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曾德

作品数:44 被引量:247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推拿
  • 9篇教学
  • 7篇推拿疗法
  • 6篇推拿学
  • 6篇中医
  • 5篇实训
  • 5篇实训教学
  • 4篇学法
  • 4篇推拿手法
  • 4篇颈椎
  • 4篇颈椎病
  • 4篇教学法
  • 4篇关节
  • 4篇关节炎
  • 3篇亚健康
  • 3篇亚健康状态
  • 3篇针刺
  • 3篇曲度
  • 3篇中医推拿
  • 3篇文献计量学

机构

  • 41篇黑龙江中医药...
  • 28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43篇谭曾德
  • 22篇潘军英
  • 20篇高利权
  • 17篇王军
  • 16篇丁玉鑫
  • 11篇王先滨
  • 11篇宋仲涛
  • 10篇刘艳
  • 6篇于世亭
  • 6篇尹航
  • 4篇张明明
  • 3篇姜德友
  • 3篇周亚滨
  • 3篇吴咚咚
  • 2篇周雪明
  • 2篇李洪涛
  • 2篇廉永云
  • 2篇颜妮
  • 2篇高明震
  • 1篇刘丹

传媒

  • 6篇中医药学报
  • 3篇中医药信息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督推拿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纤维肌痛综合症(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其临床表现为弥漫性肌肉及软组织酸痛、
王军高利权潘军英谭曾德刘艳
关键词:推拿纤维肌痛综合症
基于《黄帝内经》探析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
2024年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多发疾病,常见于体型偏胖的中老年人,针刺治疗该病效果确切。本文基于《黄帝内经》论述膝部条文进行梳理分析,从病因病机、临证表现、针刺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临床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谭曾德丁玉鑫张明明王先滨潘军英王浩飏
关键词:黄帝内经膝骨关节炎膝痛骨痹
项目教学法在《推拿学》实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研究
2025年
该研究就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推拿学》实训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模式进行探究,目的在于分析该方法对于促进教学质量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试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的比较,揭示出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师生互动的优越性,进而提出师生互动模式优化策略。结果表明项目教学法能够显著改善师生互动的频率与品质,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与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在学习成绩的提高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应用展现了师生互动的潜能,但是存在着融合不充分、应用形式简单等诸多问题。研究突出项目教学法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并为《推拿学》实训提供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手段。
谭曾德张明明颜妮刘浩怡颜妮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师生互动
循证推拿学与《按摩与导引》临床研究报导的质量评价
2012年
目的:从循证推拿学的角度评价《按摩与导引》杂志刊载文章所反映出的推拿临床研究质量,并向国内推拿临床研究工作者介绍循证医学及其意义。方法:通过检索1990年~1999年和2000年~2009年两时期《按摩与导引》刊载的所有临床研究性的文章,并就其中标明采取了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CCT)的文章,按照RCT、CCT纳入标准,统计RCT及CCT文章的数量,比较两时期临床研究性文章的质量。结果:发现1990年~1999年RCT(40篇)仅占临床研究性文章(87篇)的45.97%,CCT(6篇)占6.89%;2000年~2009年RCT(227篇)占临床研究性文章(458篇)的49.56%,CCT(34篇)占7.42%。比较两时期临床研究性文章,RCT提高了3.59%,CCT提高了0.53%。结论:提示改进推拿临床研究的设计方法,对提高推拿临床研究的质量至关重要。
王军刘艳谭曾德高利权于世亭宋仲涛潘军英尹航
关键词:RCTCCT
循证推拿学与《按摩与导引》临床研究报导的质量评价
目的:从循证推拿学的角度评价《按摩与导引》杂志刊载文章所反映出的推拿临床研究质量,并向国内推拿临床研究工作者介绍循证医学及其意义。 方法:通过检索1990年~1999年和2000年~2009年两时期《按摩与导引...
王军刘艳谭曾德高利权丁玉鑫宋仲涛潘军英马克苏凌珠
静脉通颗粒配合中药湿敷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静脉通颗粒配合中药湿敷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2例。治疗组给予静脉通颗粒配合中药湿敷治疗,对照1组给予单纯静脉通颗粒口服治疗,对照2组给予单纯中药湿敷治疗,观察三组症状综合量化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31/32),高于对照1组的90.63%(29/32)、对照2组的87.50%(28/32)(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综合量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但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通颗粒配合中药湿敷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临床效果显著,两法配合可发挥协同互补性作用,更利于提高临床效果。
谭福柱李令根张明岳谭曾德肖瑶崔欣美
关键词: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三期”辨证牵引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症状体征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三期”辨证牵引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10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期”辨证牵引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治疗1个月后简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20分法(YT20)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Barthel指数(BI),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颈椎曲度和治疗1个月后改良MacNab疗效。结果治疗2周、1个月后,2组SF-MPQ量表中PRI、VAS、PPI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1个月后,2组YT20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2周后C2~7 Cobb法、Harrison氏法、Bordens法测量颈椎曲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各法测量颈椎曲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6.3%(52/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40/54)(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后3例出现恶心症状,2 h后自行缓解,未影响正常治疗。结论“三期”辨证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操作简捷、容易掌握。
李远峰姜益常王震张茜谭曾德张大鹏任树军宋寒冰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推拿学》实训教学模式构建与效果评价
2025年
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基于项目教学法下《推拿学》实训教学模式构建及效果评价方法,以期提高《推拿学》的教学质量及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对试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的比较,对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项目教学法对促进学生理论成绩与技能操作效果显著,还可强化学生学习兴趣与团队协作能力。建立一个科学且合适的《推拿学》实践教学方法和评估机制,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谭曾德张明明颜妮丁玉鑫颜妮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学生能力培养
耳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BNP、ET-1和IL-6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耳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血清BNP、ET-1和IL-6的影响,为临床采用耳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耳针治疗组和耳针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制作CHF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和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耳针治疗组和假耳针治疗组分别予以耳针和假耳针治疗2个月。对比干预前后各组大鼠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观察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治疗后,各组实验大鼠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模型组、假耳针治疗组和耳针治疗组较对照组LVIDd、LVIDs水平升高(P <0.05),LVFS和LVEF水平降低(P <0.05)。模型组、假耳针治疗组和耳针治疗组血清BNP、ET-1和IL-6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假耳针治疗组和耳针治疗组血清BNP、ET-1和IL-6含量降低(P <0.05);与假耳针治疗组比较,耳针治疗组血清BNP、ET-1和IL-6含量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耳针治疗对慢性心衰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可降低血清BNP、ET-1和IL-6水平,改善左心室舒缩功能。
吴咚咚谭曾德周亚滨李岩
关键词:耳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BNPET-1IL-6
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坐位直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观察组采用卧位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20天。治疗前后摄颈椎正侧位片,测量颈椎曲度(Borden氏测量法),测定NDI指数及VAS评分,并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综合评价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颈椎曲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NDI指数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清hs-CRP水平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和观察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能显著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NDI指数及VAS评分,其作用机制与重建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宋仲涛谭曾德王军
关键词:颈椎病推拿疗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