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卫聪
- 作品数:40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对Toll样受体2、4的调节作用
-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是表达在哺乳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是进化中比较保守的一个受体家族,T...
- 任卫聪
- 关键词:TOLL样受体分枝杆菌结核耐多药巨噬细胞
- 文献传递
- 三种细胞因子在肺结核与肺癌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 2019年
-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TB)和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孤核受体a(RORa)和孤核受体γ(RORγ)水平的差异,探讨其在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将已确诊为肺结核和肺癌的冻存胸腔积液样本进行编号,抽取样本各80例,总结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样本中的MIF、RORα及RORγ水平。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本研究中两组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胸腔积液中的MIF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分别为5.83(2.41,16.43)、2.79(0.91,11.1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4.50,P<0.01);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胸腔积液中RORα水平[A/(Q1,Q3)]分别为0.63(0.37,1.66)、0.63(0.57,2.16)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525.00,P>0.05);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胸腔积液中RORγ水平[M(Q1,Q3)]分别为3.23(1.82,5.26)、3.44(1.94,7.11)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431.50,P>0.05)0结论肺结核患者胸腔积液中MIF水平高于肺癌患者,检测胸腔积液中MIF水平对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有一定诊断价值;而胸腔积液中RORα及RORγ水平检测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 刘浩然张亚莉任卫聪赵玲娟李传友王伟高孟秋
- 关键词:胸腔积液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耐药谱及临床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100株胞内分枝杆菌临床株耐药谱及耐药相关基因,为治疗胞内分枝杆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全国9家医院,保存于北京胸科医院细菌免疫实验室并初步鉴定为胞内分枝杆菌的100株临床株进行13种药物的药物敏感实验并对克拉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的临床株进行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的分析。结果100株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克拉霉素,阿米卡星,利奈唑胺对胞内分枝杆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11%(11/100),13%(13/100)和35%(35/100)。暂未发现与克拉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相关的突变位点。在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中以老年男性患者为多见,合并症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支气管扩张为主。结论胞内分枝杆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因此临床治疗前应进行耐药性检测,以实现个性化治疗。
- 古丽比克·木拉提郭灿任卫聪尚媛媛逄宇孔忠顺麻斌喜
-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抗药性
-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门诊及收住入院的胸腔积液患者195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1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患者83例(恶性胸腔积液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胸腔积液IP-10浓度,研究两组患者IP-10浓度的差异。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P-10浓度[196 855(4518~1 512 550)pg/ml]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7432(173~97 881)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U=575.00,P<0.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P-10阳性患者构成比为82.14%(92/112),恶性胸腔积液组IP-10阳性患者构成比为6.02%(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0.49,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中IP-10的诊断临界值为10 964pg/ml,诊断敏感度为82.14%(92/112),特异度为93.98%(78/83),准确度为87.18%(170/195)。结论胸腔积液IP-10水平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任卫聪聂理会姜晓颖刘毅孙照刚张旭霞田苗程君张健源李传友
- 关键词:趋化因子CXCL10
- “分枝杆菌世界的变形者”:谈谈脓肿分枝杆菌形态转换机制
- 2023年
- 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MAB)是世界范围内致病性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最常见的菌种,也是具有高度耐药性的机会性致病病原体。独特的细胞壁结构使其能以不同形态存在并且可以发生形态转换,被誉为“分枝杆菌世界的变形者”。这不仅有利于其以腐生的方式在自然环境中生存,还有利于其侵入宿主体内并长期存活及致病,本文对MAB形态转换的相关文献进行阐述,介绍表型转变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讨论MAB在适应生存环境变化过程中的进化特点,为更好探索其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李青尚媛媛任卫聪逄宇
- 关键词:脓肿分枝杆菌表型可塑性
- 应用不同引物检测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点突变对结果判定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以PCR-SSCP技术为基础,应用不同引物检测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点突变以及固定/终止液的组成对判定结果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2对引物,经PCR-SSCP检测,利用银染显色的方法显现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点突变的DNA单链位移。结果对比标准株H37Rv及H37Ra gyrA基因的单链带位置,在被测试的89株菌株中发生位置变化的;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程度>10μg/ml的分别有4株与14株,约占89株检测总数的4.49%和87.5%,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程度介于≥2且≤10μg/ml之间的26株中,有与标准株gyrA基因的单链带位置发生改变的分别有20株与7株,约占89株检测总数的22.47%和7.87%;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程度<2μg/ml的47株中分别有2株与11株,约占89株检测总数的2.25%和12.36%。用含5.0%乙醇和4.5‰冰醋酸配比的固定/终止液可为利用银染法显现核酸凝胶分离DNA提供温和的反应环境,操作过程方便,观测效果较为理想。结论应用不同引物检测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点突变会对结果的判定产生影响,采用含5.0%乙醇、4.5‰冰醋酸的固定/终止液可为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核酸检测的银染着色法提供温和的反应环境,并产生清晰可辨的被检测标本的DNA单链条带。
