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斌
- 作品数:21 被引量:95H指数:7
- 供职机构:商洛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部外伤105例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胸外伤救治的对策及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05例胸部外伤患者的救治。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86例,开胸结扎肋间动脉止血2例,肺裂伤行修补术3例,肺叶切除3例,心脏修补1例,膈肌修补2例,食管裂伤行修补2例,支气管破裂行修补2例,纤维板剥脱术1例,脾切除1例,肠修补1例,膀胱修补1例。结果:治愈100例,死亡5例。2例死于颅脑损伤,1例死于心脏破裂后失血性休克及心包填塞,2例死于肺功能衰竭。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挽救胸部外伤患者的生命。
- 文浩贾晓斌郭彩云文德强马兰
- 关键词:胸外伤
- 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究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105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n=55)和对照组(予以采取环乳晕切口术,n=50)。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瘢痕量表(VSS)情况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时,采用配对样本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显著低于对照组(14.0%)(P<0.05)。在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V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不仅降低术后并发症,还加快瘢痕的愈合和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的恢复。
- 向辉贾晓斌全卫涛
-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并发症
- 136例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乳腺癌根治术临床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讨论减少乳腺癌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美化切口的方法,为二期乳房成形术奠定基础。方法:对136例分别位于乳房各个象限乳腺癌患者,采用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改进操作及技术方法行乳腺癌根治术。结果:切口Ⅰ期愈合125例(91.91%),皮瓣部分轻度坏死9例(6.47%),中重度坏死2例(1.47%),皮下积液24例(17.65%),肩关节活动障碍6例(4.41%),术后观察8年局部复发2例(1.47%),肺转移1例(0.74%),骨转移2例(1.47%)。结论:应用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行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便,切口愈合满意,美观,易行二期乳房成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明显降低。可作为乳腺癌根治术首选切口方式。
- 贾晓斌文浩任宏
- 关键词:乳腺癌横切口改良横切口
- 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效果比较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后三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效果。方法:收集胃底贲门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间置空肠吻合术组、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3组,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于间置空肠吻合术组(P<0.05);手术后,间置空肠吻合术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便秘、恶心呕吐上评分均低于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和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P<0.05);间置空肠吻合术组患者的腹泻评分高于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和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P<0.05)。结论:间置空肠吻合术重建消化道具有较低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和较好的预后。
- 贾晓斌吉锋英毕红革
- 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6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总结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7-04~2009-04 69例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效果。结果69例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解剖复位、固定可靠、并发症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特别是合并浮动胸壁患者的首选方法。
- 汤志刚唐红涛贾晓斌
- 关键词:肋骨骨折浮动胸壁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紫杉醇、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方法 3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8例,一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全身化疗,另一组给予(紫杉醇、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全身化疗。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10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CR+PR)为22.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7.8%;对照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9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CR+PR)为16.7%,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6.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P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血液毒性及消化道反应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有效、毒性低,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 李强贾晓斌
- 关键词:培美曲塞顺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长链非编码RNA NEAT1和微小RNA-34a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NEAT1)及微小RNA(miR)-34a的表达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9例PTC患者,术中收集PTC组织及癌旁组织(PT)。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ncRNA NEAT1、miR-34a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PTC组织中LncRNA NEAT1和miR-34a表达量的相关性。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ncRNA NEAT1和miR-34a相对表达量与PTC预后的关系,并以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T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PTC组织中LncRNA NEAT1相对表达量(4.19±0.90)较PT(1.36±0.34)高,miR-34a相对表达量(0.43±0.12)较PT(1.33±0.36)低(P<0.05)。LncRNA NEAT1和miR-34a表达量在癌组织分化程度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miR-34a表达量在淋巴结转移方面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TC组织中LncRNA NEAT1和miR-34a表达量呈负相关(r=-0.516,P<0.05)。高表达LncRNA NEAT1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高表达miR-34a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低表达miR-34a、高表达LncRNA NEAT1及低分化是影响PT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TC组织中LncRNA NEAT1高表达,miR-34a低表达,且二者呈现负相关,均有望成为新的PTC预后评估的肿瘤标志物。
- 崔仪汪阔贾晓斌雷珍珍向辉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乳腺纤维腺瘤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乳腺纤维腺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接受传统开放式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观察组45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麦默通旋切系统进行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纤维腺瘤均完全切除,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乳房外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麦默通旋切系统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具有切除准确、医源性创伤低的优势,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较快,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李勇贾晓斌
- 关键词:超声麦默通旋切系统乳腺纤维腺瘤临床疗效
- 乳癖散结胶囊单用或联合内分泌调节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疗效对比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比较乳癖散结胶囊单用或联用三苯氧胺片及维生素E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及对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三苯氧胺和维生素E,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乳癖散结胶囊。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7%(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和泌乳素(PR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调节内分泌基础上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显著,且能调节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贾晓斌吉锋英
- 关键词:乳癖散结胶囊维生素E乳腺增生
- 经口腔前庭入路与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5年
- 观察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根治术(TOETVA)与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GUA)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效果。选取2021年6月—2024年7月收治的90例PT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即TOETVA组与GUA组(各45例)。前者采用TOETVA治疗,后者采用GUA治疗。对比TOETVA组与GUA组的围手术期指标,观察两组的病理学指标、美观度、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术后满意度等。GU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导管拔出时间均长于TOETVA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病理学指标(清扫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当天、术后2d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ETVA组瘢痕评估量表(POSAS)、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均较GUA组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UA组的总满意度为82.22%,显著低于TOETVA组的97.78%(P<0.05)。TOETVA、GUA治疗PTC均可有效清扫中央淋巴结,但与GUA相比,TOETVA治疗PTC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崔仪贾晓斌向辉柯贤锋雷珍珍
- 关键词:腔镜甲状腺手术甲状腺乳头状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