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皮肤
  • 2篇血清
  • 2篇游泳池肉芽肿
  • 2篇肉芽
  • 2篇肉芽肿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IGE
  • 2篇皮肤病
  • 2篇免疫
  • 2篇抗体
  • 2篇红斑
  • 2篇病理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 1篇大疱性系统性...
  • 1篇蛋白诱导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芯片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结核病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贾军
  • 9篇张建中
  • 5篇蔡林
  • 4篇金江
  • 3篇陈雪
  • 2篇孙青苗
  • 2篇赵亭
  • 2篇徐宏俊
  • 2篇王凌霞
  • 2篇李文海
  • 2篇马晓蕾
  • 2篇张文革
  • 1篇丁北川
  • 1篇杜娟
  • 1篇刘政邑
  • 1篇慕彰磊
  • 1篇赵琰
  • 1篇王小珍
  • 1篇单艳霞
  • 1篇臧东杰

传媒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5
  • 2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游泳池肉芽肿2例报告被引量:23
2002年
报告2例游泳池肉芽肿,均为鱼类饲养者。表现类似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病理呈感染性肉芽肿及结核样结节改变,皮损处组织经低温培养分离出海分枝杆菌,利福平与复方新诺明联合治疗有效,疗程需3~6个月。作者提出本病有三种皮肤损害类型。
张建中赵亭金江邵勇贾军朱铁君丁北川
关键词:游泳池肉芽肿病理少见皮肤病
免疫荧光蛋白质芯片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E 1200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免疫荧光蛋白质芯片法与目前临床应用的免疫印迹法检测特异性Ig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分别用免疫荧光蛋白质芯片试剂盒和免疫印迹试剂盒检测12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6种过敏原(尘螨、猫毛皮屑、鸡蛋清、虾、蚌与蟹)特异性IgE抗体。结果:免疫荧光蛋白质芯片法检测的阳性率为:尘螨62.5%、猫毛皮屑25.3%、鸡蛋清34.7%、虾36.4%、蟹41.5%;免疫印迹法阳性率分别为:尘螨60.2%、猫毛皮屑23.3%、鸡蛋清26.6%、虾33.8%、蟹36.7%。此5种过敏原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免疫荧光蛋白质芯片检测出蚌特异性IgE阳性率为27.6%,免疫印迹法仅为0.3%,用蚌标准阳性血清证实免疫荧光蛋白质芯片法结果可靠。结论:免疫荧光蛋白质芯片试剂盒与免疫印迹诊断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几种方法对于蚌特异性IgE检测结果的不一致性可能与过敏原来源有关。免疫荧光蛋白质芯片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敏感、特异、快速。
蔡林张春雷赵俊英贾军张文革路雪艳王晶张蕊娜许颖张建中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免疫荧光特异性IGE抗体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女,38岁。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年。近3周来,全身出现粟粒大紧张或松弛性水疱,尼氏征(-),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疱形成,直接免疫荧光示:IgA,IgG,IgM和C3线状沉积于基底膜带。诊断: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予泼尼松和沙利度胺治疗2周后,症状已被控制。
马晓蕾刘艳徐宏俊蔡林贾军张建中
关键词: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散发性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37例回顾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散发性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皮肤NTM感染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及药物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自2000年1月至2014年3月诊治的散发性皮肤NTM感染患者,病原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鉴定及PCR扩增病损组织DNA分枝杆菌hsp65基因并鉴定。结果:共37例患者,30例为海分枝杆菌感染,6例为脓肿分枝杆菌感染,1例为龟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感染,PCR法较细菌培养更为敏感;21例有外伤史,21例有养鱼史或海产相关工作史,1例有美容手术史。海分枝杆菌感染皮疹多表现为结节和浸润性斑块,沿淋巴管播散常见,脓肿分枝杆菌感染临床缺乏特异性,组织病理上常表现为感染性肉芽肿。海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多采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克拉霉素二联或三联治疗,治愈率90.00%;6例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散发性皮肤NTM感染以海分枝杆菌感染最常见,外伤(包括美容或手术)及鱼类或海产接触为常见诱因;组织病理改变无致病菌特异性,确诊需有病原学诊断依据。海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可选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克拉霉素中任两种联合治疗,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应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制定方案。
金江贾军丁晓岚陈雪孙青苗徐健楠薛晨红杜娟蔡林张建中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皮肤疾病细菌感染病理学
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合并食管癌1例被引量:2
2010年
徐宏俊金江贾军臧东杰刘盈周城张建中
关键词:食管癌症状
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分型与复发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分型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别与临床复发的关系,了解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合并高危亚型HPV感染状况,为女性宫颈HPV感染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检测了68例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的HPV,CO2激光治疗后随访6个月,研究不同基因型别与临床复发的关系。结果 68例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皮损中,67例检测出HPV阳性,占98.5%,共检出15种HPV基因亚型,以HPV11(46例,占68.7%)和HPV6(35例,占52.2%)为主,检出病例数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1>HPV6>HPV16>HPV18>HPV35、52、58>HPV42、43、33、59。在67例HPV阳性患者中,低危型HPV感染44例,占65.7%,以HPV11和(或)HPV6为主;高低危型HPV感染23例,占34.3%,其中21例为高低危型HPV混合感染,2例为单纯高危型HPV感染。67例患者经CO2激光治疗后随访6个月,高低危型HPV感染组复发率为87.0%,单纯低危型HPV感染组复发率为6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HPV基因型主要以低危型HPV6、11为主,高危型HPV感染大多合并低危型HPV感染,高低危型HPV感染组尿道口尖锐湿疣临床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纯低危型HPV感染组。
李文海贾军蔡林慕彰磊王凌霞单艳霞才桂春张文革张建中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男性尿道口
凝集试验检测游泳池肉芽肿患者血清中抗海分支杆菌抗体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用凝集试验协助诊断游泳池肉芽肿的可能性。方法 用直接凝集试验和间接凝集试验检测了 3例游泳池肉芽肿患者血清中的抗海分支杆菌抗体。结果  3例患者血清中均可测出抗海分支杆菌抗体 ,正常人血清中检测不出该抗体 ,加入抗人球蛋白可使检测敏感性提高。结论 游泳池肉芽肿患者血清中有抗海分支杆菌抗体 ,可以用凝集试验检测 ,协助疾病的诊断。
张建中赵亭陈雪贾军
关键词:抗体凝集试验游泳池肉芽肿血清检测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分析被引量:29
2012年
目的:了解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在过敏性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环境、饮食暴露因素与患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福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定量检测试剂盒(免疫捕获法)检测14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包括尘螨、艾蒿、上皮组合、霉菌组合、墙草组合、花粉组合、柳树、杨树8种)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包括鸡蛋、牛奶、虾、羊肉、牛肉、鲤鱼、螃蟹、小麦面粉8种),并将结果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吸入物以霉菌组合的阳性率高,其中过敏性皮炎组60%,湿疹组43%,荨麻疹组46%,过敏性紫癜组71%。食入物以牛奶的阳性率高,过敏性皮炎组和湿疹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2%和56%,荨麻疹组以海鲜过敏阳性率较高,为34%。暴露因素和疾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过敏原IgE检测为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依据。
马晓蕾孙青苗贾军蔡林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E食物过敏
巨大型汗孔角化症1例
2005年
贾军王虹齐焕英
关键词:角化病汗孔
维A酸霜联合PUVA治疗毛发红糠疹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丁敏谢丽王凌霞贾军
关键词:PUVA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