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东荣

作品数:24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取石
  • 8篇取石术
  • 8篇结石
  • 7篇穿刺
  • 6篇肾穿
  • 6篇肾穿刺
  • 6篇尿道
  • 6篇经皮肾穿
  • 6篇经皮肾穿刺
  • 6篇经皮肾穿刺取...
  • 6篇经皮肾穿刺取...
  • 5篇肾结石
  • 5篇手术
  • 3篇肾镜
  • 3篇前列腺
  • 3篇经皮肾镜
  • 2篇血管
  • 2篇增生
  • 2篇支架管
  • 2篇治疗前

机构

  • 14篇解放军第18...
  • 5篇解放军181...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解放军第一八...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4篇刘东荣
  • 20篇武英杰
  • 18篇于永纲
  • 14篇李学德
  • 11篇刘为池
  • 10篇于洋
  • 8篇莫建勋
  • 8篇姚华强
  • 7篇罗后宙
  • 6篇樊胜海
  • 6篇廖松柏
  • 5篇祝华
  • 4篇曾志玮
  • 4篇于永刚
  • 3篇刘琳琼
  • 3篇李少静
  • 2篇万有华
  • 2篇于洋
  • 2篇黄明坦
  • 2篇李蓉

传媒

  • 10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精索静脉血气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导致男性不育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50例VC不育症患者及4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左侧精索内静脉以及周围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 (1)VC不育症患者左侧精索静脉血中的pH、PO2、SO2及HCO-3低于外周静脉血(P<0.05),PCO2及K+高于外周静脉血(P<0.05),而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C不育症患者左侧精索静脉血中的pH、PO2、SO2及HCO-3低于对照组(P<0.05),PCO2及K+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VC不育症患者精液密度及活率低于对照组(P<0.05),畸形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C不育症患者精索静脉中的pH、PO2、SO2、HCO-3降低和PCO2、K+升高是导致精液密度及活率降低同时畸形率升高进而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
莫建勋刘东荣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血气分析不育
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采用闭孔神经阻滞减少闭孔反射的情况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6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0例确诊膀胱肿瘤患者,严格按照手术适应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硬膜外麻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治疗组30例在硬膜外麻醉基础上进行闭孔神经阻滞,观察两组闭孔反射发生率并进行术后随访,观察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闭孔反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经过随访治疗组30例患者3例出现了膀胱肿瘤复发,复发率为10.0%,对照组复发率为13.3%(4/30),两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采取闭孔神经阻滞能明显减少闭孔反射的发生,明显提高手术的效果,但是改善膀胱肿瘤近期和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刘东荣于永刚罗后宙刘为池武英杰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闭孔神经阻滞
转录因子GATA-3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
2008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模型观察转录因子GATA-3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通过对肾脏纤维化信号通路的干预,进一步了解逆转纤维化进程的策略方向。方法将36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侧输尿管梗阻组(UUO)和正常对照组,单侧输尿管梗阻组按照处理因素再分为GATA-3反义寡核苷酸组(AS)、GATA-3无意义寡核苷酸组(NS)和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18只大鼠采取同样的分组方法。分别在试验第1、7、14天处死每小组2只大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纤维化的病理变化并评估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GATA-3、Smad7等阳性表达情况并统计面积。RT—PCR方法观察大鼠肾脏组织GATA-3及Smad7 mRNA表达同时计算灰度值。结果GATA-3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的大鼠无论是在梗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观察到肾脏纤维化较其他两个处理组轻微,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梗阻组及正常对照组组均有GATA-3的表达,通过RT—PCR进一步得以证实,在梗阻组大鼠的肾脏组织中均检测到GATA-3及Smad7 RNA的表达,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的大鼠Smad7的表达无论是在梗阻组还是正常对照组中均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处理因素。结论转录因子GATA-3通过减少BMP-7诱导的smad7的表达,使得Smad7阻断TGF—β的信号转导作用削弱,加剧了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进一步证实通过对纤维化信号通路中的转录因子进行干预影响纤维化的进程是可行的。
罗后宙于永刚张慧明万有华刘东荣廖松柏曾志纬李蓉
关键词:肾疾病纤维变性转录因子
