沈月兰 刘爱文 吴建军 张进安徽省189例HIV/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了解安徽省在治HIV/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该人群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20年9月对安徽省立感染病院及阜阳市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进行方便抽样调查,抽取189例HIV/AIDS患者,分别采用抑郁量表(CES-D)、感知压力量表(P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TIPI-C)测量调查对象抑郁症状、压力状况、遇到困难等的态度或做法和人格结构。结果 189例HIV/AIDS患者积极应对得分为(19.31±7.83)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1.27±4.61)分,感知压力得分为(27.44±8.10)分;65.08%的调查对象存在抑郁症状(CES-D≥16),抑郁组积极应对得分(17.64±6.63)低于非抑郁组(22.41±8.92)(W=10 412.500,P<0.001,消极应对得分(11.90±4.81)高于非抑郁组(10.10±3.99)(W=12 577.500,P=0.012),感知压力水平(30.64±6.38)高于非抑郁组(21.48±7.62)(W=14 321.000,P<0.001)。28.04%的HIV/AIDS患者有自杀意念,5.29%有自杀企图,调查对象产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主要是感染HIV,占73.54%(139/189)。结论 HIV/AIDS患者抑郁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应积极开展心理支持和干预。 程晓莉 刘爱文 张丹丹 张千 陈芳 韩培强 张晗希关键词:心理健康 抑郁症状 安徽省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安徽省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PLWHA)的生活质量,为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阜阳市某县抽取2个艾滋病流行重点村,招募有6~18岁孩子的成年PL-WHA,采用半结构式问卷和面对面访谈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共有116名有孩子的PLWHA参加了调查,其中男性54人(46.60%),女性62人(53.40%);近一半的人没有上过学,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比男性低;自报个人年收入超过2 000元的只有3成,女性个人收入较男性低。调查对象在总体感觉、健康满意度、生理生活质量、心理生活质量、社会生活质量和环境生活质量等6个方面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44、2.85、20.13、15.16、9.84和21.20分,经转换后分别是35.99、46.34、46.89、38.18、57.00和41.22分。4项领域合计为183.33分。不同人口学因素影响生活质量的不同领域,但未见一个因素影响生活质量的多个领域,也未见多个因素影响一个领域。结论在安徽省农村地区,有孩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亟需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刘爱文 计国平 秦义祖关键词:PLWHA 农村 儿童艾滋病275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研究15岁以下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HIV对患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75例即将人选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人口学、流行病学、临床分期、实验室特点及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75例AIDS患者主要以母婴途径传播为主,占78.9%,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为16.0%。平均年龄(7.6±3.7)岁,其中1岁以内5例,1~5岁104例,6岁以上166例。世界卫生组织临床3期和4期的占70.1%,6岁以上患儿的平均CD4细胞计数为(137±159)/μL,1岁以内患儿为(1246±776)/μL,1~5岁患儿为(304±317)/μL,181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皮肤损害、慢性腹泻、鹅口疮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对生长发育影响显示:身高低于-↑x-2s占49.6%,体质量低于-↑x-2s占19.9%。结论现存活的AIDS儿童以6岁以上为主,HIV对儿童感染者的免疫功能、临床进展、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 赵燕 张福杰 豆智慧 程跃武 唐志荣 刘爱文 彭国平 乔晓春 赵红心 庞琳 云鹰 刘中夫关键词:儿童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安徽省HIV/AIDS患者确诊后危险性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安徽省HIV/AIDS患者确诊后的危险性行为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艾滋病疫情重点地区的4个市县为调查现场,对抽取的这4个市县辖区内现存活的、年龄≥18周岁的HIV/AIDS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共调查1 608名HIV/AIDS患者,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5.8%(1 540/1 608),54.7%(478/874)的调查对象在确诊感染HIV后与配偶或同居者在最近一年有过性行为,其中14.0%(67/478)有过危险性行为;5.2%(84/1 608)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有过商业性行为,其中22.6%(19/84)有过危险性行为;8.4%(135/1 608)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有过临时性行为(如一夜情),其中20.0%(27/135)有过危险性行为;4.6%(54/1 