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
- 作品数:48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 海洛因依赖者注意转换过程中持续性注意功能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究海洛因依赖对依赖者注意转换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任务转换范式对36例戒断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男33例,女3例)和36名正常对照(男32名,女4名)的持续性注意和转换性注意功能进行评估,分别记录持续性试次和转换性试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海洛因依赖组在持续性注意和转换性注意条件下的反应时、正确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转换代价不明显。对照组在持续性注意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转换性注意条件[(695.3±95.9)ms vs.(780.3±93.3)ms,P<0.05],且正确率较高[(98.0%±2.2%)vs.(93.8%±5.0%),P<0.05],反应时和正确率均存在明显转换代价。对照组转换代价值高于海洛因依赖组[反应时:(85.1±92.4)ms vs.(19.7±66.8),P<0.05;正确率:(4.2%±4.6%)vs.(1.1%±4.4%),P<0.05]。在持续性注意条件下,海洛因依赖组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791.6±74.3)ms vs.(695.3±95.9)ms,P<0.05],正确率低于对照组[(92.5%±8.4%)vs.(98.0%±2.2%),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未表现出对照组存在的转换代价,可能与海洛因依赖者的持续性注意功能受损有关。
- 李慧莉耿梦文盛利霞崔敏赵丽李俊发罗艳琳
-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
- 自噬在氧-糖剥夺诱导的原代培养小鼠脑皮层神经元缺血损伤中作用
- 目的:在离体细胞水平,探讨不同时程氧-糖剥夺(OGD)致原代培养小鼠脑皮层神经元缺血损伤中细胞自噬的变化情况和可能作用。方法:利用新出生24h内C57BL/6J乳鼠的脑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7天后,并将其分为常氧组、O...
- 陈璐勔马维章欣欣罗艳琳赵丽韩松李俊发
- 关键词:原代培养神经元缺血性损伤
- 文献传递
- GSK-3与精神障碍的关系被引量:3
- 2015年
- 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过Wnt/β-catenin等多条信号通路来调节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凋亡等过程,是机体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大量研究表明,GSK-3调节异常可以激活特定细胞、通路和环路,从而诱发精神障碍,如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等。抑制GSK-3活性是精神疾病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组分。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GSK-3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杨静李俊发赵丽
- 关键词:糖原合成酶激酶3精神疾病发病机制
- 试论医科大学长学制本科生科技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被引量:6
- 2010年
- 科技文献阅读能力是长学制本科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本文围绕着该问题,从科技文献的构成与作用、科技文献的语言特点、培养文献阅读能力的方法与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先综述后论著;先翻译后精读"的阅读原则,针对综述、论著的阅读与翻译进行了具体介绍。最后指出了文献阅读需要注意的其它问题。
- 罗艳琳侯雅雄张伟石雅琪赵丽李俊发
- 关键词:论著
- 小胶质细胞TREM2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常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等。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存在的多种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AD的全部发病特征。小胶质细胞是脑组织中特殊的巨噬细胞,可监测周围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健康情况,同时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作用。近年来通过对AD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通过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参与AD发病机制,TREM2功能丧失会加剧AD的发展进程。本文就TREM2及其突变体介导小胶质细胞功能改变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刘益萌赵丽王玥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小胶质细胞
- 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目前受阿尔茨海默病(AD)困扰的患者数量呈指数型增长,但AD的发病机制仍不明晰,现有治疗方法只是姑息治疗。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患AD概率很高,且约四分之三的AD患者患2型糖尿病,提示糖尿病可能与AD存在一定关系。目前研究发现有许多因素将糖尿病和AD联系在一起,如Aβ、tau蛋白、突触损伤、氧化应激、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产生、免疫功能异常等。现着重介绍糖尿病通过上述联系引发AD的相关分子机制。
- 徐珊珊李俊发赵丽
- 关键词: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AΒTAU蛋白
- 谈神经生物学个性化教学
- 2015年
- 神经生物学是一门新兴、交叉的基础学科,是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和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有机结合,学习内容抽象且复杂。个性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别,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神经生物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制订多层次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赵丽罗艳琳韩松李俊发
-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个性化教学教学方法
- PBL结合典型病例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神经病学内容复杂抽象、科学性较强,是内科系统最难学的学科之一。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理论知识往往不能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已无法满足现代神经病学课程发展的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是把学习的过程设置在问题情景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掌握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在神经病学教学工作中,PBL通过结合具体、生动的典型病例,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神经内科疾病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
- 王玥赵丽
-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方法典型病例
- 科研思维培养在神经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5
- 2019年
- 文章介绍了如何将科研融入神经生物学的理论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促进教师优化课程体系,加深学生对神经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介绍了如何通过第二课堂、科研创新和长学制导师等项目指导医学本科生开展包括查阅文献、实验操作和撰写论文在内的科研活动,增强学生获取新的理论知识和了解科学动态的能力,全面增强科研素质。
- 赵丽罗艳琳张建楠张婷
-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教学改革
- 生命的低氧适应——201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解析被引量:3
- 2020年
- 氧的利用和调节是高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塞门扎3位科学家因发现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的相关机制而获得了201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1,HIF-1)广泛存在于急、慢性缺氧细胞中,是细胞适应低氧的重要转录因子。HIF-1水平受氧气含量的调节。高氧条件下,HIF-1被修饰进而降解;低氧条件下,HIF-1不被降解,并通过转录调节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低氧相关基因的表达。本文通过介绍HIF-1的发现和基本分子机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 赵丽李杰
- 关键词:低氧适应低氧诱导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