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洪伟

作品数:16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锦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锦州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6篇蛋白
  • 6篇骨桥
  • 6篇骨桥蛋白
  • 5篇动脉介入治疗
  • 5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心力衰竭
  • 4篇心室
  • 4篇衰竭
  • 3篇心力衰竭患者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管
  • 3篇血清
  • 3篇再狭窄
  • 3篇支架内再狭窄

机构

  • 14篇锦州市中心医...
  • 6篇辽宁医学院附...
  • 6篇锦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于洪伟
  • 10篇江珊
  • 5篇刘奇峰
  • 3篇魏岚萍
  • 2篇郭锦军
  • 2篇王玉亭
  • 1篇陈霞
  • 1篇龙飞
  • 1篇刘锦
  • 1篇刘闺男
  • 1篇潘巍巍
  • 1篇张博
  • 1篇李巍
  • 1篇王伟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循证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衰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并随机接受厄贝沙坦治疗,每组均为53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厄贝沙坦组,在常规治疗下加用厄贝沙坦150 mg/d,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清OPN、B型利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心衰患者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清OPN、BNP水平及LVEDd逐渐升高,而LVEF逐渐降低(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OPN及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LVEF升高,LVEDd降低(P<0.05),但厄贝沙坦组OPN、BNP水平及LVEF、LVEDd较常规治疗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OPN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及判断患者的预后,在常规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能进一步降低血清OPN水平,改善心功能及心衰患者的预后。
于洪伟刘奇峰刘闺男江珊龙飞魏岚萍
关键词:心力衰竭骨桥蛋白厄贝沙坦心室重构
血清骨桥蛋白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受PCI后随访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平均年龄为59.38±11.13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OPN等生物化学指标,比较两组临床资料、OPN等生物化学指标水平。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清OPN水平显著高于无再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9±1.09μg/L比3.11±1.13μg/L,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OPN升高是PCI后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34,95%CI为1.532~6.007,P〈0.01)。在OPN预测ISR能力的ROC曲线中,其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为0.770~0.975,P〈0.01;当OPN取4.16μg/L时,其阳性预测价值为56.5%,阴性预测价值为95.9%,敏感性为76.5%,特异性为89.3%,准确性为88.3%。结论 PCI后患者血清OPN水平与ISR密切相关,血清OPN的水平对IS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其阴性预测价值高。
江珊于洪伟王伟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再狭窄骨桥蛋白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比较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对冠心病预测的准确性,探讨AIP检测用于预测冠心病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且疑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316例,其中男196例,女120例,年龄为60.60±9.83岁,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218)和非冠心病组(n=98),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AIP与PWV对冠心病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组患者AIP和PWV均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IP和PWV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且二者呈正相关(r=0.830,P<0.01);在AIP和PWV预测冠心病能力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中,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95%CI为0.683~0.802,P<0.01)及0.721(95%CI为0.642~0.784,P<0.01);当AIP取0.161及PWV取1362 cm/s最佳临界值时,二者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无差别(P>0.05)。结论 AIP可用于冠心病的预测,尤其是当AIP水平超过0.161时诊断冠心病的可能性大。
于洪伟刘奇峰魏岚萍
关键词: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冠心病
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成功施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自愿随访的患者116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血生化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不良事件组及无不良事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血生化、可溶性OX40配体等指标,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可溶性OX40配体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不良事件组患者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水平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27.82±6.47)ng/m L vs.(20.96±5.62)ng/m L,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可溶性OX40配体升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5.056,P=0.003);在可溶性OX40配体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能力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中,其曲线下面积为0.782(P<0.001);当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取25.79 ng/m L时,其阳性预测值为71.4%,阴性预测值为96.8%。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升高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水平超过25.79ng/m L时患者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大。
郭锦军王玉亭于洪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炎性因子
骨桥蛋白与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2017年
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骨桥蛋白(OPN)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预测价值,并比较二者对ISR预测的准确性。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成功施行PCI并自愿随访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206例,术后随访1年,根据复查CAG的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再狭窄组(n=28)和无再狭窄组(n=178),复查CAG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浆hs-CRP、OPN等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再狭窄组患者hs-CRP及OPN水平均高于无再狭窄组,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hs-CRP及OPN水平对PCI后发生ISR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当hs-CRP及OPN取最佳临界值时OPN对IRS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hs-CRP。相对于hs-CRP,OPN对PCI后发生ISR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尤其是其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刘奇峰于洪伟陶贵周
关键词:骨桥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及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42例于我院接受PCI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n=21)和无再狭窄组(n=121),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OPN、MMP-9等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OPN及MMP-9等临床生化指标水平。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清OPN及MMP-9水平显著高于无再狭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OPN及MMP-9升高均是PCI后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3.034及OR=2.861,P<0.01];在OPN及MMP-9预测ISR能力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中,其曲线下面积为0.821及0.887,P<0.001;当OPN及MMP-9分别取3.68 ng/ml和415.24 ng/ml时,联合检测可增加检测的敏感性(90.48%)和阴性预测价值(98.06%)。结论:PCI后患者血清OPN及MMP-9水平与ISR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OPN及MMP-9水平对IS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其阴性预测价值。
于洪伟刘奇峰王玉亭江珊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再狭窄骨桥蛋白金属基质蛋白酶-9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及应用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观察组将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中使用的ACEI/ARB类药物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42/45)vs 76.08%(35/46)(P<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6MWT距离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以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活动耐力、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
郝珍李巍于洪伟江珊
关键词:每搏输出量心脏功能试验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AMI患者92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OPN、脑钠肽(BNP),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OPN与BNP、cTnI、LVEF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OPN、cTnI、BNP水平升高,LVEF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OPN峰值水平与cTnI、BNP峰值水平呈正相关(r=0.812、0.676,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11,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OPN水平明显升高,监测血清OPN有助于AMI的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于洪伟刘奇峰江珊
关键词:心肌梗死患者骨桥蛋白AMI患者免疫化学发光法左心室射血分数
TyG指数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LAAT)的相关性,及其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6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预行射频消融术的NVAF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31例,非血栓组15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VAF患者LAA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yG指数对LAAT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组患者TyG指数明显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是NVAF患者LAA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02(95%置信区间:0.737~0.857,P<0.05),当TyG指数取最佳横断值8.365时,预测NVAF患者LAAT的灵敏度为71.0%,特异度为77.6%。结论TyG指数是NVAF患者LAAT的独立危险因素,对NVAF患者LAAT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马丞慧于洪伟张博陈霞江珊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心衰患者92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脂联素、TNF-α、CRP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心衰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14±1.23)μg/L比(9.25±1.74)μg/L,P<0.01],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心功能Ⅱ级组(5.30±0.72)μg/L,心功能Ⅲ级组(4.17±0.97)μg/L,心功能Ⅳ级组(2.98±0.74)μg/L,P<0.01],心衰患者不同病因组之间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NF-α、CRP、HOMA-IR呈负相关(r=-0.608,P<0.01,r=-0.592,P<0.01,r=-0.668,P<0.01)。结论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下降,并与心衰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以准确地评价心功能。
潘巍巍江珊于洪伟
关键词:脂联素胰岛素抵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