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胜

作品数:76 被引量:761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2篇艺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4篇超声
  • 23篇超声检查
  • 20篇动脉
  • 17篇肾动脉
  • 15篇多普勒超声
  • 15篇彩色多普勒
  • 14篇肿瘤
  • 12篇肾动脉狭窄
  • 12篇彩色多普勒超...
  • 11篇动脉狭窄
  • 11篇超声诊断
  • 10篇多普勒
  • 6篇血流
  • 6篇造影
  • 6篇妊娠
  • 6篇肾动脉梗阻
  • 6篇梗阻
  • 5篇峰值流速
  • 4篇血流动力学
  • 4篇血液动力

机构

  • 64篇北京协和医院
  • 8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吉林油田总医...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西省中医院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 1篇北京中西医结...
  • 1篇贵州电网有限...

作者

  • 69篇蔡胜
  • 46篇李建初
  • 43篇姜玉新
  • 30篇戴晴
  • 12篇袁岩
  • 12篇吕珂
  • 11篇齐振红
  • 9篇张缙熙
  • 9篇孝梦甦
  • 8篇谭莉
  • 8篇张一休
  • 7篇杨筱
  • 7篇徐钟慧
  • 7篇王蕾
  • 7篇王亚红
  • 7篇朱庆莉
  • 5篇夏宇
  • 5篇张抒扬
  • 4篇孟华
  • 4篇李鹏

