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凌

作品数:30 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3篇消费者
  • 5篇文化
  • 4篇营销
  • 3篇信任
  • 3篇营销策略
  • 3篇企业
  • 3篇消费者反应
  • 3篇顾客
  • 3篇感知
  • 2篇扎根
  • 2篇扎根理论
  • 2篇知识管理
  • 2篇中位
  • 2篇自我
  • 2篇自我建构
  • 2篇文化价值
  • 2篇文化价值观
  • 2篇价值观
  • 2篇顾客关系
  • 2篇顾客知识

机构

  • 27篇对外经济贸易...
  • 2篇河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作者

  • 27篇郭晓凌
  • 4篇尚晓燕
  • 3篇陈可
  • 2篇胡琳丽
  • 2篇王永贵
  • 2篇张梦霞
  • 2篇杨宜音
  • 2篇刘社建
  • 1篇郭国庆
  • 1篇谢毅
  • 1篇王彬

传媒

  • 4篇南开管理评论
  • 4篇外国经济与管...
  • 3篇国际商务(对...
  • 2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商业时代
  • 1篇消费经济
  • 1篇经济纵横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经济问题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福建行政学院...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管理科学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型期城市居民群际信任的层级性特征--基于深圳、哈尔滨、烟台调查数据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转型期的中国出现了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以职业为基础的阶层群际信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变得愈加重要。文章采用来自深圳、哈尔滨、烟台三地的群际信任调查数据,探索性地考察了群际信任的结构特征及其在不同地域、不同主观阶层认同人群中的表现。研究发现:(1)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的群际信任结构和水平具有明显的层级性,职业群体可以分为上位群体、中位群体和下位群体,也相应地显示出上位信任、中位信任和下位信任的群际信任三层结构,且不论地域和主观阶层认同,中位群体得到的群际信任最高,呈现显著的"中位信任优势";(2)社会变迁越是剧烈的地方,如深圳和哈尔滨,越有可能出现群际信任危机,具体表现为上位群体得到的群际信任相对最低,主观认同为社会下层的居民对社会各个职业群体普遍不予信任。
胡琳丽杨宜音郭晓凌
关键词:社会阶层
外来的和尚更会念经吗?——外国式品牌命名研究述评与展望被引量:4
2017年
外国式品牌命名(foreign branding)是运用外语拼写或发音的品牌命名策略,采用这一策略的品牌称为外国式品牌。在品牌家族中,这些"外来的和尚"是否更会念经?由于相应的理论探讨较为缺乏,且结论不尽一致,导致企业在运用外国式品牌命名策略时缺乏有效的指导。本文希望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归纳来提炼规律,并指明未来研究主题。首先通过品牌原产国和品牌来源的有关文献明确了外国式品牌命名的内涵,阐述了这一策略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外国式品牌的单独作用、与原产国的交互作用,以及产品、消费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背景等调节因素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未来四大研究方向,即发展中国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外国式品牌命名、非西方的外国式品牌命名、无明确国家指向性的外国式品牌命名,以及全球品牌视角下的外国式品牌命名问题。
尚晓燕郭晓凌
关键词:原产国刻板印象
品牌敏感的文化价值观动因研究——兼论产品利益属性的调节作用被引量:8
2010年
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对于消费者品牌敏感的影响以及产品利益属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行为与地位符合"和"倾听他人"因子能够诠释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敏感,而且在产品具备高象征性利益和/或高功能性利益时"行为与地位符合"对品牌敏感有更大影响,但中国现代文化对于品牌敏感未呈现显著影响。
郭晓凌张梦霞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
信任的“差序格局”与“中位优势”——当代中国“90后”青年的信任模式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文章采用来自2017年全国323个地级市的13624份“90后”调查对象的数据,探索社会结构视角下的信任模式。研究发现:人际信任存在熟人信任大于生人信任的“差序格局”模式;职业群体信任分为三个阶层性因素,分别命名为上位信任、中位信任与下位信任,其中,中位信任的水平显著最高,出现结构性的“中位信任优势”;熟人信任与生人信任能够显著预测上位信任、中位信任和下位信任。传统的人际信任的“差序格局”与当下的职业群体“中位信任优势”分别表现出随着户籍变动和主观阶层认同所出现的复杂的动态特征,共同构成转型期中国“90后”青年人的社会信任模式。
胡琳丽杨宜音郭晓凌
关键词:信任社会结构
人工智能服务对消费者道德行为的双刃剑效应