186)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有过同性肛交性行为,其中40.7%(22/54)有过危险性行为;HIV/AIDS患者确诊后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查地区为合肥市(OR=0.170,95%CI:0.075~0.385)和六安市(OR=0.226,95%CI:0.125~0.407)、文化程度低(OR=1.174,95%CI:1.039~2.834)、不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OR=2.556,95%CI:1.097~5.955)、最近6个月未获得安全套发放服务(OR=4.095,95%CI:1.435~11.683)、最近6个月未获得艾滋病宣传材料(OR=2.929,95%CI:1.004~8.544)是感染HIV后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安徽省HIV/AIDS患者确诊感染HIV后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危险性行为,存在对配偶或性伴造成HIV感染的风险,应持续加强对文化程度低HIV/AIDS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安全套推广使用干预,同时应定期给HIV/AIDS患者提供免费安全套和艾滋病宣传资料。 张进 戴色莺 程晓莉 刘爱文 吴建军 吴家兵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影响因素 蛋白酶抑制剂对免疫重建不良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学影响 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对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学治疗成功但免疫重建不良的患者,采用包含蛋白酶抑制剂的方案替代其原有的包含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方案,观察更换药物后患者是否发生免疫学改善。方法采用观察性临床队列研究方法,对患者更换治疗方案前后各1年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观察。结果入选的29例患者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时间平均为28个月,更换为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时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18个/μl,连续两次检测病毒载量<50拷贝/ml。更换药物治疗1年后,在其病毒血症被完全抑制的情况下,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至195个/μl。结论对病毒血症被完全抑制的免疫重建不良患者,将其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方案更换为包含蛋白酶抑制剂的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学状况。 赵燕 刘爱文 唐志荣 李春明 丁晓芬 张福杰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蛋白酶抑制剂 免疫重建 安徽省2011-2012年报告HIV-1新发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HIV-1新发感染者情况及患者特征。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安徽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新确证的748例的HIV-1型感染者通过BED检测,评估新发感染情况并分析其患者特征。结果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安徽省报告发现的HIV-1感染者新发感染比例为24.6%,在BED确认的新发感染者中,男性、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以及医院就诊者比例较高。与既往感染患者相比,新近感染者年龄更轻,且男性所占比例以及男男同性性行为者的比例均较高,并伴有更高的CD4细胞数。结论安徽省HIV-1新发感染者比例较高,男男同性性行为是新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秦义组 金琳 刘爱文 程晓莉 苏斌 沈继龙关键词:HIV-1 BED 安徽省2019年部分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质量调查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了解安徽省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的质量。方法 抽取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数较多的7家不同等级医院,对抽取医院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报告的确诊病例、急性病例和丙肝病毒核酸阳性者进行核查,分析病例误报率、漏报率和核酸阳性报告正确率。结果 共核查丙肝确诊病例828例,确诊病例总误报率为46.9%(388/828),其中三级医院确诊病例误报率(46.7%)略低于二级医院(47.6%)(χ^(2)=0.030,P=0.862)。核查丙肝急性病例198例,急性病例总误报率为76.8%(152/198),其中三级医院急性病例误报率(69.2%)明显低于二级医院(96.4%)(χ^(2)=16.397,P<0.001)。检验科检出的1 031例丙肝病毒核酸阳性者中,480例未上报至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总漏报率为46.6%,其中三级医院漏报率(49.7%)明显高于二级医院(2.9%)(χ^(2)=57.639,P<0.001);丙肝病毒核酸阳性病例报告正确率为91.7%(505/551),其中三级医院报告正确率(92.5%)明显高于二级医院(85.3%)(χ^(2)=4.098,P=0.043)。结论 安徽省部分医疗机构丙肝病例报告质量不高,应加强医疗机构丙肝诊断标准和报告要求的培训和考核,减少丙肝误报与漏报。 戴色莺 吴建军 程晓莉 刘爱文 沈月兰 缪礼锋 秦义组 张进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病例报告 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