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杰 作品数:64 被引量:1,007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应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综合评价游泳场所水质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应用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游泳场所水质综合评价模型,为加强游泳场所水质的卫生管理和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提供相关依据。[方法]运用专家评价的游泳场所水质分级标准并根据随机数产生样本,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与建模。将建立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上海市长宁区游泳场所快速水质等级判断。[结果]构建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游泳场所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对训练数据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5.2%。2009年上海市长宁区游泳场所水样中,无重度污染水样。水质一般的水样所占比重最大,为54.44%。小区会所内设游泳场所水样中,轻度污染水样所占比重高于体育系统和星级宾馆内设的游泳场所。体育系统内设游泳场所水样中,水质优良水样所占比重高于星级宾馆和小区会所内设游泳场所的比重。[结论]构建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游泳场所水质综合评价模型的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精度较高。2009年上海市长宁区游泳场所水质一般,小区会所内设游泳场所水质较差,体育系统内设游泳场所水质较好。 黄丽红 王小川 陈仁杰关键词:游泳场所 BP神经网络 综合评价 水质预测 2013-2015年大气PM2.5暴露对中国3个城市5家医院每日急诊及门诊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大气PM2.5暴露对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城市5家医院每日急诊和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城市的5家医院(北京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为研究现场,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医院的急诊和门诊资料,以及城市的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2.5暴露对医院每日急诊和门诊人次的影响,同时采用Meta分析获得合并效应值。结果2013—2015年,5家医院急诊和门诊量分别为1 378 501和18 139 779人次。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的PM2.5日均浓度分别为(81.8±68.7)、(83.2±69.7)、(54.4±34.1)、(43.5±24.8)μg/m^3。PM2.5暴露对每日急诊和门诊人次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滞后0-1 d的影响最大,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每日急诊和门诊就诊的ER(95%CI)值分别为0.56%(0.14%,0.99%)和0.63%(0.07%,1.19%);分别调整O3、NO2、SO2和CO后,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每日急诊就诊的ER(95%CI)值分别为0.50%(0.10%,0.90%)、0.34%(-0.02%,0.69%)、0.36%(0.02%,0.69%)和0.56%(0.10%,1.03%),每日门诊就诊的ER(95%CI)值分别为0.65%(0.08%,1.21%)、0.29%(-0.17%,0.75%)、0.48%(-0.06%,1.03%)和0.48%(-0.02%,0.99%)。结论PM2.5暴露可增加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城市5家医院的每日急诊和门诊人次。 牛越 陈仁杰 林之靖 阚海东关键词:多中心研究 门诊 急诊 生态学研究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6 2022年 本专家共识编写组通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成效、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急性健康效应及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收益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主要发现如下:近年来我国大气PM_(2.5)污染总体防控成效显著,2020年我国大气PM_(2.5)年平均浓度较2013年降低明显,但当前我国大气PM_(2.5)污染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短期暴露于大气PM_(2.5)显著增加我国居民死亡风险,特别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同时还会显著增加上述两类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持续性PM_(2.5)重污染天气大幅增加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且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越长、PM_(2.5)浓度越高,健康影响更为严重;大气PM_(2.5)化学组分与健康危害程度存在关联,其中含碳组分、部分无机盐及重金属元素与PM_(2.5)的健康危害密切相关;大气PM_(2.5)短期暴露可引起反映人群早期健康损害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相关生物效应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继而造成人体各系统的损害;儿童、老年人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其PM_(2.5)暴露的健康损害高于一般人群,是大气PM_(2.5)污染暴露的脆弱人群;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人群健康,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执行的大气污染防控行动均可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由此引起的健康损失,同时个体防护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大气PM_(2.5)短期暴露的健康损害。鉴于当前我国大气PM_(2.5)污染状况,基于现有急性健康风险的科学研究,提出三方面建议。(1)大气PM_(2.5)污染防治政策建议:持续加强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和高效发展;继续推动工业产业升级;着力控制交通领域污染;不断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现代化体系;逐步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探索纳入保护健康效应评价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控政策后评价。