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林
- 作品数:40 被引量:159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部委预研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管式发射巡飞弹的气动特点及设计被引量:17
- 2008年
- 讨论了管式发射巡飞弹的气动特点和设计,分析了折叠翼的低雷诺数高升力翼型的气动特性、设计方法以及弹翼的折叠设计,并分析了柔性充气翼的发展、优缺点、气动特性以及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研究结果表明,封装后的充气翼不会破坏机翼结构的整体性,体积降为展开体积的1/10,避开了传统飞行器复杂的折叠结构,质量也大为减轻.分析结果表明充气翼的发展优势以及巡飞弹气动一体化总体设计技术的重要性.
- 纪秀玲何光林
- 关键词:空气动力学气动设计折叠翼
- 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力器空气阻力的简捷测量被引量:6
- 2003年
- 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力器空气阻力的简捷测量,是在弹丸零攻角、低风速下测量空气阻力的试验方法。测量系统由压力传感器、悬挂装置、试验弹、风速产生设备,等组成。当悬挂试验弹吹风产生时,压力传感器输出电压将变化,通过阻力与压力转换关系可得出试验弹的空气阻力,并计算出空气阻力系数。对改装PP87式82mm迫击炮弹的空气阻力对比测试,该方法与风洞试验、计算机仿真结果趋势相符。
- 陈科山马宝华何光林尚雅玲
- 关键词:一维弹道修正引信压力传感器风洞试验仿真
- 一种轻量化抗过载引信壳体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量化抗过载引信壳体,其中,台阶状的变壁厚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满足轻量化的设计要求,而将壳体加工成台阶和齿状组合结构,能够有效分散弹药发射和冲击过程中形成的过载力,防止过载力全部作用于壳体底部,从而有效提高壳体...
- 何光林王泽虎杜亚男刘彧宽郭兆烜马广松张玉龙
- 文献传递
- 引信电子安全系统高压反馈电路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为了解决引信电子安全系统中高压反馈电路输入与输出端电气隔离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反馈控制电路方案.采用从高压变压器原边采样的反馈控制电路控制高压电容上充电电压的方法,解决了高压反馈电路输入与输出端电气隔离问题,并采用滤波方法消除漏感电压对反馈电容电压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高压电容上电压被有效控制在2 kV,实现了高压变压器输入与输出端在电气隔离,且电路工作可靠.
- 何光林黄科伟
- 关键词:引信电气隔离变压器
- 在青年教师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针对高校基层支部培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问题,通过对青年教师思想状态特点分析,提出青年教师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应坚持的三项原则,并结合支部实践,总结了具体的有效地做法。
- 何光林曹旭平宋荣昌
-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入党
- 云弹药引信的技术命题被引量:4
- 2017年
- 分析了云弹药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现状。基于云弹药分布式集群智能协同攻击的作战特点,讨论了云弹药引信的8个技术命题。对云弹药引信的安全控制、目标感知、抗干扰、协同起爆控制、自毁控制、绝火控制、敌我识别以及毁伤效能评估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了引信智能化的高级形态。
- 马宝华游宁李杰何光林申强
- 关键词:智能引信
- 锥齿轮导向式机翼展开机构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锥齿轮导向式机翼展开机构,属于折叠翼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该机翼展开机构包括机翼安装座、左机翼压板、左机翼扭簧、左机翼转轴、左机翼、左动齿轮、左静齿轮、右机翼、右机翼压板、右机翼扭簧、压板、止转压簧、止转块...
- 纪秀玲牛三库邓宏彬何光林刘立晗刘学庆张忠伟邹燕梅蒋铁英
- 文献传递
- 基于GPS测量的弹道落点快速算法被引量:7
- 2003年
- 将 GPS接收机应用于弹道修正引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根据 GPS测量的一部分弹道数据预测弹道的落点。文中采用正交多项式拟合弹道和误差补偿的方法预报弹道的落点 ,大大降低了预报落点的偏差 ,对
- 何光林马宝华陈科山王宝全
- 关键词:GPS测量弹道修正引信加榴炮射程修正阻尼机构
- 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尼修正机构(DCM)的改进设计与仿真被引量:6
- 2005年
- 在深入分析一维弹道修正引信三圆片阻尼修正机构(DCM)设计中不足的基础上,提出DCM改进设计的指导思想并进行了具体的改进设计,新设计的DCM克服了原DCM中的问题。通过仿真,验证了新的DCM的可行性,阻尼片能够可靠展开到位,阻尼片展开的时间为16.4ms。这将为一维弹道修正引信的进一步工程设计和试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何光林马宝华李林峰苏静
- 关键词:一维弹道修正引信DCM弹道修正
- 弹丸阻尼片特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
- 2008年
- 为了减少多种因素造成的落点误差,提出了一种阻尼片技术。首先介绍了阻尼片的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然后通过MDT和3D模型,阻尼片得到系统模仿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正确性。另外,通过流体动力学软件测试阻尼片的流动性,弹丸表面的气流不会变得更加稳定,而且弹丸正面气流的密度随着攻击角度的增大而增加。
- 何光林李杰武国辉
- 关键词:弹丸M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