- 张健源程君任卫聪刘毅赵雁林孙勇王伟李传友
- 关键词:氧氟沙星银染色法GYRA基因
-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黏附素、MPT64、38kD蛋白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组结核分枝杆菌黏附素(heparin-binding hemagglutinin adhesin,HBHA)、MPT64、38kD蛋白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0为研究对象,以HBHA、MPT64、38kD蛋白为抗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胸腔积液中IgG抗体滴度。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3种抗原对应的IgG抗体吸光度均数分别为0.630,0.430,0.470;恶性胸腔积液组3种抗原对应抗体吸光度均数分别为0.340,0.248,0.271,结核组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水中HBHA抗体的诊断临界值定为0.46时用于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水的敏感度为90.7%、特异度为90.0%、准确度为90.4%。诊断准确度高于MPT64及38kD蛋白。结论 HBHA蛋白抗体对于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水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优于MPT64及38kD蛋白。
- 聂理会任卫聪王敬李传友
- 关键词:MPT64结核性胸膜炎
- 结核分枝杆菌对人急性白血病单核细胞株THP-1凋亡和死亡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细胞后的细胞凋亡和死亡程度的检测,以期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和细胞相互作用的新的方向和观点,以及对结核病免疫学发病机制的新认识。方法选用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a、H37Rv及北京基因型敏感菌株(BJTB)分别感染人的巨噬细胞THP-1细胞株,模拟细胞体外感染的过程。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的凋亡蛋白的分布,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染色检测细胞晚期凋亡的变化,台盼兰染色检测细胞死亡水平的变化。结果H37Ra引起THP-1细胞的凋亡水平最高,H37Rv次之,BJTB引起的凋亡水平最低。BJTB引起的死亡水平最高,H37Rv次之,H37Ra最低。结论毒力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刺激细胞后和细胞的相互作用不同,毒力越高引起的凋亡水平越低,毒力越低引起的凋亡水平越高;对死亡水平的影响是毒力越高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死亡水平越高,毒力越低引起的死亡水平越低。
- 刘毅孙照刚任卫聪田苗李妍李传友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毒力
- 三种细胞因子在肺结核与肺癌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TB)和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孤核受体α(RORu)和孤核受体7(ROR7)水平的差异,探讨其在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将已确诊为肺结核和肺癌的冻存胸腔积液样本进行编号,抽取样本各80例,总结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样本中的MIF、RORα及ROR7水平。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本研究中两组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胸腔积液中的MIF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2]分别为5.83(2.41,16.43)、2.79(0.91,11.1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4.50,P%0.01);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胸腔积液中RORd水平[M(Q1,Q3]分别为0.63(O.37,1.66)、0.63(0.57,2.16)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525.00,P〉0.05);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胸腔积液中ROR7水平[M(Q1,Q3)]分别为3.23(1.82,5.26)、3.44(1.94,7.11)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431.50,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胸腔积液中MIF水平高于肺癌患者,检测胸腔积液中MIF水平对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有一定诊断价值;而胸腔积液中R()Ra及RORγ,水平检测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 刘浩然张亚莉任卫聪赵玲娟李传友王伟高孟秋
- 关键词:胸腔积液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结核分枝杆菌对氧氟沙星的耐受程度与gyr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以氧氟沙星为例,探讨阈值的划分对实验室早期检测出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结合DNA序列分析探讨gyrA基因点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对氧氟沙星耐受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在含氧氟沙星改良罗氏培养基上检测10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氧氟沙星的敏感性。(2)测序以检测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点突变的特征。结果 (1)52株耐氧氟沙星5.0μg/ml的临床分离株中,17株能在含氧氟沙星10.0μg/ml的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生长(约占32.69%),49株对氧氟沙星5.0μg/ml敏感的临床分离株中,有2株能在含氧氟沙星2.0μg/ml的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生长(约占4.08%)。(2)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发现;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点突变主要发生第90、91和94位点上,有10株在不同的gyrA基因位点上发生了碱基缺失或插入的变异,101株被检测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发生在第95位点的碱基突变率为100%。结论 (1)判定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上、下限的阈值对耐药结核菌的早期检出具有重要的作用。(2)发生在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上的点突变是多变的,但与结核分枝杆菌对氧氟沙星的耐受程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 张健源刘毅李妍张旭霞田苗高铁杰张治国任卫聪车南颖程君李传友
-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氧氟沙星广泛耐药结核GYRA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