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光喜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麦长管蚜
  • 2篇瓢虫
  • 2篇七星瓢虫
  • 2篇唾液
  • 2篇挥发物
  • 1篇地老虎
  • 1篇地下害虫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氧化
  • 1篇多酚氧化酶
  • 1篇嗅觉反应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挥发物
  • 1篇植株
  • 1篇中华通草蛉
  • 1篇乳油
  • 1篇生物测定
  • 1篇缢管蚜
  • 1篇小地老虎
  • 1篇小麦

机构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郭光喜
  • 3篇刘勇
  • 1篇陈巨莲
  • 1篇倪汉祥
  • 1篇杨景娟
  • 1篇马向真

传媒

  • 2篇昆虫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基层农技推广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瓢虫和草蛉对小麦挥发物组分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被引量:30
2005年
利用触角电位 (electroantennogram, EAG) 和嗅觉测定技术, 比较分析了 4 种捕食性天敌昆虫七星瓢虫 Coccinellaseptempunctata、龟纹瓢虫 Propylaea japonica、中华通草蛉 Chrysoperla sinica和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对麦蚜取食诱导小麦挥发物的行为和电生理反应, 揭示了瓢虫及草蛉类天敌昆虫的嗅觉反应特点。4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对麦蚜取食诱导挥发物都有较高的EAG反应值, 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对6_甲基_5_庚烯_2_酮、6_甲基_5_庚烯_2_醇的反应值较大; 中华通草蛉和大草蛉对6_甲基_5_庚烯_2_醇和水杨酸甲酯的反应值较大, 七星瓢虫对6_甲基_5_庚烯_2_醇的反应值最大, 为0 96±0 18 mV; 4种天敌昆虫对苯甲醛的EAG反应值较低, 对反_2_己烯醛无反应。“Y”型管嗅觉测定结果表明, 4种天敌昆虫对2_莰烯、6_甲基_5_庚烯_2_酮、6_甲基_5_庚烯_2_醇和水杨酸甲酯具有正趋性。说明4种多食性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对麦蚜取食诱导挥发物各组分的嗅觉与行为反应各具特点; 寄主麦蚜生境中的嗅觉线索在这4种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定位和生境选择中起重要作用。
刘勇郭光喜陈巨莲倪汉祥
关键词:七星瓢虫龟纹瓢虫中华通草蛉大草蛉触角电位
东平县花生地下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被引量:1
2014年
花生是重要的食用油原料和食品工业原料作物。山东省东平县常年种植面积在8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彭集街道和沙河站镇。由于连年种植,花生田地下害虫发生较为严重,一般年份面积在5万亩以上,是花生生产中为害最为严重的因素之一。花生地下害虫为害隐蔽,防治困难。多数农民为了保花生的产量和商品性,随意增加农药的用量。有的农民甚至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近几年。
郭光喜
关键词:花生地花生田防控技术小地老虎辛硫磷乳油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唾液酶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是我国乃至世界麦区的重大害虫,其为害不仅能传播病毒病,而且还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在蚜虫与小麦相互作用过程中,麦蚜唾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侵染因子,因此对麦蚜唾液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郭光喜
关键词:麦长管蚜唾液酶类挥发物生物测定GC-MS
文献传递
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对小麦植株挥发物及蚜害诱导挥发物的行为反应被引量:14
2005年
用四臂嗅觉计测定了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对小麦植株挥发物及麦蚜取食诱导挥发物的行为反应,揭示了2种麦蚜的嗅觉及小麦植株的诱导防御反应特点。在所选的13种小麦植株挥发物及蚜害诱导挥发物组分中,6-甲基-5-庚烯-2-酮、6-甲基-5-庚烯-2-醇和水杨酸甲酯对这2种蚜虫表现出强的驱拒作用;反-2-己烯醛对麦长管蚜的有翅和无翅蚜的吸引作用最强;反-2-己烯醇对禾谷缢管蚜的无翅蚜吸引作用最强,反-3-己酰醋酸酯对禾谷缢管蚜有翅蚜的吸引作用最强。说明麦蚜取食能诱导小麦植株的防御反应,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及其不同蚜型间嗅觉反应的特点不同。
郭光喜刘勇
关键词: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植物挥发物禾谷缢管蚜小麦植株麦长管蚜挥发物嗅觉反应
麦长管蚜唾液中几种酶的鉴定、活力测定与功能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用Parafilm膜夹营养液法,以两种食料介质饲喂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3龄若蚜并收集其唾液,对唾液中的酶类进行了鉴定、活力测定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在20 %蔗糖介质提取液中,鉴定有果胶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在水介质提取液中鉴定有纤维素酶;两种介质提取液中都未鉴定出过氧化物酶。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在20 %蔗糖介质提取液中,每30头蚜虫分泌的果胶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活力分别为2.59×10-3U/g、7×10-3U/g和7.89×10-3U/g;在水介质提取液中,纤维素酶活力为3.68×10-3U/g。行为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处理麦苗的挥发物组分能引起麦长管蚜寄生性天敌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和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的嗅觉偏好反应,因此,果胶酶在麦长管蚜取食诱导小麦植株的间接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郭光喜刘勇杨景娟马向真
关键词:麦长管蚜七星瓢虫果胶酶多酚氧化酶酶活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