(2)大气PM_(2.5)污染防治公众健康防�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 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 施小明 段广才 陈晨 李淞淞 齐金蕾 杨汀 刘芳超 陈仁杰 张晓敏 邓芙蓉 王琼 杨海燕关键词: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水平、成分、来源及污染特征 被引量:110 2011年 细颗粒物由于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对人体的危害性大等特点而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该文总结了我国有关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现状,主要围绕细颗粒物PM2.5的水平、成分、来源以及污染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杨春雪 阚海东 陈仁杰关键词: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PM2.5 我国大气污染对生殖和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众多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广泛地证明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孕产妇和儿童由于其特殊体质、生活习惯等原因,更易受到各种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且危害更大。本文从不同健康效应终点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对居民生殖健康和... 汪曦 陈仁杰 阚海东关键词:大气污染 生殖健康 儿童健康 文献传递 大气污染队列研究的回顾和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8 2012年 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其相关的健康效应终点包括从出现亚临床症状、发病到死亡的一系列过程,对人群的健康影响分为急性和慢性作用两种。观察大气污染的急性健康效应多采用时间序列研究、病例交叉研究和固定群组追踪研究,慢性健康效应则采用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的方法。队列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评价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最为理想的方法。 周晓丹 陈仁杰 阚海东关键词:大气污染 队列研究 交通污染对人体外周血基因组甲基化、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的影响研究 目的交通污染暴露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或发病率的升高。然而,有关交通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检测技术,系统性的分析交通污染急性暴露对人体外周血基因组甲基化、外泌体转录组、蛋白质组以及代谢组... 杜喜浩 张庆丽 诸心蕾 姜宜萱 蔡婧 陈仁杰 阚海东关键词:交通污染 蛋白质组 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评价我国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人群健康效应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评价大气颗粒物污染引起我国城市居民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的损失。方法以2006年我国656个城市的城市人口作为暴露人口,以国家控制大气质量监测体系中各城市的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n aerodynamic diameter less than 10microns,PM20)年均浓度为暴露水平,应用DALYs指标,评价我国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人群健康效应。结果2006年大气颗粒物污染能引起我国城市居民(50.66±9.52)万例早逝,(15.66±4.12)万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64.05±522.97)万例内科门诊患者,(9.99±5.04)万例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和(7.20±0.82)万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2006年归因于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DALYs损失总计为(526.22±99.43)万人年,其中由早逝引起的百分率为96.26%(506.55/526.22)。城市颗粒物污染越重,城市人口越多,则相应的DALYs损失越大。结论大气颗粒物污染已对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说明了加强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陈仁杰 陈秉衡 阚海东关键词:公共卫生 游泳场所卫生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和比较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游泳场所卫生状况,并对各方法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并验证其一致性。[方法]以2009年上海市长宁区30家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检查和水质检测两大类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卫生监督检查资料应用量化分级管理评分法综合评价游泳场所卫生状况;对水质检测资料分别应用合格率法、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构建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水质等级判断。最后,对五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相比于其他评价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有其方法学的优势,经其构建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的游泳场所水质平均等级为2.27级,各水质等级的游泳场所单位数的分布呈“两头少,中间多”的纺锤形结构,且显示出体育场馆内设游泳场所的等级达标率较高(100.0%)和小区会所内设游泳场所的等级达标率较低(68.2%),这些结果与历年来的游泳场所卫生监督检测结果基本相符。经综合指数法、合格率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的游泳场所水质平均等级分别为3.23级、2.87级和2.20级。经量化分级管理评分法评价的游泳场所卫生平均等级为2.27级。五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结果间的Kappa系数在-0.134~0.173之间。[结论]五种综合评价方法结果的一致性较低,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法构建的游泳场所水质综合评价模型相对合理。 黄丽红 陈仁杰 王小川 程德广关键词:游泳场所 综合评价 模糊数学法 综合指数法 量化分级管理在管道直饮水卫生监督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索量化分级管理模式在管道直饮水卫生监督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elphi法,进行指标筛选和权重赋值。选择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水务行业和科研院校等领域专家以及供水企业经理级别及其以上的负责人。共44名专家参加。结果开展3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大于90%;专家权威系数在0.5~0.95变化,中位数为0.78;9个协调系数中,7个在0.35以上,3个在0.5以上,P值均远小于0.05。建立的管道直饮水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指标体系,共计35项,其中,一级项目4项,二级项目17项,三级项目14项。一级项目中,日常操作的权重最高,为32.0;而在日常操作的二级项目中,管网控制及清洗消毒的分值较高,为7.7。其它项目中,水处理工艺和设备、供水管网的敷设、水处理材料维护和水质自检等的权重相对较高,分别为10.8、8.1、7.4和6.9;应引起关注的是,预防性许可的权重为8.7。 黄丽红 阚海东 陈仁杰关键词:管道直饮水 DELP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