传媒

  • 14篇中国医学影像...
  • 12篇中华超声影像...
  • 7篇中华医学超声...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中国农村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第八届全国超...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
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是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23%。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提示的中度甚至重度TRAS患者不愿意接受动脉造影检查,
李建初姜玉新戴晴蔡胜孟华谭莉张缙熙
关键词:肾动脉峰值流速重度狭窄多普勒参数叶间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文献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端-端与端-侧吻合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两种吻合方式(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内径减少≥80%)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后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38例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各19例)。超声测量髂动脉、移植肾动脉主干和吻合口峰值流速(PSV),肾内叶间动脉或段动脉PSV和加速时间(AT),计算狭窄处与狭窄近端PSV比值(简称PSV前比)。结果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患者的动脉内径减少≥80%;狭窄部位位于髂动脉4例,吻合口20例和移植肾动脉14例。狭窄处PSV、髂动脉PSV及PSV前比在两种吻合方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P〈0.001),但AT在两种吻合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吻合方式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差异很可能是导致它们之间狭窄处PSV和PSV前比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应依据吻合方式来建立PSV前比的诊断阈值,而同-AT诊断阈值很可能适合两种吻合方式患者。
李建初高敬张丽娜戴晴孟华蔡胜吕珂孝梦甦张一休Robert J MinAmelia NgDavid TrostMichael GoldsteinSandip KupurJohn WangDavid Serur姜玉新
关键词:多普勒肾移植肾动脉梗阻血液动力学现象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造影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超声造影增强特点、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增强特点;比较造影前后癌灶测值的变化;应用QLAB软件制作时间-强度曲线,比较癌灶与未受累肌层在曲线参数上的差异。结果造影增强特点:造影剂最先到达癌灶的滋养血管,由此分支进入癌灶,达峰时布满癌灶内部(除坏死区)。73.3%(22/30)的癌灶退出早于肌层。76.7%(23/30)的癌灶供血来源得以显示,43.3%(13/30)的癌灶显示比常规超声更加清晰。85%(17/20)的癌灶造影后测值大于常规超声,增大平均值(0.62±0.50)cm。时间-强度曲线分析:90%以上的曲线显示癌灶早于或与肌层同时开始增强并达峰值,癌灶组的进入时间、达峰时间明显早于肌层组;癌灶组达峰强度、上升强度和增强速率显著高于肌层组。结论子宫内膜癌的超声造影表现有一定的规律,能提供较常规超声更加丰富的影像学信息。
刘真真姜玉新戴晴蔡胜杨佳欣高嫔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子宫内膜肿瘤时间-强度曲线
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77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超声特点及超声辅助的治疗方法。结果在83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中,根据其超声图像特点分为三型: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35例)、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13例)、包块型(35例)。前两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分别为60.0%和61.5%),包块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清宫术或药物治疗后持续性阴道出血或血β-HCG水平异常(82.9%)。83例中通过超声检查正确诊断为剖宫产瘢痕妊娠者71例,诊断符合率为85.5%。13例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11例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和2例包块型的患者采用经腹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治疗;2例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1例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和5例包块型的患者采用经腹超声引导下病灶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结论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选择治疗方案、指导治疗及治疗后随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袁岩戴晴蔡胜吕珂刘欣燕金力姜玉新
关键词:超声检查妊娠瘢痕
反向脉冲谐波超声造影显像评价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疗效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探讨反向脉冲谐波超声造影显像评价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0例接受介入治疗后的肝恶性肿瘤病灶进行反向脉冲谐波超声造影显像 ,观察病灶的血流灌注 ,并与造影前后病灶的彩色多普勒显像进行对照 ,超声检查后随访 14~ 16个月。结果 应用反向脉冲谐波超声造影显像 ,本组的 10例介入治疗后肝肿瘤灶血流显示率 (60 % )较造影前 (10 % )提高 ,且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显像方式 (4 0 % )。随访发现复发的 4例中 ,反向脉冲谐波超声造影显像均可见血流信号 (10 0 % )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显像在 2例中 (5 0 % )观察到血流信号 ,而造影前仅在 1例中 (2 5 % )观察到血流信号。结论 反向脉冲谐波超声造影显像对于评估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疗效较传统超声显像方法更可靠 ,并有望成为经皮介入治疗的有效辅助工具。
吕珂姜玉新蔡胜夏宇朱庆莉
关键词:肝脏肿瘤介入治疗超声检查造影剂
肝脏淋巴瘤的超声影像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肝脏淋巴瘤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征。方法对18例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肝脏淋巴瘤患者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肝脏淋巴瘤患者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1)结节型病变6例,常规超声显示肝内单发或多发低回声病灶,边界清晰(2例病灶内出现纤维条索样高回声),2例病灶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4例未见血流信号;3例(5个病灶)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不同程度快速增强,门脉期快速廓清,延迟期呈低回声;术前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恶性或可疑恶性病变5例;无定性诊断1例,病理均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弥漫型病变11例,常规超声显示肝脏弥漫性增大,其中8例回声均匀,3例回声欠均匀;8例肝内血流走行及分布未见异常,3例出现静脉变细或栓塞;术前超声诊断恶性或可疑恶性7例,无定性诊断4例;病理诊断霍奇金淋巴瘤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3)混合型病变1例,常规超声显示肝脏增大,回声不均,其内见多个片状低回声区,边界模糊,肝内血流走行及分布未见异常,术前超声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病变,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4)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常规超声显示18例患者中11例肝脾肿大、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肝脏淋巴瘤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特征,结合超声造影表现,可为肝脏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张青吕珂王亮夏宇谭莉蔡胜戴晴
关键词:超声检查肝肿瘤淋巴瘤
直接超声参数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内径狭窄≥50%肾动脉狭窄(RAS)的直接超声参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后并接受肾动脉造影的89例患者共177条肾动脉构成研究组,测量了肾动脉峰值流速(RPSV)、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AR)、肾动脉与肾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RR)、肾动脉与段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SR)和肾动脉与叶间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IR)。肾动脉造影显示肾动脉内径狭窄≥50%者确定为RAS。使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最佳诊断指标。计算这些流速指标不同阈值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在肾动脉造影显示的177条肾动脉中,80条狭窄程度为50%~99%,7条闭塞。在狭窄程度50%~99%的80条肾动脉中,动脉粥样硬化性RAS46条,大动脉炎RAS20条,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性RAS12条,其他病因2条。肾动脉CDFI检查成功率为98.9%(175/177)。RPSV、RAR、RRR、RSR、RIR最佳阈值分别为170cm/s、2.3、2.0、3.8、5.5。RPSV、RSR和RIR均获得较好的诊断效果(准确率均大于87%),RAR和RRR的诊断敏感性较差(分别为79%和80%)。结论对于狭窄≥50%的RAS,RPSV、RIR和RSR均是较好的诊断指标,RAR和RRR的诊断敏感性较差。影响肾动脉和腹主动脉PSV的因素都可导致RAR的诊断准确性下降,而PSV后比参数受腹主动脉PSV的影响较小,且各种原因所致肾动脉主干、肾内动脉PSV等成比例改变对PSV后比参数的影响也较小,其能明显弥补RAR的一些不足。
李建初姜玉新张抒扬戴晴齐振红蔡胜谭莉徐钟慧袁岩孝梦甦李鹏赵金武王晓玲李金娥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检查肾动脉梗阻血流动力学
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与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9
2002年
郭莉蔡胜朱邦杰
关键词:甲状腺癌超声图像误诊
超声造影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征象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分别行常规超声及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灶的大小、回声、血流分布及分析超声造影各时相的特征。结果3例病灶在二维声像图上没有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病灶均为少血供型,超声造影显示3例病灶均表现“快进快出”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门脉相病灶呈低回声,周边可见高回声环。结论超声造影在本组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例中表现出的共同特征,对病灶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吕珂姜玉新戴晴蔡胜常小燕夏宇谭莉高嫔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肝内胆管细胞癌
动脉粥样硬化性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差异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评价5项有代表性且具有诊断价值的超声指标在肾动脉狭窄(RAS)类型之间的差异.方法 221例RAS患者首先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5项多普勒超声指标.包括肾动脉峰值流速(RPSV)、肾动脉-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AR)、肾动脉-叶间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IR)、加速时间(AT)和阻力指数(RI),随后进行肾动脉造影检查.造影显示管腔内径减少≥50%者视为RAS.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病因组间的统计学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比较组间平均值差异.选择敏感性与特异性之和最大值时的阈值为最佳诊断阈值.结果 在动脉造影所显示的442条肾动脉(包括主肾动脉和副肾动脉)中,214条正常或狭窄程度<50%,204条存在狭窄(内径减少50%~99%),其余24条闭塞.多普勒超声检查成功率为91.4%(404/442).动脉粥样硬化性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RAS相比,RIR、RAR及RI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PSV、AT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RAR、RIR和RI的最佳诊断阈值相差较大(2.5对1.9,5.1对6.5,0.57对0.50),但RPSV和AT的最佳诊断阈值相差较小或相等(170 cm/s对200 cm/s,51 ms对51 ms).结论 对于内径减少≥50%RAS,最好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RAS分别建立RAR、RIR和RI指标的诊断标准,而RPSV和AT应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RIR是诊断RAS尤其动脉粥样硬化性和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性RAS的良好指标.
李建初徐钟慧袁岩张一休王蕾张抒扬齐振红蔡胜王亚红戴晴姜玉新
关键词:肾动脉梗阻血液动力学现象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