2025年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扩张,多样化的人工智能(AI)服务应运而生。然而,关于AI服务对消费者道德行为影响的研究尚显不足。本研究将道德心理学的理论引入AI服务营销领域,旨在探讨AI服务对消费者道德行为的双刃剑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和作用边界。研究从三方面展开:第一,依据道德双元性理论,系统区分了AI服务对消费者倡导性道德行为和禁止性道德行为的差异化影响。第二,基于道德判断双加工理论,从认知和情绪两个维度,揭示了AI服务影响道德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内在机制。第三,从AI本身、消费者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研究了AI服务影响双元道德行为的边界条件。本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福祉,并为企业和公共部门制定针对性行为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彭晨明屈奕帆郭晓凌陈增祥
关键词:道德行为双刃剑
“狮兔赛跑”?动物品牌标识类型的消费者偏好研究——来自眼动和实验的证据被引量:2
2023年
品牌标识是营销和品牌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但对动物品牌标识却鲜有研究。本文聚焦品牌标识中的动物标识,结合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理论,首次探讨不同动物标识类型对不同自我建构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影响。研究一通过对12个国家BrandZ品牌排行榜中的二手数据编码,发现个体主义国家更多采用能力型动物标识,而在集体主义国家温暖型动物标识更为普遍。研究二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发现自我建构和动物标识类型对品牌视觉偏好发挥交互效应。研究三通过实验法发现动物标识与自我建构交互影响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互依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偏好温暖型动物标识,而独立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青睐能力型动物标识。在研究三的基础上,研究四进一步识别出归属需求和独特性需求分别为上述交互效应的中间路径。研究结果丰富了营销和品牌领域对品牌标识、SCM和自我建构的理论探索,也为企业根据文化差异更有效地开展品牌设计和品牌沟通提供了实践指导。
郭晓凌刘浩张逸聪
关键词:SCM自我建构品牌偏好
通货紧缩条件下的企业营销策略
2000年
通货紧缩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有多方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消费需求不足。而通货紧缩也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消费需求不足。在通货紧缩的经济环境下 ,大众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呈现出若干新特点。为此 ,企业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 ,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刘社建郭晓凌
关键词:通货紧缩企业营销策略
“声”临其境:营销沟通中的方言积极效应
2025年
在当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特色产品入驻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农民主播用方言向全国消费者推广当地产品。虽然实践中方言沟通有可能是普通话不够标准而采取的权宜之策,但消费者是否反而会因方言而产生比普通话更积极的响应?目前学术界针对营销沟通中“方言积极效应”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土研究尤为缺乏,方言沟通在商业实践中的作用效果及边界条件尚不明确。本文创新性地引入空间临场感来解释方言沟通对消费者购买地方产品的积极影响。本文通过一项探索性预研究、一项二手数据分析和四个线上实验,采用不同方言和不同营销沟通形式,发现在营销沟通中使用方言会让消费者产生更强的空间临场感,并提高其对地方产品的购买意愿。但是,这一以“声”临其境为解释机制的“方言积极效应”只对具有高典型性地方特征的产品有效。营销沟通中“方言积极效应”的发现填补了本土方言研究的理论缺失,为地方产品的营销沟通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从消费心理角度对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科学参考。
徐震南陈可郭晓凌张逸聪
关键词:营销沟通
品牌发行NFT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2025年
随着元宇宙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NFT即非同质化通证为企业提升品牌资产提供了崭新视角,蕴藏着巨大机会。然而,关于消费者视野中的NFT具有哪些差异化特征,这些特征又如何影响消费者反应,学界研究尚不足。本文基于扎根理论,采用个人深度访谈和网络二手数据,构建了“NFT特征—消费者认知与情感—消费者反应”的理论模型,识别出NFT具有艺术审美、创新性、稀缺性、互动性和资产性五个关键差异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消费者“个人自我”和“社会自我”角度,结合认知和情感两条路径,初步明确了以上特征影响消费者反应的心理机制,并发现社会参照规范的调节作用。本文推进了对品牌NFT营销的理论探讨,并为元宇宙背景下品牌利用NFT提升消费者品牌态度和行为提供了实践指导。
郭晓凌瞿小菊
关键词:扎根理论NFT
顾客知识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12年
作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顾客知识正日益受到关注。针对国内外顾客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主要问题,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尚晓燕王永贵郭晓凌
关键词:顾客知识顾客知识管理顾客关系企业绩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