“十字定位法”建立手术通道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取石术中通过简单精确的定位建立手术通道的方法。方法术中用C臂机垂直和水平透视,确定穿刺点与结石的水平和垂直距离,计算出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精确穿刺。结果86例患者的102条手术通道均一次快速穿刺成功,准确建立。结论“十字定位穿刺法”能确保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快速安全建立手术通道。
李学德于永纲祝华武英杰刘为池樊胜海于洋刘东荣李少静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肾结石
C臂机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十字定位穿刺扩张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介绍自行创立的十字定位穿刺扩张法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2例肾结石患者,X线于水平和垂直方向透视结石,计算出穿刺扩张的角度和深度,在自制的方向角度指示器指导下予以穿刺扩张。结果顺利建立肾穿刺通道136侧,无一例失败,术中X线透视时间平均为60(25~120)s。结论该方法用于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准确安全,值得推广。
李学德于永纲姚华强樊胜海祝华武英杰刘为池刘东荣刘琳琼
关键词:穿刺术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X线斜向辅助定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用X线斜向辅助定位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可行性。方法甲组101例,采用X线斜向辅助定位法建立经皮肾通道,乙组95例采用常规X线穿刺定位法,比较两组建立通道所需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及安全性上的差异。结果甲组平均穿刺次数2.1次,乙组4.1次;甲组平均穿刺时间4.5min,乙组12.4min;两者均相差显著(P<0.01)。甲组无大出血、肾盂穿孔,乙组2例出现肾盂穿孔,3例因穿刺导致严重出血终止手术或改开放手术。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用X线斜向辅助定位法可快速确定经皮肾穿刺的角度和深度,简明、安全、易掌握,并适用于有开放手术史、肾脏旋转不良等情况下的穿刺。
祝华于永纲李学德刘为池武英杰曾志玮廖松柏刘东荣于洋李蓉宋波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肾结石X线
bFGF及PDGFR表达与肾移植慢性排斥血管病变和肾小球损伤的关系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PDGFR)的表达与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血管病变及肾小球损伤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 3例排斥肾组织、12例正常肾组织、14例远离癌的正常肾组织血管及肾小球中bFGF及PDGFR的表达。 结果 bFGF及PDGFR在排斥组织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膜层及肾小球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 (P <均 0 0 1)。 结论 bFGF及PDGFR的表达可调控正常血管和肾小球组织 ;过度表达与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血管病变和肾小球的损伤密切相关。
姚华强于永纲李学得彭瑛莫建勋武英杰张小青刘东荣黄明垣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物排斥血管病变肾小球损伤BFGF
测量器和方向角度指示器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在无“人工肾积水”情况下,使用测量器和方向角度指示器进行无肾积水的肾结石的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用C臂机水平和垂直位透视结石,用测量器准确测量穿刺点至结石背部投影点的水平距离和穿刺点至结石腰部投影点的垂直距离,并“计算”出穿刺的角度及深度。在方向角度指示器辅助下,进行穿刺扩张建立手术通道,用钬激光碎石。结果:29例患者成功建立35条手术通道,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失败。结论:在无“人工肾积水”情况下,无肾积水的肾结石在测量器和方向角度指示器辅助下,可以顺利进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李学德于永纲樊胜海于洋刘东荣曾志玮刘琳琼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肾结石肾积水
前尿道内支架管在治疗前尿道狭窄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在前尿道狭窄患者中留置前尿道支架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及进行门诊尿道扩张的患者共38例作为治疗组,并将同期在本院采取尿道扩张器扩张的患者38例纳入对照组,通过最大尿流率(Qmax)及扩张次数等指标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流率检测表明留置支架管后所有患者的Qmax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对拔管后6个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治疗组Qmax>15ml/s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前尿道内留置支架管治疗前尿道狭窄不但显著减少扩张次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尿道狭窄患者中留置前尿道内支架管不失为临床上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刘东荣罗后宙于永纲李学德刘为池武英杰
关键词:前尿道狭窄尿道扩张
留置前尿道内支架管治疗前尿道狭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留置前尿道支架管治疗前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或门诊就诊的尿道狭窄患者共38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采取尿道扩张器扩张的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前尿道支架管治疗前尿道狭窄显著减少了尿道扩张次数,术后进行的尿流率检测表明留置前尿道支架管后所有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均较术前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结论前尿道狭窄患者中留置尿道内支架管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刘东荣罗后宙武英杰刘为池于永纲
关键词:尿道狭窄支架管扩张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