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共鸣
  • 1篇形状记忆
  • 1篇译语
  • 1篇语序
  • 1篇智能高分子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文化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取向
  • 1篇田园
  • 1篇田园风光
  • 1篇情结
  • 1篇文化
  • 1篇乡情
  • 1篇理想化
  • 1篇流淌
  • 1篇民族特性
  • 1篇芥川龙之介
  • 1篇歌曲
  • 1篇故乡

机构

  • 5篇燕山大学

作者

  • 5篇邳玉玲
  • 1篇张微微
  • 1篇齐海东
  • 1篇李青山
  • 1篇姚岚
  • 1篇王建伟

传媒

  • 2篇作家
  • 1篇时代文学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全国新型化纤...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共鸣:无法释怀的故乡情结——源自《挪威的森林》中的田园风景
2009年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已经风靡了近二十年,但至今其热度仍然不减。该作品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共鸣"应该是其中奥秘的最好的诠释。不同阶层的、不同年龄的人们都能从中感受到那震撼灵魂的冲击波和心与心的交融。作品中如诗如画的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勾起了多少城里人萦绕在心、割舍不去的故乡情怀。
邳玉玲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草地共鸣田园风光故乡情结
智能纤维材料设计与研制进展
本文综述了智能纤维材料的设计与研究及进展,其中主要介绍智能结构与系统,信息、通讯和健康、福利、医疗领域的智能纤维材料,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及开发新进展,并介绍了其它智能高分子材料,对高分子智能材料的前景进行展望和预测。
李青山邳玉玲张微微齐海东王建伟
关键词:智能高分子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文献传递
歌曲《化作千风》流淌出的日本民族特性和审美取向
2012年
文艺作品是作家有感于现实生活通过某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产物。这种精神产物若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共鸣那么它肯定是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特征、文化内涵以及人们的思想感情。《化作千风》原本为不甚知名的一首英国小诗,但却在日本被改编成日语歌曲,并在纪念阪神大地震活动后迅速蹿红。更不可思议的是,该歌曲并不是通俗歌曲而是深闺大院中的古典美声,却能在日本普通民众中产生巨大反响并且一举成名。作品到底反映出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和思想内容?本文拟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分析,一探究竟。
邳玉玲
关键词:社会文化民族特性审美共鸣
变序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2007年
日语和汉语的语序无论是在句法结构上还是在语言表达习惯上都有很大不同。两种语言的述宾结构的差异带来了句中语序的变化。加之,日语与汉语不同,按日语习惯将表示重要信息的中心词或句子成份放在句尾,这样也必然带来两种语言的语序差异。本文基于前人研究之上,欲从翻译角度就语序在两种语言中具体的不同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变序的重要性,为翻译提供参鉴。
邳玉玲
关键词:翻译语序变序译语
看芥川作品《尾生之信》和《窗》中的“等待”
2008年
本文通过对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尾生之信》和《窗》中两个作品中主人公"等待"这一行为的比较和心理分析,试图解析作者的心理历程,同时引起读者对怎样才能得到幸福人生的思考。
邳玉玲姚岚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理想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