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晓伟
作品数:
3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李进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吕奇奇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罗顺社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赵忠军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
李浮萍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天文地球
主题
2篇
苏里格
2篇
苏里格气田
2篇
苏里格气田东...
2篇
气田
1篇
岩化
1篇
油藏
1篇
油气
1篇
油气运移
1篇
源岩
1篇
运移
1篇
烃源
1篇
烃源岩
1篇
盆地
1篇
圈闭
1篇
圈闭构造
1篇
微相
1篇
下古生界
1篇
相带
1篇
小层
1篇
马家沟组
机构
3篇
长江大学
1篇
低渗透油气田...
作者
3篇
李进
3篇
冯晓伟
1篇
李浮萍
1篇
田清华
1篇
赵忠军
1篇
王娟
1篇
罗顺社
1篇
吕奇奇
1篇
刘俊
1篇
何岩
1篇
魏炜
传媒
1篇
石油天然气学...
1篇
石油化工应用
1篇
中国化工贸易
年份
2篇
2014
1篇
2013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长6油藏控制因素
2013年
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长6油藏控制因素,为进一步寻找油藏提供依据。在对钻井、录井、分析测试和试油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盆地中西部地区长6油藏的控制因素。研究区长6油藏的形成受烃源岩条件、岩性圈闭构造、油气运移裂缝及沉积相带分布四种因素控制。
刘俊
田清华
李进
冯晓伟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6油藏
圈闭构造
沉积相带
油气运移
烃源岩
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段4亚段1小层与5亚段白云岩储层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4亚段1小层(O2m4(1)5)和5亚段(O2m55)分别为上、中组合中主力产气层,但两者在储层规模、储集性能上却相差较大。对比发现,O2m4(1)5储层厚度稳定,分布在局限蒸发环境含膏云坪微相中,岩石类型主要为泥粉晶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和泥粉晶白云岩,孔隙空间为膏模孔、裂缝;O2m55储层在平面上呈珠串状分布,在云坪及颗粒滩微相分布较厚,岩石类型主要为粗粉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为晶间孔和少量的裂缝。白云岩成因及成岩作用的差异造成了2个层位储层的差异。
冯晓伟
李浮萍
李浮萍
赵忠军
罗顺社
吕奇奇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区
储层
沉积微相
储集空间
白云岩化
苏里格气田东区天然气成藏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小层气藏成藏规律。收集已有的测井资料、钻井资料、试气资料,通过现场的岩心观察与描述并在对地层精细划分的基础上,绘制了沉积相图、顶面构造图、孔渗分布、气藏剖面图,结合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方面的认知,分析总结了马五,1~马五5小层气藏成藏规律及其成藏模式,认为马五1+2小层气藏多发育于上部残丘与下部沟槽的中间部位,马五4^1多在鼻隆或鼻翼等岩溶作用强烈地带发育较好,马五5气藏在上覆地层厚度薄区域分布较好。
李进
冯晓伟
刘俊
何岩
王娟
魏炜
关键词:
下古生界
马家沟组
成藏规律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