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医师
  • 2篇医师规范化培...
  • 2篇住院医师
  • 2篇住院医师规范...
  • 2篇基于问题学习
  • 2篇教学
  • 1篇蛋白
  • 1篇低年资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学习法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水平
  • 1篇视频
  • 1篇视频录制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糖水
  • 1篇年资

机构

  • 3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4篇任翊华
  • 2篇岳彩芳
  • 2篇赵云波
  • 1篇王淑秋
  • 1篇陆洪军
  • 1篇马英
  • 1篇高艳华
  • 1篇刘振平
  • 1篇郭金锐
  • 1篇马宁
  • 1篇张桂芳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0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问题学习法结合病例视频录制教学方法在低年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研究基于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结合病例视频录制教学方法在低年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10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60名低年资轮转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名。试验组采用PBL结合病例视频录制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多媒体讲授式教学方法。在本科室轮转教学结束后,通过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考核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员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考核成绩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5个小组成员之间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员在提高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查阅能力,提升知识理解、掌握能力,提升医学人文素养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提升,医患沟通能力提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学员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病例视频录制教学方法应用于低年资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各项临床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学效果显著,可以适度推广应用。
赵云波王毅岳彩芳任翊华
关键词:基于问题学习法视频录制教学方法低年资
结肠癌患者转录因子Sna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nail mRNA和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对68例结肠癌和20例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组织进行Snail mRNA及其蛋白检测,分析该转录因子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的关系。结果在黏液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低分化、浸及浆膜、有淋巴结转移及处于Dukes C+D期的结肠癌中,Snai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01或<0.05),但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无关(P>0.05)。结论 Snail的表达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Snail mRNA及其蛋白对大肠癌的诊疗有一定价值。
陆洪军王淑秋刘振平任翊华
关键词:结肠癌SNAIL
三精锐普降糖仪对糖尿病患者及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及大鼠使用三精锐普降糖仪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临床实验:对16名糖尿病患者使用三精锐普降糖仪一次治疗前后的血糖进行测定。动物实验:取12只大鼠,用四氧嘧啶制成糖尿病模型后分成3组:①模型组;②治疗组;③对照组。另有空白对照组大鼠6只。结果:临床实验:16名糖尿病患者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动物实验:经过一个疗程(10d)的治疗后,治疗组大鼠的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与对照组(P<0.05),而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精锐普降糖仪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和大鼠的血糖。
马英高艳华张桂芳郭金锐任翊华马宁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动物实验
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在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76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5名学员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和PBL教学方法,对照组41名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组学员分别在教学前(入科时)、教学后(出科时)进行理论知识考核,记录考核成绩;同时,两组学员在教学后进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此外,教学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评估两组学员对各自教学方法的效能认知和情感体验情况。对两组学员教学前后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教学后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学前,两组学员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63.87±5.96)分vs.(61.27±7.60)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试验组学员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学员[(80.20±5.55)分vs.(72.00±4.6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教学后,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显示,两组学员在辅助检查和影像学判读站[(72.51±4.12)分vs.(68.20±4.71)分]、临床思维站[(79.80±8.22)分vs.(69.73±6.86)分]考核成绩比较,试验组学员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学员接诊病人站考核成绩比较[(74.10±4.18)分vs.(70.40±2.63)分],试验组学员优于对照组学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基本操作技能站考核成绩比较[(74.93±4.80)分vs.(73.47±4.05)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员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加自主学习时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学员在提高沟通能力、团队合�
任翊华司兆明王毅岳彩芳赵云波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基于问题学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通外科教学效果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