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佟青

作品数:16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医院感染
  • 3篇住院
  • 2篇多药
  • 2篇血清
  • 2篇药物
  • 2篇住院患者
  • 2篇耐药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 2篇抗体
  • 2篇病毒
  • 2篇病原学
  • 1篇单胞菌
  • 1篇胆疾病
  • 1篇多系统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机制
  • 1篇多药耐药菌

机构

  • 13篇辽宁医学院附...
  • 3篇锦州医学院附...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作者

  • 16篇佟青
  • 6篇张一兵
  • 4篇白璐
  • 2篇刘阳
  • 2篇张钊华
  • 2篇高雅文
  • 2篇李士红
  • 2篇李士红
  • 2篇姜薇
  • 1篇王尚云
  • 1篇刘阳
  • 1篇金辉
  • 1篇金辉
  • 1篇罗喜刚
  • 1篇周平
  • 1篇田一杨
  • 1篇相立英
  • 1篇赵永洁
  • 1篇张丽坤
  • 1篇李平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中国消毒学杂...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一致性比较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随机留取临床患者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值为1≤S/C.O.〈4和S/C.O.〉4的标本各100份。随机留取内镜患者胶体金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阳性标本各100份。采用胶体金法、ELISA、化学发光法三种方法对标本进行复检。结果临床患者ELISA检测结果为1〈S/C.O.〈4时,胶体金法的阳性检出率仅为38%;当ELISA法检测结果S/C.O〉4时,三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均为100%。对内镜检查患者胶体金法检测留取的阴、阳性标本各100份,胶体金法复检全部符合,ELISA、化学发光法检测有4~6份标本的结果不符合。结论胶体金法作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敏感性低,应谨慎采用此方法用于内镜检查患者的检测。
李士红佟青张丽坤
关键词: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内镜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室间质评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李平李士红赵永洁佟青
关键词:细胞学技术
医院感染多系统网络信息化交互性管理的实践与实效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评价多系统网络信息化平台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作用,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率。方法采用蓝蜻蜓医院感染管理系统、LIS、HIS、OA办公系统,进行传染病、医院感染病例、多药耐药菌、职业暴露、抗菌药物、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等多方面的监测与管理。结果应用多系统网络信息化管理后,传染病、医院感染病例、多药耐药菌的迟报率由0.5%、6.0%、15.0%分别降低至0,其漏报率由13.0%、21.0%、35.0%降低至0;职业暴露迟报率由50.0%降低至8.0%,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干预时间由30d减少至7d;清洁切口手术用药比例97.5%降低至42.3%,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合理率由32.7%、12.9%分别提高至75.0%、53.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千日感染率由11.53‰、9.85‰、12.26‰降低至8.96‰、6.75‰、7.89‰;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检出构成比由55.1%降低至33.8%;全员培训参学率由82.9%上升至98.1%。结论多系统网络信息化交互性医院感染管理,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效率与实效。
佟青张一兵白璐
关键词:医院感染实效
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的临床调查与药敏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提高预防感染水平,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1年1-7月临床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IMS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30株,其中多药耐药菌129株,检出率为56.1%;革兰阳性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为4.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0.9%,屎肠球菌占3.9%;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为45.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16.9%、肺炎克雷伯菌占13.0%。结论医院分离的多药耐药菌分布与卫生部公布的主要多药耐药目标菌有一定差异,提示临床医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病原菌的分离株种类、耐药性特点及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佟青张一兵刘阳
关键词:多药耐药菌耐药率
锦州地区住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报告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了解锦州地区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状况,预防梅毒医源性感染.方法 采用梅毒血清凝集试验和甲苯胺红试验方法,对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08-2012年期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检测.对32 717名年龄14~94岁的住院患者进行梅毒抗体联合检测.结果 从32 717例住院患者中,检出梅毒螺旋体确证试验阳性429例,阳性率1.31%;检出血清凝集试验阳性148例,阳性率0.45%.2008-2012年各年度确证阳性率依次为0.67% 、1.01%、1.33%、1.38%、1.79%.结论 该地区住院患者中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率较高,且逐年呈上升趋势,应对住院患者加强筛查,采取预防措施.
李士红佟青李平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确证试验医源性感染
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预防控制措施的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多种预防干预措施实施的有效作用。方法对医院2011年(干预前)、2012年(干预后)各898名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依据医院2年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数据直报系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后锐器伤分别发生56、29人次,发生率分别为6.2%、3.2%,上报率为33.9%、55.2%;实习生和护士发生锐器伤所占比例较高,干预前分别为10.8%、8.2%,干预后为5.5%、4.2%;干预前手术室锐器伤发生最多,占42.8%;其次为普通病房占39.3%,干预后普通病房锐器伤发生最多,占34.5%,其次为手术室、ICU均为24.1%,其他科室均为14.2%;干预前后锐器伤发生以整理及传递手术器械最多,分别占19.6%及20.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多种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预防控制作用。
相立英佟青藏东钰白璐
关键词:锐器伤监测分析
HIV筛查实验室医院感染的预防被引量:1
2009年
佟青张淑琴田一杨
关键词:医院感染
某教学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某教学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有效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教学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1年内共收治住院患者33 560例,发生医院感染1 154人、1 281例次,医院感染率3.44%、感染例次率3.81%。医院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内科系统,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构成比为55.6%。感染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81.5%,检出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构成比79.9%。结论该教学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应坚持感染病例实时监控,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佟青张钊华
关键词:医院感染侵入性操作干预措施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rnithine carbamoyltransferase,OCT)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速率法测定健康对照组130例和各类肾脏疾病114例的血清、尿OCT和尿肌酐(UCr)值。结果:健康对照组、肾肿瘤、肾病综合征、上尿路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组的血清OCT值分别为:0.12、0.68、2.35、6.45、144.22IU/L,它们的尿OCT/尿Cr比值分别为:21、133、118、143、371,肾脏疾病组的血清OCT及尿OCT/尿Cr分别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OCT与尿OCT/尿Cr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敏感度分别为83%、87%,特异性分别为73%、75%。结论:血清OCT与尿OCT/尿Cr是诊断肾脏疾病的特异性指标,对肾脏疾病有较高诊断价值。
高雅文张一兵姜薇佟青王尚云罗喜刚
关键词:尿肌酐肾脏疾病似然比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Ⅰ类整合酶基因检测及定位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多药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整合酶基因分型与定位表达,研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整合酶介导多药耐药机制,为开发新药物奠定基础。方法筛选2010-2012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中通过VITEK-IMS系统分离的73株多药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试验菌株;应用RT-PCR、DNA菌落与印迹杂交、质粒接合试验对多药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Ⅰ类整合酶基因检测、同源性分析及定位表达检测。结果Ⅰ类整合酶基因检出31株,检出率42.4%,Ⅱ类整合酶基因检出8株,检出率10.9%,5株同时带有Ⅰ+Ⅱ类整合酶基因,检出率为6.8%;Ⅰ类整合酶阳性菌株质粒接合试验阴性,染色体DNA印迹杂交试验阳性。结论Ⅰ类整合酶基因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多药耐药的主要因素,推测Ⅰ类整合酶基因可位于染色体上。
佟青张一兵白璐朱香玉
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多药耐药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