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楠楠
- 作品数:11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黑龙江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取穴规律分析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通过数据分析挖掘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取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关于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将数据导入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并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与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6篇文献,针灸处方152条,涉及腧穴102个,总频次1 128次。常用腧穴分别为风池(87次)、合谷(85次)、太冲(80次)等;常用经脉为足少阳胆经和督脉等。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出67条腧穴关联规则,常用腧穴配伍为太冲-合谷、合谷-百会-太冲等。【结论】基于数据挖掘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取穴规律是可行的,可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于楠楠刘鹏刘鹏薛剑程光宇程光宇肖飞肖飞
- 关键词:帕金森病取穴规律太冲穴合谷穴风池穴百会穴
- 热敏灸结合芒针透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尿动力学、血中激素及PSA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芒针透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动力学、外周血中雌雄激素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影响。方法:对门诊收集到的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3组分别予热敏灸干预、芒针透刺干预及热敏灸结合芒针透刺干预,干预手法均为1次/d,干预周期均设定为14 d。于首次治疗开始前以及末次治疗结束后,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患者的尿流量(Qmax)、平均尿流率(Qave)、残余尿量(PVR)、超声下的前列腺体积、外周血中激素睾酮(T)、雌二醇(E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临床疗效等进行测评与判定。结果:经14 d干预治疗后,3组I-PSS、QOL、前列腺体积、PVR、E2及PSA水平均有下降,Qmax、Qave及T水平均较前升高(均P<0.05);且接受热敏灸结合芒针透刺的联合治疗组相关指标数值显著优于接受单种治疗方法的热敏灸组及芒针透刺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热敏灸结合芒针透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以有效增加尿流量,减少残余尿量,进而起到改善患者排尿症状的作用,还可减小前列腺体积,调节外周血中的雌雄激素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疗效较单纯芒针透刺或单纯热敏灸好。
- 于楠楠于楠楠刘征韩亚鹏薛剑薛剑孙殿甲
- 关键词:热敏灸透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头针对MPTP诱导的PD小鼠行为学及PI3K、p-Akt(Ser47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头针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PD小鼠行为学及PI3K、p-Akt(Ser47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针刺组(BMA group)和美多巴组(Madopar group),每组各10只。通过腹腔注射MPTP建立PD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相应的干预共14 d,分别于实验前1 d,造模成功后第0 d,干预第7 d和干预第14 d进行爬杆和悬挂行为学观察;干预的第14 d处死各组大鼠,中脑和纹状体取材,行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I3K及p-Akt(Ser473)的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1.爬杆实验结果显示,与实验前及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及美多芭组小鼠爬杆实验评分均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美多芭组小鼠在接受干预后爬杆实验得分均呈增长趋势(P<0.05)。2.悬挂实验结果表明,与实验前及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及美多芭组小鼠悬挂实验评分均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美多芭组小鼠在接受干预后悬挂实验得分均呈增长趋势(P<0.05)。行为学实验中,针刺组与美多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建模成功后PI3K蛋白表达快速上升,经针刺及美多芭干预后PI3K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D建模成功后p-Akt(Ser473)蛋白表达快速下降,经针刺及美多芭干预后p-Akt(Ser473)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头针针刺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PI3K及p-Akt(Ser473)蛋白水平来抗细胞凋亡,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D小鼠的运动迟缓的症状、提升其运动平衡的能力,且效果与西药美多芭大致相当。
- 李全李全尹洪娜孙忠人
- 关键词:PI3K-AKT信号通路
-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电针傍剌促进压疮愈合的作用机制
-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电针傍刺促进大鼠压疮模型(缺血再灌注损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利用PI3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阻断此通路,从基因、蛋白层面动态持续观察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因子的表达变...
- 于楠楠
- 关键词:电针压疮PI3K/AKT信号通路
- 文献传递
- 形藏管窥被引量:1
- 2012年
- ”形藏”一说首见于《内经》。但《内经》中并未明确具体阐释所指何藏,只言”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迨至唐代,王冰重订《内经》始有注解,言明形藏为头角、耳目、口齿、胸中四者。然其所论,后世诸家并非皆赞同,亦有别解。如张志聪言形藏当为胃、大肠、小肠、膀胱四者,亦有言当为胃、膀胱、肠、胆者。近亦有说当为心、肝、肺、肾四者。诸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形藏乃胃、膀胱、肠、胆四者,所述观点或有差缪,谨供参考交流。
- 王非郭建于楠楠
- 关键词:神藏
- 刺络放血法治疗急症验案举隅被引量:2
- 2016年
- 刺络法亦称刺血法或放血法,是以针具刺破机体某些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而达到治病祛疾目的的一种方法,属于针灸疗法中的一种[1]。刺络放血具有开窍醒神、祛风止痉、活血止痛等作用,对急症、痛症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笔者用刺络法治疗急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 于楠楠孙忠人
- 关键词:刺络放血急症
- 《儒门事亲》刺血法对《黄帝内经》刺血法的继承与发展
- 中医刺血疗法源远流长,被奉为中医学开山祖书的《黄帝内经》对刺血疗法就有着丰富的论述,如《素问·血气形志》云:“治病必先去其血……然后泻有余,补不足”;《素问·调经论》云:“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以及《灵...
- 于楠楠
- 关键词:《黄帝内经》《儒门事亲》刺血法
- 文献传递
- 电针对大鼠压疮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压疮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制做压疮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每组30只大鼠,每组又随机分为1天、3天、5天、7天、10天5个治疗时间点,每组6只大鼠。观察大鼠整个实验过程中行为学、形态学的变化及两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各时间点创伤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治疗组3天组及5天组VEGF蛋白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10天组VEGF蛋白的表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电针可以促进压疮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电针提高VEGF活性有关。
- 于楠楠孙忠人
- 关键词:电针压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经颅重复针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激疗法治疗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经颅重复针刺激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手法治疗,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5-羟色胺(5-HT)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MoCA评分及PDQ-39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MoCA评分及PDQ-39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5-HT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5-HT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70.0%(21/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重复针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 刘征刘征毕海洋毕海洋刘博文张译文马瑀彤于楠楠
- 关键词: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生活质量疗效观察
- 筋针联合毫火针速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观察筋针联合毫火针速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毫火针速刺联合筋针治疗,治疗周期均为7 d。治疗7 d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范围(ROM)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ROM评分在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方向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ROM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ADL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3.33%(25/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针联合毫火针速刺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肩部的疼痛症状,提升肩关节活动度,进而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
- 于楠楠孙殿甲刘鹏
- 关键词:速刺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